張亞紅
[摘 要]體育是塑造中華兒女強健體魄的最直接的方法。初中是學生個性發展的關鍵時期,也是培養學生良好習慣的重要時期,因此在這個時期對學生進行不同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要加強對學生思想觀念的指導,并且因材施教,培養學生的不同能力。
[關鍵詞]策略;初中體育教學;能力培養
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教學目的是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促進學生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并且為國家培養具有實干精神的高素質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初中體育教學的課程目標
初中時期是學生成長發育的關鍵時間,初中體育教學在這一時期對學生身體素質、思維習慣、個性發展、創新能力的培養尤其重要,它將會引導學生向健康穩定的方向發展。初中體育課程的教學目標是:1.增強體能,掌握和應用基本的體育與健康知識和運動技能;2.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質,培養學生人際交往的能力與合作精神;3.提高對個人健康和群體健康的責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4.發揚體育精神,形成積極進取、樂觀開朗的生活態度;5.培養運動的興趣和愛好,形成堅持鍛煉的習慣。基于以上教學目標,在達到教學目標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對學生的不同能力進行培養,這就需要講究體育教學過程中的方法和策略。
二、初中體育教學培養學生不同能力的方法
1.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培養學生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
通過體育教學,學生可以在和諧、平等、友愛的運動環境中感受到集體的溫暖和情感的愉悅;在不斷體驗進步或成功的過程中,增強自尊心和自信心,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形成積極向上、樂觀開朗的生活態度;在克服困難和挫折的過程中,能提升學生承受壓力的能力,培養其堅強的意志。并且在長期的體育學習過程中,學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個人、群體健康之間的相互聯系,建立起對自我、群體和社會的責任感;能更好地學會競爭和合作的關系,在不斷完成項目的過程中,可以更好地掌握組織觀念,并培養適應集體的能力,這可以為以后的生活和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例如,在進行4×100米接力賽的比賽過程中,學生會被分為幾組,同時自己組的組員的發揮會影響到集體的成績。這就需要同學們之間的相互協作,還要具有不放棄、堅持不懈的精神。在這樣的體育教學過程中,學生懂得了在壓力和挑戰并存時,對自身進行調節,這就可以更好地促進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并且在完成挑戰的過程中,不斷地調整應對策略,積極鼓勵同組同學,并使自身得到最大層次的提高,這也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團結組織能力,為將來更好地適應社會打下基礎。
2.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創新能力的培養,要在學生們接觸到未知的事物和人的時候才可以更好地激發出來。教師要更加耐心、熱心地去解決他們在嘗試過程中產生的問題以及提出的疑問。例如,在學生們學習前滾翻的過程中,教師先教會學習要領,然后由學生自己進行練習,學生們可能姿態萬千、動作多樣甚至離奇古怪,但這是他們對翻滾的理解,同時學生們可能會自己嘗試后滾翻的動作。可以讓學生們在實踐之后,交流心得體會。創新性能力的培養,是對學生自由思維空間的肯定,并讓他們在自己的思想世界里遨游。對其不正確的動作,教師可以加以規范或者糾正,但是不要扼殺了最本質的創新思想過程。
3.培養學生的組織協調能力和觀察能力
組織協調能力包括對自己身體的組織協調能力和應付具體事件的組織協調能力。前者是最基本的、最表象的能力的培養。后者是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可以專門進行培養的。通過某一具體事件的展開,讓學生進行觀察分析,并調動自己的大腦進行思考,從而對自身組織協調能力進行了一定的培養。例如,“傷員搶救”現象模擬教學,給定學生一個場景,讓學生自己發散思維,發揮想象空間,分析觀察周邊的現象,從而展開自己對該次事故的搶救工作。類似的模擬,可以讓學生身臨其境,依靠想象進行協調能力的培養,同時可以進行小組之間的團結與合作,從而提高學生的觀察、識別能力和對周圍環境的認知能力。
4.培養學生的樂感
體育和舞蹈有著一定的聯系,體育教學中,包含著徒手操、健美操、集體舞等內容。這些健康舞蹈可以帶領學生們進入音樂和健身性質的體育課堂,讓學生們熱愛舞蹈的同時,也熱愛上音樂和生活,增強其對動感的熱愛,激發學生內心的無窮活力。例如,健美操的教學可以促進學生對身體協調能力的培養,也可以在鍛煉學生體育技巧的同時發展學生感知音樂節奏的能力,促進其對音樂的熱愛。
責任編輯 王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