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桂蘭
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就是讓學生能夠讀懂文章并且能夠寫出好的作文。所以說,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是提高學生寫作的關鍵,也是語文教學質量的根本保證。由此可以看出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是何等的重要。那么,怎樣培養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呢?結合多年教學實踐談了幾點認識。
關鍵詞:小學生;閱讀能力;寫作水平;教學質量
一、培養學生的質疑習慣
“學貴有疑”,無論是哪個學科都是在疑問下才能夠加深思考和學習的,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理解、把握和運用這些知識。所以,有人說質疑是各種學習中的真正動力。確實如此,假如沒有疑問的話,學生就會死氣沉沉地學習,他們也不會有求知的欲望,只能是在消極的學習中去被動地聽教師的講課,這就是人們所說的“填鴨式教學”。這樣教育出來的學生只能是高分低能的學生,他們不會思考,更不會探究新的學問,也缺少創新精神和動力。因此,作為教師要不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通過質疑達到創新的結果。從語文閱讀課來講,要想辦法讓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讀課文。長此以往,孩子們就會學習,就會產生求知欲,進入一種積極探索的狀態,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這樣學生也就逐步養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也就提高了他們的閱讀能力。
二、不能忽視對詞、句的訓練
學生從低年級向高年級的過渡中,是不斷增加詞語、豐富詞匯的。因此在學習生活交流中,需要采用合適的詞語來表達思想感情,但是語文學習就是專門進行這些語言的強化訓練的,通過這些訓練使學生通過學習,能夠積累大量的語言詞匯,也會把平時不規范的語言變為符合語言規范的詞匯,隨著時間的積累,學生的大量詞匯就會由此而積淀豐富。所以說,作為語文教師,一定要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強化詞語的教學,深入研究學生積累語言的技巧和方法,要引導學生對語言的正確運用和認識。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口頭表達和書面語的造句等不同方式,使學生學會更多的知識。
三、引導學生學會欣賞
教師除了在教學中讓學生掌握大量的詞匯外,還有引導學生學會欣賞審美,從中陶冶他們的情操,了解文學作品的無限魅力。作為教師,可以利用很多的教學方法和手段給予學生欣賞審美。比如,可以通過多媒體的借助,利用它的極大功能,從聽、看、悟、品不同角度進行教學,使學生真正在美中得到享受和成長。
總之,小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和培養不是急于求成的事情,它需要我們廣大語文教師日積月累地進行研究探討,帶領學生在語文的學習中真正地實現著理想的境界。
參考文獻:
董彩.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育教學論壇, 2011(31).
(作者單位 吉林省扶余市五家站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