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小娜等
摘 要 目的:觀察及評價芪冬益肺湯治療慢性支氣管炎遷延期氣陰兩虛型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臨床選擇符合納入標準患者6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觀察組口服芪冬益肺湯,對照組口服復方地茯口服液,觀察兩組的臨床療效。結果:觀察組中醫證候療效、主要癥狀咳嗽、喘息的改善率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顯著性(P<0.05)。結論:芪冬益肺湯是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的有效方藥,可改善患者的癥狀、體征,對增強患者機體防御功能,延緩病情進展,防止病情加重遷延轉化。
關鍵詞 芪冬益肺湯 慢性支氣管炎 氣陰兩虛 臨床研究
本研究對慢支遷延期以氣陰兩虛為主要病機者,以益氣養陰、止咳化痰為主要治法,方選芪冬益肺湯,經臨床驗證,本方可緩解癥狀,減少發病,延緩病情進展,取得了較好的療效。
資料與方法
研究對象:連續入選符合慢性支氣管炎遷延期西醫診斷標準(參照1979年11月全國慢性支氣管炎臨床專業會議修訂標準制定)[1]、符合中醫氣陰兩虛型辨證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患者60例[2],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其性別、年齡、病情輕重、中醫單項癥狀分布經統計學分析均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治療方法:觀察組口服芪冬益肺湯,兩次煎液400ml,日1劑早晚各1次。處方組成:生黃芪18g,太子參20g,白術12g,防風6g,麥冬15g,桑白皮15g,桔梗9g,炒苦杏仁9g,川貝母12g,射干12g,紫蘇梗15g,百合15g,甘草6g,對照組口服復方地茯口服液,1支/次,3次/日。兩組療程均1個月,治療期間停用其他中西醫治療藥物。
觀察方法:療效評定標準(參考《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分為臨床控制、顯效、有效、無效4級。
采用PEMS3.1統計軟件進行分析。檢驗統計量及其對應的P值,用雙側檢驗,以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計數資料用X2檢驗;等級資料用Ridit檢驗;計量資料用t檢驗。
結 果
兩組中醫證候療效比較,見表1。
兩組單項癥狀比較,見表2。
討 論
慢性支氣管炎屬祖國醫學的“咳嗽”、“喘證”、“肺脹”等病范疇。慢性咳嗽病位在肺,其總的病機是外邪侵襲或內邪干肺導致肺宣降功能失常發為咳嗽。肺氣虛弱,衛外不固,每易遭受外邪入侵,以致咳喘反復發作。久病肺之氣陰不足,肺氣虧虛,氣不化津,肅降無權,氣逆于上而咳。
故在本病遷延期較多以氣陰兩虛為主要病機,治療時當注重益氣養陰,兼以止咳化痰。本方以生黃芪、太子參為君藥,以益氣養陰;白術健脾益氣,麥冬養陰生津,助君藥加強益氣養陰,桑白皮瀉肺平喘,通調水道,桔梗宣肺祛痰,川貝母清熱化痰,上五味共為臣藥;防風為參、術行其補氣之功,炒苦杏仁止咳平喘,紫蘇梗理氣調中,以防滋膩太過,使補而不滯,射干加強祛痰效果,百合清除肺熱,上五味共為佐藥;甘草調和藥性,為方中之使藥。
本研究表明,芪冬益肺湯針對慢性支氣管炎遷延期氣陰兩虛型的病機特點,以益氣養陰、止咳化痰為治療原則,客觀評價該方的療效,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值得進一步研究和推廣,為中醫藥治療慢性支氣管炎作出新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中華醫學會呼吸疾病學會.慢性支氣管炎臨床診斷及療效判斷標準(1979年修訂).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1980,3(1):61.
2 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5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