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淑琴
摘 要:近年來,“學困生”現象越來越普遍,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初中數學是初中階段的重點教學內容,初中數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找出造成學生數學學習困難的原因,對癥下藥,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幫助這類學生脫離學習困境?主要分析了對初中數學學習困難學生的再認識。
關鍵詞:初中數學;學習;困難
一、造成學生困難的原因
由于主觀上和客觀上的條件限制,造成學生學習困難的原因很多,筆者歸納為以下三點:(1)小學基礎不扎實。許多初中生的數學能力低,尤其表現在計算方面,甚至連簡單的計算也會出錯。例如,經常出現■÷2=1,■+■=■這樣的錯誤。(2)學習效率低。學生的學習效率低是由于學習方法不當,初中數學學習方法不同于小學階段,學生還在繼續小學時期的學習方法,其學習效率自然低。(3)邏輯思維能力差。學好數學需要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這類學生沒有良好的思維習慣,導致思維能力差,數學成績自然不佳。
二、改進學生學習困難的措施
學習困難的學生,對數學都有抵觸情緒,不愿意主動地學習數學。因此,要改變學困生的狀況,其先決條件是要改變學生的主觀態度,讓學生對學習數學有興趣,主動地學習數學。如何培養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1)善于鼓勵,樹立自信。教師鼓勵學生,能夠起到幫助學生樹立自信的良好作用,學生對學習有了自信,學習就會充滿動力。(2)培養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因此,教師要培養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例如,筆者在教學《函數圖象》這一章節時,由于其比較抽象,學生難于理解,造成許多學生對待某個函數題目苦苦思索,卻不得其解。這時筆者告誡學生,難度太大的題目不能“緊追不放”,浪費了寶貴的學習時間,應該先放在一旁,待有機會的時候向同學或者是老師請教,這樣才能提高學習效率。(3)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習慣對學生的學習十分重要,是學好數學的重要因素。具備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腳踏實地、持之以恒地學習,才能在學習中查缺補漏、認真嚴謹。
總之,學困生的形成是由主、客觀因數造成的。教學中,教師要留心觀察學困生的學習情況,給予他們更多的鼓勵和關愛,培養他們科學的學習方法和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困生樹立學習信心,掌握好學習上的技能技巧,達到提高數學能力的目的。
參考文獻:
高飛.初中數學學困生的心理學分析與“成功教育”策略[J]. 科技創新導報,2009(06).
(作者單位 河北省豐寧滿族自治縣鳳山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