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火珠
摘 要:提高學生的口語水平、培養學生良好的交際能力成為了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教師可從三個方面提升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創設情境,拓寬平臺;人文互動,培養能力;規范語言,提升素養。
關鍵詞:口語交際;能力;提升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把“聽話、說話”改為“口語交際”,并使之與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并列成為語文四大教學內容,同時明確指出提高學生的口語水平、培養學生良好的交際能力成為了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識字寫字、閱讀、寫作等教學以及綜合性學習都離不開師生、生生之間的對話和交流。只要我們切實遵循語文教學的規律,在語文教學各板塊中圍繞拓寬平臺、培養能力和提升素養等進行積極的探索和實踐,時時處處加強口語交際訓練,必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為其終身的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創設情境,拓寬平臺
“口語交際”是一種言語交流活動,這種活動離不開特定的環境。我們應該創設切合生活實際的情境,拓寬口語交際的平臺,讓學生懷著興趣、帶著情感,在耐心傾聽和有序表達中學會應對方法。日常教學中,我總是積極營造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的交際環境,為學生開展口語交際活動搭建平臺和提供便利。多層次主要是課堂教學隨機組織同桌、好友、師生等雙邊交際,有時還安排課內合作學習小組、課外實踐活動小組等多維交際。多渠道是除了口語交際專門指導課外,還將其隨機融合到語文各板塊教學中,積極挖掘各種積極因素,相機組織口語交際活動。多形式是潤物無聲、不拘一格地組織口語交際。教低年級時,我組織了“我喜歡的電視節目”交流,讓學生從喜聞樂見的“動畫片”入手,認真聽話,大膽說話,在“有聽到、有話說”中形成口語交際能力;教中年級時,我開辟了“一日生活談”時段,讓學生講述身邊熟知的人和事,并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在“我聽到、我會說”中發展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教高年級時,我安排“日日新聞播報”節目,讓學生有條理地講述新聞,并就熱點問題展開交流,在“我知道,我覺得”中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二、人文互動,培養能力
“口語交際”不僅是語言與語言的交流,更是心靈與心靈的溝通。我們應該打造溫馨和諧的人文課堂,構建民主、平等的人際關系,讓學生言語交流,心靈對話,在認真聆聽和準確表達中發展應對能力。例如,在教學《畫家鄉》時,我創設“新聞記者采訪”情境,組織學生開展口語交際活動。“記者”大膽發問,頗見功底;“群眾”認真傾聽,暢所欲言,在“百家爭鳴”“百花齊放”中達成了預定的教學目標。
記者:你認為我們的家鄉哪些方面變化得最快?
學生:舊城改造后,建筑物越來越漂亮了;京福、永寧高速公路開通后,道路也越來越寬闊了。
記者:給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些建筑物?
學生: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我生活的社區,新建的廣園花園這一帶的建筑物。那里有宮殿式的“王朝大酒店”,有人潮如流的“艾來百貨”。
記者:請問你坐車上過高速路嗎?
學生:高速路開通不久,我就乘坐高速新干線大巴去過福州。
記者:能談談你當時的心情嗎?
學生:當時感覺車速快而穩,一路上心情非常舒暢……
整個活動,學生主動交流,良性互動,既學會了言語組織,學會了準確表達,又懂得了合理應對,既全面了解了家鄉的巨大變化,又有效提高了口語交際的能力。
三、規范語言,提升素養
美國著名人際關系學家戴爾·卡耐基說:“一個人的成功,約有15%取決于知識和技術,85%取決于溝通──發表自己意見的能力和激發他人熱忱的能力?!笨梢姡谡Z交際是人類社會最重要、最常用的交際形式,在人們的工作和生活等領域發揮著重大的作用。我們應該規范學生口語表達,培養良好交際習慣,讓學生言之有“禮”,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節”,在深入把握和精煉表達中提升應對素養。
總而言之,加強“口語交際”教學、提高“口語交際”能力是時代和社會賦予我們的責任,更是教育和課改賦予我們的使命。我們應該以“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為先導,將“口語交際”教學抓細、抓實、抓好,促使學生在鍛煉自己、表現自己中不斷提高口語交際能力,在與人交流、與人溝通中提升口語交際素養,為自身生存和發展謀得“先機”和占據“高地”。
參考文獻:
[1]陳曉霞.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探究[J].時代教育,2012(04).
[2]李賀敏.淺析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J].新課程,2010(09).
(作者單位 福建省三明市梅列區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