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亞靜
【摘 要】木村久一是日本著名的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他一生致力于兒童早期教育與智力開發研究,《早期教育與天才》是他最有影響力的經典著作。木村久一闡述了兒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性、迫切性和可行性,并在此基礎上論述了早期教育的實施方法。木村久一的教育思想告誡我們要重視家庭教育,及早施教,注重早期教育方法的運用;唯有如此才能培養孩子不同尋常的綜合素質,為孩子的全面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木村久一 ;兒童 ; 早期教育;家庭教育
一、木村久一早期教育思想的主要觀點
1.天才觀
天才還是庸才,這是由人的天賦能力所決定的。這種悲觀論調,是有史以來的普遍信仰。高爾頓等人的人種改良論者則更甚之。然而,從種種事實來看,天才還是庸才,與其說是由先天的遺傳、稟賦等因素決定的,不如說是由后天的環境影響和教育等因素決定的。木村久一堅信天才不是個人天賦的能力,而是后天教育的結果,這就是他的天才觀。
2.早期教育的必要性
木村久一強調教育、特別是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木村久一認為孩子剛出生時具有100分的潛能,教育要充分的開發這些潛能。他通過大量的觀察和實驗發現:“兒童的可能能力是有著遞減法則的……,比如說,生來具備100度可能能力的兒童,如果從一生下來就給他進行理想的教育,那么就可能成為一個具備100度能力的成人。如果從5歲開始教育,即使教育得非常出色,那也只能成為具備80度能力的成人。如果從10歲開始教育的話,教育得再好,也只能達到具備60度能力的成人。這就是說,教育開始的越晚,兒童能力的實現就越少。這就是兒童可能能力遞減法則。”根據現代科學家的研究,產生 “兒童潛能遞減法則”的原因是這樣的:“每個動物的可能能力,都各自有著自己的發達期,而且這種發達期是固定不變的。當然,有的動物可能能力的發達期是很長的,但也有的動物可能能力的發達期很短。不管哪一種,如果不讓它在發達期發展的話,那么就永遠也不能再發展了。”我們人的能力也是這樣,寶貴的兒童潛能如果不在其發達期給它發展的機會,也會一個一個枯死 。 反過來說,早期教育造就天才的原因也在于此。
基于此,木村久一認為早期教育應該越早越好,他借用德國“天才之父”老卡爾·威特的話論述說“對子女的教育必須隨著嬰兒智力曙光的出現開始”, 只有這樣才可以激發孩子100分潛能,使兒童智慧的可能性得到最大限度地發揮。
3.早期教育的實施方法
為了能夠培養出天才,木村久一在總結卡爾·威特、湯姆遜兄弟、穆勒、歌德、塞德茲博士、巴爾士、斯特娜夫人等人的成功教育案例的基礎上,通過不斷觀察、研究得出了具有自己時代特色的天才教育的方法。
首先,早期教育應順應兒童的天性,以兒童的天性為起點。木村久一認為最好的教育應該是寓教于樂,在兒童玩的過程中開啟兒童的智慧。“比如家長可以利用吃飯、穿衣、睡覺等日常小事進行隨機教育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通過和孩子玩一些精心設計的游戲以滿足孩子的好奇心,通過旅游、講故事和拜訪親友等來增長孩子的見聞。”
其次,木村久一還十分重視環境的教育功能。他認為“由于小孩子不具備選擇環境的能力,所以父母應當站在替孩子著想的角度慎重地為他們選擇,對孩子的成長環境、孩子玩伴的品行都應當特別留意…”。關于環境的選擇,我國古代孟母三遷的故事就是一個最好的印證,現代建構主義心理學家也十分強調環境對幼兒發展的重要性,認為環境是兒童成長關鍵因素,建構主義心理學家認為環境不僅包括自然環境、社會環境,還包括文化環境,指出家長和孩子身邊的人都是影響孩子成長的環境的一部分。
二、木村久一早期教育思想的現實啟示
縱觀木村久一的早期教育思想,他反對傳統的天才論,強調后天環境和教育重要作用,發現兒童能力遞減法則,提倡對兒童及早施教,尊重兒童的天性,重視環境的作用,對于我們今天成人如何看待、教育兒童都有著積極的啟示意義。
1.樹立正確的天才觀,及早施教
到目前為止,仍然有部分父母存在著有些孩子天生笨、有些孩子天生聰明的陳舊觀念。我們經常會在父母中間聽到這樣的聲音“你真笨,你看看,這么簡單的題你都做不出來!你啊,我看是稀泥糊不上墻,真是沒指望了。” “你看人家丁丁多聰明!什么東西一學就會。”…有這種觀念的父母會表現出兩種錯誤的傾向:一是這孩子天生笨,怎么培養也難以成才,任其自然就可以了;二是這孩子天生聰明,學什么都不費力,任其發展也能成才。實際上這兩種觀念都是錯誤的,片面的這些舊的觀念都是在育兒之前就應當拋棄的。因為每個孩子在先天因素方面可能會有一點點的差別,但是相差很少,只是早期的開發利用程度不太一樣,人的智力主要是靠后天的培養。正如威特父親所說:“對于孩子來說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賦。孩子成為天才還是庸才,不是決定于天賦的多少,而是決定于出生后到五六歲時的教育。”愛爾維修說:“即使最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會成為不平凡的人!”即使自己的孩子天賦不是很高,只要抓緊早期教育,教育得法,孩子終將成為父母的驕傲。因此,父母首先要樹立正確的天才觀,相信每個孩子生來都是天才,只有你把孩子當天才,她或他才能成為天才。同時,父母要切實重視早期教育,抓住孩子生命發展中的每一個關鍵期,及早施教,幫助孩子充分地發掘自身的潛能。
2.運用正確的教育方法
皮亞杰的認知發展理論認為:知識是在兒童與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中主動建構的。兒童是學習的主體,是主動的學習者。現在許多家長了解到幼兒教育的重要性,但由于不了解幼兒自身學習的規律,一味的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興趣班,今天去英語班,明天又學珠心算,忙得不亦樂乎。孩子提出“玩一會兒”,就瞪目皺眉:就知道玩。認為游戲是“胡鬧”,是浪費時間。實際上,對幼兒來說,“游戲就是工作”,孩子就是在這種做做、玩玩中學習知識,積累了人生最初經驗的。
木村久一認為早期教育是一門藝術,應該寓教于樂。父母不應將知識硬塞給兒童,而是為孩子提供豐富實物和環境,努力喚起孩子學習的興趣,讓孩子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去收獲成長的喜悅。正如書中所提到的:“通過談論有關飯桌上的器具、室內的擺設、院子里的花,巧妙的教他新的單詞和詞義。” “我盡可能帶著女兒到郊外去,利用實物向她講述各種有趣的故事,涉及到動物學、植物學、生理學、化學、天文學” “威特的院子里特地為他修了一個大游戲場,鋪著60公分厚的沙子,同時載著各種花草樹木,威特在這里觀花、捉蟲,培養對大自然的感情” 。只要幼兒真正感興趣事情,他們便會全心全意、全力以赴地去做,才能做到最好。家長只需在孩子產生疑問時適時提供幫助,激發孩子的好學、好動、好玩的天性,使孩子在玩耍的同時潛移默化地獲得知識。正如老卡爾·威特所說:“在教育時,與其填鴨式的灌輸知識,莫如開闊他們的眼界”。
3.重視家庭教育
木村久一認為“學校不是萬能的,孩子進入學校前所接受的家庭教育才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早期教育與天才》這本書中一個個天才誕生的生動事例,讓我們更加深刻的認識到家庭教育對于一個人的成長至關重要。現實生活中有的家長認為:“教育是幼兒園的事,我只要管好孩子的吃、穿就行了”,另有一些家長認為自己不懂教育,沒有能力把孩子教好;還有一些家長因為工作太忙,沒時間教育孩子。從根本上說,這些家長混淆了幼兒教育的概念,將幼兒教育等同于幼兒園教育。殊不知孩子的教育是一項系統的教育工程,是家庭、社會和幼兒園共同作用的結果,但在這項系統工程之中,家庭教育才是一切教育的基礎。家長如果過分依賴幼兒園教育而忽略對孩子的家庭教育,那樣不但會錯失很多兒童發展的關鍵期,使孩子的潛能得不到完全的開發,而且會對孩子長遠的發展造成不利的影響。木村久一提醒廣大家長要從思想上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讓孩子在父愛和母愛的呵護下健康快樂的成長。
木村久一一生耕耘在幼兒教育這片土地上,為幼兒的早期教育與智力開發做出了杰出的貢獻,其 《早期教育與天才》一書中所蘊涵的幼教思想對幼兒的家庭教育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值得每一位父母去細細品味與學習。
參考文獻:
[1][日]木村久一著,河北大學日研所譯.早期教育與天才[M]. 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2][日]木村久一著.唐欣譯.早期教育與天才[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9.13,121
[3]王軍輝.生之喜悅,教之歡愉—木村久一及其教育思想簡介[J] .教育家,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