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兆丹
【摘 要】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迅猛發展和大學生就業形勢的嚴峻,不斷挑戰著機械類學生的就業競爭力,為了使他們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培養在校學生的綜合能力是一項艱巨且意義深遠的任務。本文將系統分析加強機械類學生綜合能力培養的現狀和出現的問題,并提出一些切實可行的建議。
【關鍵詞】機械類;綜合能力;職業教育
近年來,高校畢業生數量的劇增讓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日益嚴重,機械類畢業生的就業形勢相對良好,當要想在激烈的就業競爭中脫穎而出,就需要畢業生有較強的核心競爭力,然而許多機械類畢業生在尋找工作過程中依然會遇到各種問題,這與用人單位的挑剔和供需不對等有關外,最主要的原因依然是畢業生的綜合能力不強直接產生的惡果。
一、機械類學生綜合能力培養存在的問題
(1)較少的實踐教學環節。機械類學生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學習的理論知識的同時沒有進行實踐教學,就會成為“書呆子”,在實際工作中照搬理論,就成了教條主義了,結果在生產實踐過程中很容易出現工作失誤,結果導致其失去信心,并產生了上大學沒有用的錯誤觀念,嚴重影響到其職業的正常發展。
(2)單一的職業生涯教育。機械類學生職業生涯教育依然處于摸索階段,雖然課程設置結構看似規范,但上課內容重復度高,缺乏針對性、系統性和實效性。實際上,機械類學生的職業生涯教育更應該注重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的提升,引導學生能正確認識自我,了解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并不斷的完善自我,為自己量身制作一個可行性的職業生涯規劃,無論是對提升高校辦學質量還是對學生未來的發展都具有深遠意義。
(3)處于弱勢的非專業能力。受專業性限制,高校往往注重機械類學生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培養,而忽視了對其非專業能力的培養,使學生的待人接物以及人際關系等環節薄弱,即便是出現了問題也會由輔導員直接解決,使他們喪失了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可是當他們成為“社會人”后,在工作中既有解決技術性問題,又要與同事處理好人際關系,往往令他們不知如何處理,產生較大的心理壓力,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他們快速融入到企業中去。
二、加強機械類學生綜合能力培養的建議
(1)提升教師隊伍的主觀能動性。機械類學生的專業知識技術是立身之本,但光有理論知識也是不行的,同時要注意理論和實踐結合。教師是對機械類學生綜合能力培養起到主導作用,鼓勵教師在平時教學中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帶領學生到工廠一線,使學生了解機械設計和制造的整個環節。另外高校也可以聘用經驗豐富的企業工程師參與到教學中來,給與學生實踐指導。
(2)實施校企聯合的實踐教學模式。學校可與相關的機械類企業達成聯盟,實施校企聯合的實踐教學模式。這一方面可以讓學生直接深入企業了解具體的操作流程和可能出現問題的解決方案,同時學校也可以為企業提供綜合素質強的人才,促進企業的穩定發展,可以說是一項雙贏的舉措。同時學校也可以根據企業的具體狀況改變和提高課程設計和教學內容,并進一步提升了學生參與生產實踐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助于提高學生畢業設計的參與度和學生畢業設計的質量。
(3)加強職業生涯教育。職業生涯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應貫穿于大學教育的始終。對于機械類學生來說,在學好專業理論知識的同時,平時的實踐經驗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學校在對學生進行常規職業教育的同時,還要為學生多提供一些實例,具有代表意義的實例更直觀,更能在學生心理打下深刻的烙印,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對職業的興趣度。另外可邀請一些成功的企業家進行職業生涯方面的演講,分享他們的得與失,使學生能積累一些職業經驗,一些成功的案例對學生職業生涯的規劃會產生深刻的影響。
(4)加強非專業能力培養。對于機械類學生非專業能力的培養,可以讓學生多參與一些學校和社會的實踐活動,比如積極參與學生會和班委會的各種實踐活動,不斷培養學生適應新環境的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可以通過參加學校禮團的實踐活動中,不斷提高學生的溝通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和組織協調能力;在課余時間可以組織學生參加一些社會實踐項目,能讓學生在離開學校后較快的適應社會;可以從校外企業聘請工程師或企業家作為學生的導師,讓學生在校期間對企業與社會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和認識,進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對今后融入到企業和社會中做好心理準備。
機械類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是一個系統工程,甚至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才能調整過來,但從目前的狀況看還是比較樂觀的,機械類學生不僅具有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要充分挖掘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其在專業知識、實踐經驗、溝通表達、團隊協作以及人際關系等方面能力的鍛煉和提升,進而為機械類企業提供綜合素質高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劉文文.高職院校培養畢業生就業核心競爭力的渠道研究[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ll,3l(1)
[2]張橋,張敏堅.加強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提高大學生就業能力[J].南京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lO,4l(4)
[3]龐佑霞,許焰,梁亮,等.論校企合作模式下本科職業性機械專業教學體系的構建[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0,12(6)
[4]孫亮波,桂慧,劉奕聰等.實施科技制作與提高機械專業大學生綜合能力的研究與實踐[J].機械制造與自動化,201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