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珍
摘 要 目的:觀察生大黃加芒硝調米醋貼敷神闕穴治療老年人便秘的效果。方法:收治老年便秘患者36例,使用大黃加芒硝1:1混合,加少量米醋調成糊狀貼敷神闕穴,5~8個小時內取下,1次/日,連續3天。結果:有效率88.9%,大多患者感覺腸蠕動明顯加快,有排便,便秘癥狀得以改善。結論:以生大黃加芒硝調米醋貼敷神闕穴切實有效,無不良反應,經濟簡便,患者易遵從。
關鍵詞 生大黃 芒硝 穴位貼敷 神闕穴 便秘
便秘是老年人的常見病、多發病。據目前我國老年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老年性便秘的發病率12.5%,且便秘的發生率與年齡呈正相關[1]。老年便秘原因諸多,臨床上除了給予適當的飲食宣教和活動指導外,多以口服緩瀉劑或使用瀉下藥為主,效果不佳,2012年5月起對老年便秘患者使用穴位貼敷療法,效果顯著,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本組患者36例,男19例,女17例,年齡65~73歲,平均69歲。癥狀相似,均表現大便秘結,排便次數減少,時間延長,排便困難或不暢。排除腸道器質性病變。
方法:①操作:取生大黃粉加芒硝粉1:1混合,與少量米醋調和,糊狀既可。用酒精棉球清潔患者臍部(神闕穴),將適量藥物填充,外覆小敷貼固定,5~8個小時內取下,1次/日,連續3天。②注意事項:敷藥后可能出現的情況:敷藥處出現熱、涼、麻、癢或輕中度疼痛屬于正常現象,無需處理,待達到所要求的貼敷時間后除去藥物即可。如貼敷處有燒灼或針刺樣劇痛,患者無法忍受,可提前揭去藥物。注意保持清潔,避免浸濕膠布。
療效判斷標準[2]:①有效:治療后腸蠕動加快,24~48小時排便,大便黃軟;②無效:>48小時排便。
結 果
有效32例,男16例,女18例(88.9%),有效病例中患者均有排便,多為黃軟便;無效4例,男3例,女1例。未排便者均訴感腸蠕動有不同程度加快。
討 論
中醫理論認為,老年人便秘多因老年人脾腎虧虛,氣血不足或陰精耗損所致。脾主運化,脾虛氣血化生不足,氣虛推動乏力,而致排便困難,又或者年老體弱,腎精不足,元陰虧虛,陰虛導致腸道失于滋潤,最終導致便秘。醫學則認為,老年人活動減少,結腸蠕動減慢,加之肌肉變性退化,肛門括約肌無力,使排便感覺抑制,加之腸內容物水分被過多的吸收,日久易引起便秘。
神闕穴又稱臍中,為任脈腧穴,沖、任、督三脈“一源而三歧”,皆交匯于臍,此為先天之結蒂,后天之氣舍,介于中、下焦之間,又是腎間動氣之處,故該穴與脾、胃、腎的關系最為密切,中藥敷臍可以通過臍部的經絡循行速達病所,起到疏通經絡、調達臟腑、瀉熱通便的作用。臍的解剖學特征證明,臍的表皮角質層最薄,臍下無脂肪組織,皮膚和筋膜、腹膜直接相通,臍血管豐富,故較敏感,滲透性強[3]。
《神農本草經》云:“大黃味苦寒,入脾、胃、大腸、肝、心包經,破癥瘕積聚,留飲宿食,蕩滌腸胃,推陳致新,通水谷(道),調中化食”。藥理學研究表明[4],大黃所含結合性大黃酸類物質,能刺激大腸壁引起腸管收縮,分泌增加,使大腸內容物易于排出,從而達到瀉下通便作用[5]。大黃瀉下熱結,蕩滌腸胃為主藥;芒硝軟堅潤燥,通導大便為輔,米醋辛散芳香,可增強藥物滲透力,助達病所。調糊敷臍具有穴位刺激、藥物局部吸收雙重作用,通過穴位貼敷直接刺激腸道,促進已混亂的腸道功能恢復,減少了藥物對其他系統的刺激,有緩瀉通便作用。
藥物不經口入,而是通過神闕穴位對中藥藥效的吸收,由外達里,調理腸胃,達到通腑排便的作用。消除了因內服瀉藥對胃腸道刺激的不良反應,尤其是老年人不會損津耗氣,療效確切,不良反應小,發揮中醫中藥優勢,解除便秘患者的痛苦,方便、簡易。
便秘或許在很多人眼里算不得大病,但是確確實實在影響著老年人的生活質量。急性期使用的方法如灌腸,口服瀉藥,糞掏除法等令患者痛苦不堪,普通的腹部按摩、耳穴等患者又不易掌控,除了合理的指導宣教,穴位貼敷法無疑是最容易使用的,它作用直接,適應證廣,用藥安全,簡單易學,取材廣泛,價廉藥儉,療效確切,無創無痛,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于普林,李增金,鄭宏,等.老年人便秘流行病學特點的初步分析[J].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01,20(2):132-134.
2 趙秋月,曹芬利.穴位貼敷預防顱腦損傷病人便秘療效觀察[J].護理學雜志,2003,18(7):513.
3 吳小燕,戴世銀.中藥敷貼神闕穴配合辨證推拿護理治療小兒腹瀉[J].現代護理報,2008,23(2):7.
4 喬鴻儒,王海林,郭培鑫.臨床方藥精粹[M].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5.
5 梁頌石.中藥方劑學[M].廣州:廣東科學技術出版社,19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