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 揚
摘 要:旺盛的求知欲構成了初中生活的美好藍圖,升入初中的學子們在接觸了無數新鮮事物之后,他們內心深處的那股濃濃的求知欲也便隨之而來。教師如果能好好地抓住該時期學生對化學的濃厚興趣,也就為學生未來的化學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初中化學;興趣;培養;成功
化學嫡屬自然科學,它主要包括:物質的組成、結構、變化、性質及其相關的規律、現象、成因以及物質的合成與應用。化學能夠幫助我們在生態環境、材料、能源、生命現象等領域中經研究而獲取創新。目前我國已開始向生物物材、核能、太陽能、油頁巖等新領域挺進,將有更多化學的創新為我國的民生、建設、國防服務,可見化學的科學應用是一件利國利民的事情,因此,學好化學等于學習怎樣建設祖國的明天。初中化學的學習主要是從化學學習的基礎出發,為將來更深層次的化學研究奠定基礎,因此并沒有想象中那么難以理解。因此,只要在接觸初中化學的過程中培養對它濃厚的興趣,相信在今后的學習中定會順暢無比,本文將從如何培養學生對初中化學學習時的興趣出發,結合化學實驗得出有效可行的教學方法。
一、從實驗出發,在實驗中培養學生對化學的興趣
人類都擁有一個正常的生理反應,在遇到新事物的時候,都會產生強烈的好奇心,還有些許擔心害怕的情緒產生。這都屬于正常反應,當人們慢慢接觸和適應了新事物之后,這時人們的主觀反應便會由好奇轉變為興趣,這一轉變將決定人們對新事物今后的態度。同樣,化學作為初中生遇到的一個新事物,定會讓他們產生好奇,至于他們在好奇之后是專為興趣或是厭倦則源自教師是否可以爭取引導。
化學實驗是化學學習和應用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十分有趣的部分,教師可以從化學實驗的教學出發,逐漸培養學生的良好興趣。通過生動耐心的演示每一個實驗讓學生首先是得到歡樂,然后才是學到知識,這種通過快樂而積累的知識才是最牢固的。例如,在講解如何鑒別氧氣的時候,如果是先將一條帶火星的小木棒,分別插入兩個集氣瓶里,讓學生觀察發生的奇妙現象,再告訴他們原理,相信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產生。教師還可以走出教材從網絡或者其他途徑找到同樣原理卻更有趣的化學實驗給學生們演示,相信這些方式會更加引起學生對初中化學學習的濃厚興趣,也會比起僅限于學習書本上的知識或者觀察課本上的圖解更為有效可行。
二、創新培育,在成就感中活學活用
所謂成就感指人在做成一件事情時,所產生的愉快與成功的感覺。成就感的產生可以提高人的自信心和對完成事物的熱愛程度。因此,在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成就感對于學生培養興趣學好化學有著十分積極的作用。培養成就感的方式有很多,其中提高學生在化學學習中的創新能力便是一條最為直接可行的培育方法。這種創新的培育同樣可以在化學實驗教學中展現,例如,“在不用火柴或者打火機的前提下,怎樣通過運用一根玻璃棒把酒精燈點燃?”這個小小的化學實驗便給出了學生們創新思考的條件,使他們不再局限于書本上的知識,在教師的引導下逐步找對新方法,起到興趣的培養作用,最終達到學生創新能力的提升。
三、難點突破,興趣結合
不管你在做任何你感興趣的事情時,都會遇到一定的困惑和難點,這時候如果不清楚難點便會有知難而退的消極現象產生,這便要求教師及時地為學生疏通道路,幫助其克服困難、鞏固興趣。初中化學中難點主要包括:“溶液計算、化學用語、無機物之間相互轉換等知識點”。在檢驗化學方程式時我們可以借助“五查”方法來加以檢驗。其中包括:“分子式書寫的正確與否,配平的正確與否,是否標注條件,有沒有寫“等號”,上下價有沒有畫好。關于溶液計算的學習關鍵是方法是否掌握到位,練習是否充分。總之,在學生遇到困難時,教師需要及時講解,以免發生抵觸心理,從而影響課程的學習。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縱觀愛因斯坦的一生,我們不難發現他取得的一切成就與他自身從事事業的濃厚興趣是分不開的。我國古代教育典籍《論語》中也曾提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興趣的培養對學問的研究是多么的重要,因此,在今后的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應當遵循這一亙古不變的經典原理,加大發展和弘揚,使其在初中化學教學中融會貫通,最終成為一種成就學生、促進祖國發展的優秀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羅令.化學實驗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作用[D].教育與教學研究,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