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必愛
【摘 要】閱讀教學是小學英語教學的重點與難點,如何來突破呢?本文通過對當前閱讀課教學的觀察和思考,分析了小學高段英語閱讀教學的現狀,試著運用“先學后教,以學定教”的教學策略來探討提高小學高段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英語閱讀;先學后教;以學定教;有效性
一、審視:小學高段英語閱讀教學現狀
近年來,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尤其是高年級閱讀教學備受關注。在高段英語閱讀教學中,英語閱讀教學重點在于提高學生的準確性和閱讀的速度,可是小學高年級閱讀材料在長度上逐漸增加,涉及的詞匯、句型、語法以及文化等內容更為豐富,因而閱讀教學承載的內涵也更多、更廣、更深。但是從當前PEP教材看,在三、四年級英語教學往往側重聽說技能的培養而忽略了對詞匯的認讀和拼寫,這導致了學生到了高年級接觸篇章較長的閱讀材料時,一遇到單詞或新句式,立即產生了畏懼感。
長期以來,由于許多教師對小學英語閱讀教學重視不夠,忽略了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加上教學中缺乏對閱讀方法和策略的指導,有部分教師片面追求短期效應,注重多講多練,以致造成學生很難提高閱讀能力和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也有些教師將閱讀教學等同于閱讀理解題的訓練,結果學生非但體會不到閱讀的樂趣,沒有掌握閱讀的方法,反而積聚了不少對閱讀的畏難情緒,在閱讀方面存在不少障礙, 影響了閱讀水平的提高。
二、學習:撥云見日,轉變思路
郭思樂教授曾說:“教師的導,應當把精力放在設計‘先做后學、‘先會后學的過程上,這是生本教育的重要環節。”這其中,就包含了“先學”的概念,即前置性預習。所謂前置性預習,就是引導學生在學習新知識前嘗試自主學習,了解學習內容。課堂前“先學”,課堂中則需要“以學定教”。所謂“以學定教”,是指教師要先檢查學生自學、預習的情況,在了解學生學習情況的基礎上,再決定“教什么”和“怎么教”。那些大部分學生已經掌握的知識。不再需要教師反復地講,而是可以放在小組合作學習時,在小組內互學互教,這就是我們所說的“不教而教”。教學真正的難點和重點,應該放在大部分學生自學、預習時覺得困難的地方。而不是教師備課時自己認為困難的地方。
在這里,郭思樂教授教學的藝術,就是學生先學,然后教師再講,再示范,閱讀課是不贊成教師,疲于趕課時,忽視閱讀技巧、閱讀能力的培養,是不贊成教師,教得很累很苦,學生卻學得無奈。這也給我們不少反思。我們為什么不讓學生自己先學呢?只有了解到學生覺得困難的地方,教師才能做真正的指點和訓練。
三、實踐:先學后導,以學定教,提高閱讀能力
1.制定學案,引導預習
為了真正發揮“先學”的功效,在教學實踐中,我在課前精心設計學案,給學生明確“預學內容”, 包括找出生詞/新詞組;通讀全文,弄懂文章的主要意思;完成學案中布置的要求及習題,找出疑惑點。提出“預學要求,促進學生有效地自學和思考。預習大部分在課中進行,在課的前5分鐘,完成預讀內容。既保證了預習的質量,同時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堅持每次自學前都給予學法指導,幫助學生積累并梳理自學方法。預習中提倡在文中圈、點、注、記筆記等。
例如PEP B8 U1A Lets read學案為例,我對學生提出的預讀要求為:
(1)課前預習第6頁的比較級的生詞,將生詞在文中畫出,并標上中文。在預習課文過程中劃出疑惑點。
(2)課堂上讓學生看課本中的插圖,圍繞圖片展開討論:Where are Ben and his father? Whatre the three monkeys like? Which monkey is taller? Which monkey is stronger? 巧設懸念,讓學生更加圖片預測內容,喚起學生閱讀短文的興趣。
(3)課堂完成書本第6頁上的練習。(教師巡視幫助個別有困難的同學)
2.課堂討論,合作交流
本環節是針對預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以及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問題進行的,對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不要急于回答,而應讓學生先自主探究,分組討論,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在課堂中給學生創造了一個充分發表自己意見的機會,做到有讀、有議、有問、有答。在這一過程中,學困生的基礎知識問題得以解決,優生在探討中幫助他人,同時鞏固了自己的知識。教師巡視檢查,給予困難學生個別輔導;發現大部分學生不能解決的疑難,第三階段集中講解、指導。在這一個過程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學習基礎、能力、特長、性別等因素,按照“互補互助、協調發展,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靈活分組。我通常采用兩人互助式。一人當師傅,一人當徒弟,這種方式能迅速覆蓋到每個學生,讓每個學生都獲得學習和操練英語的機會。另外有四人合作式,自由組合式,大組競爭式等靈活使用。
例如PEP B8 U1ALets read為例,大致的交流過程如下:
(1)先讓學生兩人一組相互交流文中看不懂的地方,校對生詞的讀音等。
(2)學生提出疑惑點,同學幫助解決。在認真思考的基礎上,有些問題的質量很高。如有個學生提出“funnier”的比較級怎么不是直接加er?這雖然是下一節課的內容,可學生在討論中提前學會了,很有成就感。
(3)就I like the yellow one. one什么意思?可由學生自告奮勇或抽查學生向其他同學講述用法、造句。這樣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精講點撥,指導細讀
在通讀全文的基礎上,通過各種閱讀活動,分段細讀,解決閱讀中的疑難問題。講解的內容應該是自學后還不能掌握的地方,即自學中暴露出來的主要傾向性的疑難問題。對學生通過自學已經掌握的,堅決不教。在這一環節,教師選擇重點詞語、句子,教給學生規律性的知識,幫助理解并轉變成能力。通過各種閱讀手段:略讀、細讀、跳讀、朗讀等和各種方式讀通文意,掌握閱讀的方法與技巧。
4.練習達標,總結提高
我們設計的每一份學案都有“限時訓練”這一環節。這一方面讓學生有及時而適當的訓練,通過練習消化、鞏固知識,使學生學有所用,同時,練習中少數較難題又會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的欲望,獲得一種艱苦(腦力)勞動后的成就感,使學生始終保持一種對學習的積極主動狀態;另一方面,教師要勤于巡視督查,并評改部分作業。了解學生易出現的錯誤,及時提醒糾正,同時及時獲得關于這一節課教學情況的進一步反饋,便于課后及時而準確地輔導解難。
訓練內容可據學生實際情況分必做題和選做題,著重讓學生通過一定量的訓練,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從而加深理解課堂上所學的重難點。要求學生獨立地、快節奏地完成,教師不得提醒(但可輔導學困生),學生間不得對答案。它能快速檢測當堂效果,及時反饋信息,便于教師布置課外閱讀、拓展性作業的延伸。英語閱讀課的當堂鞏固除書面練習外,還包括某些聽讀、對話操練,或復述課文等。
四、思考:其路漫漫,吾將求索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騏驥千里,非一躍之功。英語閱讀教學“先學后教,以學定教”不是孤立的,應融合在各類英語課堂中。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只要我們堅持以學生為本,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我相信,新課程背景下的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將會在構建高效的英語課堂上有新的突破,并將有效地促進英語教學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
[2]朱曉云.“導讀法”在初中英語閱讀課“先學后教”模式中的運用,2011年
[3] 李錦繡.淺議小學英語高年級閱讀教學.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