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伽寧
摘 要: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在各國經濟迅速發展和激烈競爭的現在,茶,這個中國的名片,在流傳千年的過程中已經變成一個文化,一個標志。茶道的主題是茶人,無論是國內或國外,茶人是無處不有,無時不有的。對茶藝教育的重要性與學生創新能力上進行了相應闡述。
關鍵詞:中職茶藝教學;中職英語茶藝教學;培養
加強職業教育在學校中的普遍運用,是在教育改革中,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任務。在茶藝的學習中我們可以看到,作為一種生活禮儀的茶道來說,其修身養性之道,一直為國人所感,至于外國人,我們要以文化感世人,就要真正使茶藝、茶道走向世界。所以在中職學校中要在教學中增強職業核心能力在學生授課中的培養,用不同的授課形式,真正的技能與技術將學歷教育相結合。在教育中最優地配置教學資源,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職業核心能力在茶藝教學中的加強
1.職業聯系未來發展
在教授茶藝的同時,教師也不要單單只在茶藝的教學中去全課教授,在授課之中穿插茶文化以及茶文化在現在及未來的發展趨勢。在教學中深層次、多層次地對茶文化進行剖析解讀,并在解讀的同時往屆畢業者示例真切地去展現現在茶文化以及茶道運用的發展方向。使學生能夠真正了解茶道藝術的精髓之外,更能在未來的市場和經濟生活中給自身創造相應的經濟效益。
2.在教學中加強學生專業意識的培養
在現代教育和企業發展中,都一直在強調人員的核心能力的建設。從核心職業能力來說,不論是從事哪一門、哪一行,核心職業能力都要能夠與之匹配和相互適應,它屬于一種綜合能力,也是一種基礎能力。而作為中職類院校來說,在培養適應崗位的特定能力的同時,核心能力的建設也同樣在我們高職類院校的教學中體現出來。在普通教學中,雖說各行各業都有相對需要的個性特征,但在教育的過程中把思想教育滲透在專業教育之中,在特定能力的基礎上加強綜合能力的培養,從而形成較為良好的職業素養。
二、總結思路在茶藝教學中的運用
1.培養學生的興趣
在使學生正確地對待這門專業的同時,要加強學生對這個專業的興趣。正所謂“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賴于興趣”,在教學中像上文所說的結合中國傳統文化和社會專業發展方向之外,更需要在教學過程中結合茶類在國外的一些發展狀況及歷史。
因為在茶道的授課中我們更多談的是茶藝的推廣,在推廣中,對外推廣是十分大的趨勢,甚至是重要的環節。所以在茶藝教學中,有一部分采用的是英語教學,在這部分教學中,要的不單單是學生英語水平的標準,更需要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將中國文化和世界文化完美地契合,在授課中不只是簡單的單詞在中外稱呼上的轉變,最好在俗語、諺語上的引用、轉換。這樣就不僅僅使學生能夠感受到茶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且在轉化的過程中加強對茶道的興趣,更能在茶水的流淌中加強對知識的了解。
2.重視學生的實踐教學
在茶藝的學習中,因為是一種文化推廣活動,所以在茶藝的學習中不單單要注重的是在課堂上的教學,更多的還是要注重在校外的實踐活動,這也是把茶藝教學引向重點的關鍵。
動手能力也體現在對“茶”的整個生產過程的了解。在實踐操作中,學生能夠了解茶樹的生長周期以及茶葉制作的方式。在茶品制作中,與做茶師傅多交流,在聽取其經驗體會的同時可以對自己心中的疑問、難解與工人探討,以便加深對茶品的了解,進而使自己的專業知識得以充實。
3.重視學生的自我發揮
在實踐中,學生能夠體驗到“茶”在整個過程中的變化,同時對茶的表象形式以及沏、泡中學生也能有所了解和體會。所以在教學過程中,當教師對茶藝的基礎性操作演示后,就鼓勵學生發揮自身的能動性。發揮自身的能動性也不單單是對茶藝的簡單模仿,更多的是在結合基礎之上進行大膽的創新。在學生對茶品的體會后,自主的創新與在基礎性茶道上進行大膽、別出心裁的改變,使之茶道的藝術能夠真正融入人的性格之中,在茶道中反映一個人的個性所在,正所謂“合茶性,順茶理”體會出茶的不同韻味。
在現在國際生活中,各國之間的競爭更注重人才的素質,而茶道人才更是我國向外推廣和展現自身文化的體現。在英語教學下的茶藝學生,更是對外展示的窗口。對茶藝傳授的我們來說,雖說“教學有法,教無定法”,但教學始終貫穿一個宗旨,為了學生。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的發展,從學生的利益出發就是教學的成功。教學求新,希望以后能在教學中取得新突破,讓學生在茶藝創新之路上越走越遠。
參考文獻:
[1]劉春生,徐長發.職業教育學[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
[2]孫琳.公共職業培訓另一種路徑的選擇與拓展[J].職業技術教育,2006(12).
[3]鄭春英.茶藝概論:教育部規劃教材.中職學校茶藝教學發展思路論文,2006.
(作者單位 四川省雙流縣成人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