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仁鄧巴
摘 要:常言道,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書育人,教書者必先學為人師,育人者必先行為世范。師德是教師最重要的素質,是教師之靈魂。所以,它要求大家正要加強自身的師德師風建設,提高自身素養。
關鍵詞:師德師風;道德素質;教學觀念;身正師生關系
師德師風建設既是一個學校辦學實力和辦學水平的重要標志,又代表著我們學校的校風,它不僅可以體現教師自身的素質和修養,而且還可以提高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提高自身的威信,所以,我們要做好師德師風建設,要創建良好的師生關系,使學生在無形中得到熏陶,從而增強教學的有效性。
一、加強道德素質的建設
道德素質建設是一個被學生模仿,被眾人尊重的教師最基本的條件。首先,我認為,作為一名教師,我認為我們要有責任心,這是不論是不是教師,還是其他行業的工作者都必須具備的,也是做人最基本的要素。對于一個教師來說,它的責任心不僅指的是對工作的責任,還包括對學生的責任。沒有責任心學生將不能從我們這里獲得更多的知識,沒有責任心會讓學生感覺這個老師只空有教師頭銜,沒有責任心將會在學生中失去尊重等等。所以,要想做一個受學生喜歡的教師,首先要培養自己的責任心,要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教師的關愛。
其次,就是要以身作則,做好榜樣的作用。教師是一個總被大家捧得高高的、很神圣的職業,一個可以無形中感染學生,被學生模仿一舉一動的職業。我們就要做好榜樣,要求學生做到的我們首先要做到,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禁止學生做的自己也堅決不能帶頭違反;要求學生尊老愛幼、禮貌待人,自己首先要以身示范,要做到嚴中有愛,愛中有嚴,在工作和生活中以德育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
二、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授業是教師最基本、最核心的任務。沒有一支好的師資隊伍,就不會有較高的教學水平,也不可能培養出高質量的人才。所以,在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的過程中,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是極其重要的。因此,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教師要結合教材內容,從學生的已有經驗出發,認真貫徹新課程基本理念,為高效課堂的實現打下堅實的基礎。但是,隨著新課程理念的不斷深入實施,也隨之產生了許多問題。如,一些教師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思想固化,不能接受新的教學理念,出現了“新瓶裝舊酒”的現象;還有部分教師是不能準確地把握新課程基本理念,不能有效地將一些新的教學方法運用到實際教學中,從而出現了既浪費時間又浪費精力的現象。所以,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促使學生在教師精心打造的高效課堂中獲得全面的發展,最終做好師德師風建設。
三、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師生關系”是教學中最基本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良好的師生關系是高效教育教學活動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證。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它有助于和諧、民主、輕松地教學環境的建立。然而,如何才能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呢?我認為,除了教師要有耐心、愛心、責任心之外,便是教師的評價方式。而且,新課程標準中也指出:評價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應建立評價目標多元、評價方法多樣的評價體系,從而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借助多元化的評價模式,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從而讓學生喜歡上教師,并能從教師這里獲得更多更有價值的知識。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大計,師德為本。師德師風建設是教師隊伍建設的基礎和核心,所以,教師要注重師德師風的建設,要打造一批高素質、高水平的教師,為高效課堂的實現打下堅實的基礎。
(作者單位 西藏自治區昌都地區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