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付娥
關鍵詞 秋季 疾病 預防
進入秋季,天氣逐漸轉涼,早晚溫差大,這種忽冷忽熱的環境最適宜各種細菌的生長繁殖,因此,各種疾病的發病率明顯增高,特別是老年人,身體抵抗力低,在這個季節應注意飲食,選擇合適的時間外出鍛煉身體,增加機體抗病能力,防止疾病的復發。本文著重從老年人7種易發病來闡述秋季疾病的防治要點。
心血管疾病
秋天,隨著氣溫的變化,氣壓發生較大變化,老年人體質較弱,降溫時冷空氣刺激性加強,容易引起血管收縮和痙攣,血管腔變窄,血液流動受阻,導致心血管疾病的誘發。因此老年人在秋季氣候變化無常時不僅要及時增減衣服,還應注意以下5點以防止心血管疾病的發生:①心血管疾病患者飲食以低鹽低脂、清淡易消化為主。②堅持用藥,切忌自行減藥或停藥,一定要按醫囑服藥,定期檢測血壓,保持血壓的平穩,及時調整治療方案,積極預防感冒等可誘發心血管病加重的疾病。③避免晨練:由于秋季早上天氣冷,氣壓低,可造成胸悶、呼吸困難。有關研究顯示,有2/3的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發病時間多在早晨的6:00~8:00,所以建議將晨練改為晚飯后鍛煉較好。④為防治心血管疾病疾病的突發,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休息,躺下時應采取半臥位,坐著休息時兩腿要下垂,以防肺瘀血;生活要有規律,早睡早起,戒煙,節制飲酒,避免劇烈活動,避免情緒激動,少生氣。⑤不要去人多的公共場所長時間的停留,以防呼吸道疾病的感染而誘發心血管疾病。
呼吸道疾病
立秋后由于天氣變化較大,老年人對環境變化的反應能力較慢,稍不注意就會感冒,或是哮喘、急性鼻炎、肺炎發作,預防秋季呼吸道疾病應從以下兩點入手:①起居細節:早晚外出時多備1件外套,隨時添加衣物。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的居室要多開窗通風,加快空氣流通,保持空氣新鮮,同時要注意咽痛、鼻塞、咳嗽等都是上呼吸道感染的典型癥狀,癥狀出現時要及時處理,防止感染進展成肺炎。②飲食方面,重點放在滋陰潤燥上,多吃清脆爽口的果蔬,比如梨、藕、葡萄等。杏仁干果潤肺效果很好,每天可吃10g左右,或將10g杏仁磨成粉,加點冰糖沖水喝,也可直接買杏仁奶、杏仁露喝,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預防呼吸道疾病[1]。
糖尿病
秋天涼爽的天氣則使人胃口大開,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一定要管住嘴,邁開腿,時刻關注血糖的變化,每天監測餐后2小時血糖,根據血糖情況選擇飲食。
由于秋季非常干燥,糖尿病患者會感到躁熱難忍,因此要及時補充水分,防止皮膚干裂,注意足部保養,多吃清熱潤肺的食物。
加強有氧運動:每天至少堅持1小時的戶外運動,可根據自己的愛好和耐受能力選擇項目,如太極拳、公園散步、打氣門球等。
秋高氣爽的天氣是大家選擇旅游、戶外活動理想的季節,外出期間如不能按時進餐,就容易發生低血糖,建議出遠門時隨身攜帶巧克力、餅干、糖果等。如發生頭暈、乏力、惡心、四肢酸軟無力、肌肉顫抖、出冷汗等癥狀,說明已有低血糖反應,應及時含糖緩解低血糖引起的不適癥狀,若吃糖后10~15分鐘癥狀仍未緩解甚至加重,如出現神志不清、突發昏迷等,家屬應及早將患者送往醫院[2]。
抑郁癥
秋天,由于光照時間縮短,人體內腎上腺分泌減少,人往往總感疲憊不堪,處于抑制狀態,特別是老年人,夜間睡眠不好,兒女照顧不周,很容易患上抑郁癥。因此要盡量做到以下幾點:①要注意飲食起居,早睡早起,20:00后少喝水,減少夜間上廁所的次數。②了解老年人的內心需求,盡可能的滿足她,多抽時間陪老人散步、聊天、看報,消除老人的孤獨感。③午飯過后,到室外打小牌、下棋、釣魚等,培養各種興趣愛好,分散注意力,快樂的過好每一天。④家庭條件允許的話,定期到醫院體檢,服用一些保健營養品,增強身體免疫力,提高生活質量。⑤《黃帝內經》中曾有記載,登山是治療秋季抑郁癥之良方。我國每年的九九重陽節,很多單位都會組織老人到附近的公園搞活動-登山,這種傳統的民俗習慣就是給秋季抑郁癥打一劑預防針[1~3]。
中 風
立秋之后,天氣逐漸轉冷,寒冷空氣的刺激使交感神經興奮,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增多,從而使小動脈痙攣收縮,增加外周阻力,使血壓升高,也是中老年人中風病的高發季節。因此,中老年朋友特別是高血壓患者在此時節應注意養生,并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以減少意外的發生。
堅持體育鍛煉,不要因為天氣變冷而減少鍛煉或停止鍛煉,因為運動可促進氣血流通,增強對秋節的適應性。到戶外活動應選擇太陽出來以后至太陽下山以前,避免的在氣溫過低的時間進行,運動量不宜過大,以防出汗過多,陽氣耗損,運動項目建議選擇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騎自行車、游泳、跳舞等。
入秋以后秋干物燥,無形中帶走人體的大量水分,造成血黏度增高,中老年人血管彈性下降,很容易引發中風。所以,應注意攝入足夠的水分,每天晨起空腹飲水500ml,其他時間不定時飲水1000~1500ml,總量約1500~2000ml。飲食以清淡易消化為宜,多食維生素豐富的蔬菜、水果,如菠菜、胡蘿卜、梨、橙子等。
高血壓患者在忽冷忽熱的秋季容易造成血壓的波動,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監測自己的血壓,特別是在一天氣溫較低的早晚和氣溫較高的中午時分,如頭暈不適應隨時監測血壓,發現血壓持續高于140/90mmHg或明顯頭暈不適癥狀應及時去醫院就診。
胃腸炎
由于老年人生理退化,胃腸的運動、吸收功能減退,抵抗力下降,更容易患上消化道疾病,最常見的就是急性胃腸炎了。
飲食要注意衛生,大多數老年人生活節儉,常吃剩飯剩菜,從冰箱里取出的飯菜一定要熱透,發霉腐爛的食物不能吃。
平時需要吃一點水果和蔬菜,這不僅是為了補充水溶性維生素和纖維素,還因水果和蔬菜含鈣、鉀、鎂等礦物質,可以中和肉、蛋、谷類等食品,達到酸堿平衡。
洗手是預防疾病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每個人都應熟練掌握七步洗手法,協助老人飯前便后洗手,防止病從口入。
謹慎用藥,禁服對胃腸黏膜有強烈刺激性的藥物[4]。
感 冒
在秋季這個感冒的多發季節里,預防是關鍵。
在秋天溫差大的日子,老年朋友就要特別注意慎起居,避風寒,防止風邪入侵,引起風寒外感。因此,需根據時令氣候、天氣冷暖及時加減衣物,不可硬撐。
每天晚上用熱水或活血通絡洗劑泡足,長期堅持可促進血液循環,提高身體抵抗力,有效預防感冒。
加強體育鍛煉,每天堅持外出活動一小時,如練劍、快走、打太極拳等,可增強體質,提高機體免疫力。
綜上所述,秋季7種易發疾病的預防應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使老年人在這個涼爽的季節里能擁有健康的身體和愉悅的心情。
參考文獻
1 保健養生.中國剪報[R].2010.
2 劉逢軍.中國龍文化養生之道[M].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5:128.
3 太古真人.黃帝內經[M].西安:陜西醫藥出版社,2009:366-367.
4 張雪松.二十四節氣養生與食療[M].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