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榮榮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歷史教師要與時俱進,轉變傳統的教育理念,以學生發展為本,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注重學生探究性學習能力培養,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使學生真正感受到新課程改革帶來的變化。同時,在新課改下,要打造高效課堂,教師要做到向學生傳授學習方法,以考試大綱和課堂教學目標為準繩,授課具有系統性、邏輯性和趣味性,優化課堂教學,合理分配時間,使教師變課堂的掌控者為課堂的調控者。
關鍵詞:課程改革;歷史;高效課堂
所謂高效課堂就是用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實現課堂效率和效益的最大化,使學生利用好課堂上的時間,減輕課下負擔。而新課改又將教學變成開放的體系,重要的是以課程標準為核心,更自由地發揮教師和學生的積極主動性,為學習知識提高能力而展開教學,更好地開展研究性學習,將發展的空間留給學生。教師不要越俎代庖,而是要引導和組織教學,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要實現新課改下打造高效課堂的目標,我認為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教會學生學習方法
學習方法的傳授是在不斷的練習中獲得的,這是一個緩慢的過程。例如,在講歷史事件時,首先要明確的是事件發生的背景及原因,其次是事件的經過,然后是事件的結果、意義、影響,以及有何經驗教訓,這是歷史問題的一般套路,在講歷史問題時有意識訓練學生從這幾方面入手。
二、教師要認真研究考試大綱和每課的教學目標,做到有針對性教學,課堂內容簡潔明確,對于重難點問題,要認真剖析,詳細解讀
在確立教學目標時,既重視知識與技能方面的要求,又重視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不能顧此失彼。“知識與技能”維度的目標立足于讓學生學會,“過程與方法”維度的目標立足于讓學生會學,“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維度的目標立足于讓學生樂學。任何割裂知識和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維目標”的教學都不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三維目標具有內在的統一性,統一指向人的發展。三維目標不是均等存在的。人的發展是三維目標的整合,缺失任一維度,都會使發展受限,但這并不意味著三維目標對人的發展的貢獻是等值的。因而,著眼于人的發展的教學要根據各學科的特殊性和學生原有基礎有所側重。
三、教師授課要有系統性、邏輯性、趣味性
教師講課不能完全照搬教材順序,應該對教材進行整合、分類,做到條理清晰,學生易接受。在歷史課中,有許多涉及戰爭以及路線的問題,就需要結合多媒體,用圖片直觀展示戰爭發展的動態過程,既方便講解,又能加深學生印象。另外,在教學中提升趣味性,將歷史情節串成小故事,對于理論性強、難以理解的內容可以運用歷史劇的方式,讓學生課前準備一些相關的背景資料在課上表演,使學生在興趣中學習,這樣既便于理解又能夠加深印象。
四、合理安排課堂時間,準備課堂練習小題
在講完一個問題后,用多媒體展示幾道選擇題讓學生回答,以檢測課堂學習效果。在提出問題后給學生時間思考,對于較有難度的問題,可以先給出一些提示,這樣能夠訓練學生的思維和反應能力。在整節課講完之后,要展示一些材料題,讓學生分析討論,培養學生運用資料分析問題的歷史思維能力。要求學生在收集資料的基礎上,每周撰寫一篇歷史小論文,這為學生運用歷史資料、發展思維能力提供了空間。學生通過探究性學習,獲得的不僅僅是對歷史的知識性了解,更重要的是獲得探究歷史的情感體驗,并從歷史中吸取今天所需的養分,使學有所思,學有所悟,學有所得。在課堂上盡量讓學生思考,學生思考的時間不應該看成是浪費,學生對通過思考得出的答案記憶會更持久。
五、教師要運用現代化手段,優化課堂效果,增強課堂調控能力,調整要及時、到位
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使歷史教學內容豐富多彩。歷史意味著過去,是已經過去了的人類社會實踐活動。歷史知識的過去性特點表明,要認清歷史,完全依靠教師敘述是很難完成的,比較枯燥,學生的興趣也不濃?,F在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多媒體技術,可以提供大量的歷史信息,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使教學內容可以再現于課堂,給學生提供直觀的歷史場景,變抽象為具體,變空洞為生動,激發學生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得他們積極投身于課堂教學,它可以提高歷史課的教學效果,使學生更好更快地掌握知識。
而目前實現高效課堂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在課堂上沒有給學生足夠的思考和練習時間,課堂容量過大,教師講授過多,學生缺乏積極主動探究的時間和熱情。對于學生而言,他們將主要精力用來聽課、記筆記,逐漸失去獨立思考的主動性,死記硬背,缺乏辯證思維和舉一反三的能力。因此,在以后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并且充分發揮他們的潛力,調動學生積極性,師生互動活躍,保證課堂質量,減輕學生課下負擔。
(作者單位 遼寧省盤錦市第二完全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