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士軍 夏端武
摘要:通過中職示范校機械加工技術重點專業的建設,對機加工專業人才培養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思考,對人才培養起重要作用的課程也進行了重新開發,開發機械加工專業項目課程要對崗位職業能力有全面的了解和分析,按照崗位職業能力的實際需要設計、組織和實施課程,突出以能力為本位,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逐步實現從學習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轉換。
關鍵詞:機械加工專業;人才培養;職業能力
1 機械加工技術人才需求的調研
加入WTO后,我國正在逐步向“世界制造中心”轉變,制造業已成為我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而機械加工技術作為機械制造中的關鍵技術,是制造業實現自動化、柔性化、集成化生產的基礎,是關系的國家戰略地位和體現國立水平的重要標志,目前已成為制造業中提高產品質量和勞動生產率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專家們指出,21世紀機械制造業的競爭,其實質是機械加工技術的競爭。但目前我國機械加工技術人才短缺情況嚴重,培養滿足企業需求的高素質數控人才已成為當務之急。
1.1 機械加工技術人才的需求分析
為了了解機械制造企業對機械加工技術人才的需求情況,我們對宿遷及周邊地區機加工專業人才需求情況進行了調查,通過對機械制造企業的調研分析得出,企業對機械加工技術人才的需求有以下三個層次,所需掌握的知識及能力結構也各不相同。
1.1.1 藍領層。“藍領層”機械加工技術人才是指在生產崗位上承擔數控機床的具體操作及日常簡單維護工作的技術工人,這類人員在企業機械加工技術崗位中占70%,是目前需求量最大的機械加工技術人才。所需知識與能力結構包括:掌握機床結構的基本知識和機械加工與數控加工的工藝知識,具備機床的操作、日常維護和手工編程的能力,了解數控加工的自動編程。這類機械加工技術人才可通過中等職業教育來培養,企業也可依靠自身力量從普通機床操作工中培養。
1.1.2 灰領層。“灰領層”機械加工技術人才是指在生產崗位上承擔編程的工藝人員和機床的維護、維修人員,這類人員在企業機械加工技術崗位中占25%,其中編程工藝人員占12%,機床維護、維修人員占13%.所需知識與能力結構包括: 編程工藝員。掌握機加工工藝專業知識和一定的模具制造基礎知識,具備機床的操作、日常維護和編程的能力,能運用至少一種CAD/CAM軟件進行三維造型和自動編程。此人員在模具行業尤其受歡迎,待遇也較高。 機床維護、維修人員。掌握數控系統的特點、接口技術、PLC、參數設置和機電聯調知識。具備機床的操作、手工編程及機床的機械和電氣的調試和維護維修能力。此類人員專業知識與技能要求較高,可通過本科或高等職業教育作基礎培訓后,再經企業大量實際工作經驗積累而不斷提高。
1.1.3 金領層。“金領層”機械加工技術人才具備并精通機床操作、工藝編程和機床維護維修所需要的綜合知識,并在實際工作中積累了大量的實際經驗,知識面很廣。精通機床的機械結構設計和電氣系統的電氣設計,掌握機床的機電聯調。能自行完成系統的選型,機床的安裝、調試、維修和精度優化。能獨立完成機床的數控化改造。能擔任企業的技術負責人或機床廠機床產品開發的機電設計主管,這類人員在企業機械加工技術崗位中占5%。
不同類型的企業,對于上述三個層次的機械加工技術人才有不同的要求。國有大中型企業管理架構比較細化,對人才在安排和要求上均按研發、工藝編程、操作、維修等方面進行明確分工。而大量個體、私營、合資企業和外資企業,人員編制比較精干,各技術崗位人員數量相對較少,所以需要既精通加工工藝、編程,又能熟練操作機床,同時對機床的維護維修有一定基礎的復合型機械加工技術人才。
1.2 人才招聘渠道分析
企業招聘人才的渠道主要有三種形式: 直接從學校招收畢業生; 依靠企業自身力量培養在職人員;③從社會上招聘有經驗的從業人員。具體情況見表 1。
1.3 機械加工技術在職人員進修需求分析
隨著我國機床數控化率的不斷增加以及高檔數控設備的不斷普及,企業都越來越重視在職人員的進修培訓。
2010-2012年,江蘇省宿遷中等專業學校對宿遷經濟開發區各規模企業的機械加工技術骨干進行了專業培訓,具體情況見表2-表5。
從表2-表5可以看出,在參加培訓的人員中,從技術等級分布情況看,以中、高級操作人員居多,占全部培訓人員總數的75%以上;從工種分布情況看,數控車工和加工中心操作工占70%以上;從年齡分布情況看,40歲以下人員占90%以上;從學歷分布情況看,近36%的人員為高職高專生。
1.4 對我校畢業生就業崗位的調研
通過對我校近三年畢業生在企業工作崗位的調研發現,剛畢業的學生60%左右分配在大型企業,主要工作是操作機床;30%的學生分配在中小企業,他們既從事編程工作又從事機床操作工作;另外還有10%左右的學生從事零件檢測、繪圖等工作。一部分畢業生在工作1-2年后,便被企業提撥為車間班組長或調度員,還有一部分畢業生在工作2-3年后,從事工藝員工作,另外還有少部分畢業生從事機床維修工作。
2 機械加工技術職業能力的分析
在對機械加工專業典型工作任務進行分析的基礎上,進一步分析技術人員或工人完成典型工作任務必須具備的職業能力。通過歸納,形成機械加工專業的職業能力一覽表,見表6。
3 結束語
結合我市及周邊地區機械加工工種和人才需求的調研,明確機械加工行業人才的培養規格和質量要求,制定符合市場需求的機械加工技能型工種和技術人員培養目標,按人才培養目標要求確定課程質量標準。力求我校的機械加工專業課程體系建設要緊貼加工行業需求,在專業指導委員會的指導下,明確培養目標,學生就業的崗位工種,從職業崗位過程分析入手,弄清每個崗位的工作項目、工作任務、工作行為,并對崗位職業能力、工作項目進行優化整合,形成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的職業活動導向課程體系,才能更有效培養企業所需人才。
作者簡介:陸明典(1984年生),男,助理工程師,學士,主要從事氣象信息網絡和軟件開發等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