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敏
摘 要:加強和重視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既是學生適應信息時代的要求,也是學生真正實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達到英語課程標準學習目標的要求。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從英語教師教學觀念不新,創新意識不強、部分學生缺乏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有些學生沒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的學習方法欠佳四個方面分析影響中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因素,并提出培養中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
關鍵詞: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培養
一、前言
自主學習是一種獨立學習。獨立性是自主學習的核心品質。如果說主動性表現為我要學,那么獨立性則表現為我能學。因此,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就是要通過教師的引導和啟發,將學生潛在的自主學習能力激發出來。
二、影響中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的因素
1.英語教師教學觀念不新,創新意識不強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仍沿襲“一本書、一言堂、一鍋煮”的傳統教學模式,將備課當成“抄教案”,將上課當成“演教案”,將學生當成灌輸的“容器”。教學方法單調、呆板,只要求學生死記硬背和機械操練。
2.部分學生缺乏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
由于教學形式單調,學生學習熱情不高,主動參與程度差。教學時教師唱主角,少數學生唱配角,多數學生當觀眾。致使學生雖學外語多年,在使用語言時,不是聽不懂,開不了口,就是讀不快,不會寫。這使得學生無法產生英語學習的動機和興趣,學習效果欠佳,極大地影響了學生今后的繼續學習,也很難滿足社會發展對外語人才的需求。
3.有些學生沒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英語課堂上教師講得多,學生練得少,教師不是帶著教材走向學生,就是帶著學生走進教材,忽視學生能動性、自主性的發揮。學生自己只注重單詞的記憶、上課聽講、書面作業、語法學習等等,而輕視了記憶的方法和手段,輕視課外復習質量,輕視口頭作業,也輕視英語學習的實際應用。
4.學生的學習方法欠佳
中學生學習英語聽、說、讀、寫、譯五大能力的提高,需采取不同的學習方法,當學生尚未掌握這些方法時,就會學得吃力,難以提高英語學習成績。
三、培養中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目的和重要性
首先,培養中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是終身學習的要求。自本世紀60年代中期以來,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及其他有關國際機構的大力提倡、推廣和普及下,終身學習在世界范圍內達成共識。而且,英語作為一門外語,在中學英語教學中必須培養其自主學習英語的能力,為其在外語方面的終身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其次,培養中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是中學英語教學過程中的要求。在中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在英語教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培養中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對于學好英語這門外語有重大的意義。提高中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1)自主學習能夠培養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2)自主學習能夠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
四、培養中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
1.英語教師徹底轉變教育教學觀念
英語教師應從思想上提高認識,在英語的教學中把實施素質教育貫徹到教學的每個階段,深入理解自主學習、自主發展的實質,樹立起以人的發展為本的理念,教學過程中真正體現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的思想,只有這樣,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的意識才會逐漸增強。
2.指導學生有序預習,掌握學習的主動權
在英語的課文閱讀教學中,預習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學生預習的好壞,直接影響英語課堂教學的效果。指導學生有序預習,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提高學習效率的重要途徑。而且,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逐漸養成了利用工具書獲取知識、制作閱讀文摘卡等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盡量引導學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發現,自己去總結,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創造性,學習效率也隨之提高。
除上述兩點之外,教師還要創設良好的氛圍,激勵學生自主學習。同時,還要改革教育評價體系,來提高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進而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
五、結論
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自主學習的能力是在學習過程中逐步形成的,通過興趣的培養、課內與課外的學習和實踐,學生無論是在自主學習能力方面,還是在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方面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學生都會體驗到學習成功的樂趣。當然,英語教師引導學生“善學”“會學”,提高其自主學習英語的能力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教師必須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并認真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摸索、總結教學經驗,努力實現其角色的轉變,方可真正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培養出有自學能力的學生,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王宇.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研究.東北師范大學,2009:45.
[2]王影.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研究.東北師范大學,2005:12.
[3]陸曉婕.論英語課堂教學與自主學習能力培養.考試周刊,2011(41):90.
(作者單位 貴州省盤縣教師進修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