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民學
摘 要:高效課堂是在有效課堂的基礎上,完成教學任務和達成教學目標的效率較高、效果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學的較高影響力和社會效益的課堂。著眼于學生的未來發展,培養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愛學習”;促進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使學生“會學習”。要打造高效課堂,需從教師備課、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結構、教學方法、教學效果等方面高效。
關鍵詞:課堂;高效;打造
高效的課堂教學,是在新課程理念下,教師通過一系列的教學行為或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施以影響,是教育教學效率或效果能夠有相當高的目標達成的課堂。高效課堂教學應該著眼于學生的未來發展,培養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愛學習”,促進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使學生“會學習”。作為教師,要打造高效課堂,需從以下幾個方面實現高效。
一、教師備課要高效
一節課能否上好不是偶然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備課。因此,教師在備課上花一分精力,在教學中就有一分的效果。在抓備課環節這一關時,目標的定位要明確適中,要求要具體,措施要落實。重點對教學方案加以設計。在設計教學過程時,一定要針對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能力水平與思想水平,要符合學生現有的實際條件,面向全體的學生。這樣設計出的教學方案才切合實際,才具有可操作性。要注意教學內容的綜合性,教學方法的靈活性,練習的多樣性,明確教師“教”的任務,學生“學”的方向,力爭在備課環節的優化中做到教與學的結合,處理好“主導”與“主體”的關系,要切合實際,打破程式化,探求新途徑。
二、教學目標要高效
在目標設置上,教師“導”的思路要清晰,學生“學”的目標要明確。在層次劃分上,知識與技能的達到目標,過程與方法的揭示目標,情感與態度的孕育目標,能力與素質的發展目標,要相互滲透,循環上升。
三、教學內容要高效
教學的內容應該是符合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發展的需要,能培養學生健康的情感,能很好地進行教學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并有利于學生構建合理的知識體系的那些內容。在內容選擇上,要準確把握學科性質,準確把握教學基本點,準確把握內容重難點,容量適度,適當實現。只有這樣才能達到真正的高效課堂教學。
四、教學結構要高效
課堂教學結構是教學活動各環節、各步驟之間的聯系、順序和時間分配。不同的教學任務就會有不同的課堂類型,而不同的課堂類型又會有不同的課堂結構。在確定教學目標后,教學的基本環節有復習、感知、理解、鞏固、運用等。做到課前先學有體現,設置情境、激發動機、展開過程、鞏固訓練、發展提高、達標檢測,每一環節學生都有事做,促使學生的良好認知結構得以盡快形成。在時間分配上,高效的課堂要求就是要求少講、精講。教師要精心安排學、講、練的內容,以保證各個環節的時間,保證學生有足夠的參與活動、自主學習的時間,讓學生學會經營課堂40分
鐘,讓它產生最大的性價比。
五、教學方法要高效
課堂教學方式是各學科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采用的方法和形式。高效的課堂教學方式,是促進學生發展的教學策略與教學傾向的總合,主張“教有新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為了使課堂教學真正地同時完成傳授知識與促進發展的任務,合理設計教
法,采用多樣化教學方式,引導教師改變過去單一的“傳授—接受式”,而采用“探究—發現式”“情境—陶冶式”“自主—指導式”等新的教學方式,進而達到有效講授。在學法指導上,指導得當,體現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的學習方式。
六、教學狀態要高效
教師應該根據不同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材特點,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基礎上結合教材、合理科學地設置出多種多樣的樂于學生參與的教學場景,師生要有激情,課堂氣氛要和諧,具有學術研究氛圍。通過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活躍思維,刺激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真正地投入,自覺地參與,主動融入學習活動,給學生提供更多動手、動口、自主學習的機會并從中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愉快地獲得新知。
七、教學效果要高效
在思維訓練上,課堂容量要大,讓學生思維積極主動、縝密有效,課堂練習要有梯度、切實達到鞏固新知的效果。達標訓練是檢驗學生學習情況的最佳途徑,因此課堂作業要緊扣當堂教學內
容,練習要精心設計,能及時反饋練習,著眼于學生的發展,將學生的知識轉化為能力。
高效課堂的核心是教學的高效益,追求的是有限時間內學生發展的最大化;課堂教學的高效性體現在課堂是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師生智慧的共同成長。教師應成為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者和促進者,做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指導學生懂得如何獲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識,掌握獲取知識的工具以及學會如何根據認識的需要去處理各種信息的方法。這樣,教師才能充分發揮其主導作用,以高屋建瓴之勢去把握課堂教學的微觀結構,實現高效課堂教學。
(作者單位 甘肅省山丹縣馬場三場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