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敏智
摘 要:測試效果分析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對教學過程起著反饋與調控的作用。在剖析目前數學測試效果分析存在的誤區及對其進行歸因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相對應的高質量完成小學數學測試效果分析的策略:擬定小學數學測試效果分析細則,要求教師了解測試效果分析的意義,用嚴謹、認真的態度去對待測試效果分析,培訓教師具備一定的測試效果分析的知識、技能、技巧;提高教師分析的技能;引導學生自主對測試結果進行分析;并進行課堂講評;然后跟進改進舉措,促使學生持續發展。旨在通過科學有效的分析探尋,促進今后的學習和教學。
關鍵詞:小學數學;測試效果分析;誤區;矯正策略
本文所指的數學測試效果分析是指在期中或期末對學生進行書面測試的結果分析,這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對教學過程起著反饋與調控的作用。數學測試效果分析既是對教師教的反思,又是對學生學的反思;因此,掌握數學測試效果分析的規范,是數學教師必備的知識和能力。筆者所在的中心校數學成績比較理想,而下屬好幾所完小數學測試質量都不大理想,究其原因,有沒有重視數學測試效果分析是一個比較關鍵的因素。本文重在高質量完成小學數學測試效果分析的策略探尋。
一、擬定小學數學測試效果分析的基本要求
基于以上的思考,我們立足本校實際,從思考命題意圖、統計數據結果、分析答卷情況、思考跟進措施、指導學生分析、實施課堂講評等方面擬定了小學數學測試效果分析的基本要求:針對數學測試效果分析的執行者——教師的細則:端正態度,掌握技能。
高質量完成數學測試效果分析,首先必須要求測試效果分析的執行者——教師了解測試效果分析的意義和作用,以嚴謹、認真的態度去對待測試效果分析;進行測試效果分析是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反思,提出改進措施,并應用于今后的教學中,真正為促進學生的學習與發展而進行測試效果分析。
高質量完成數學測試效果分析,教師還必須加強學習,努力學習與測試效果分析有關的書籍,掌握進行測試效果分析必備的知識、技能、技巧等,為進行測試效果分析提供基礎保障;教師需多研究教育學、心理學的知識,提升自己的分析能力、歸納能力,為做好測試效果分析提供能力保證;教師應了解測試效果分析中各種統計變量的意義和計算方法。例如,難度怎么計算,處于怎樣的范圍比較合理,區分度又代表什么,還有信度、效度等。
二、基于小學數學測試效果分析細則的實踐與操作
筆者以2008學年第一學期小學四年級數學期中測試為例,對數學測試效果分析的規范進行說明,希望能引起廣大數學教師的再思考、再探索。
第一層面:教師——立足分析,促進提高
教師與命題者的交流、與測試結果的理性對話是進行數學測試效果分析的第一步,也是做好數學測試效果分析的先決條件。
1.分析命題意圖
還是以上述四年級數學期中測試為例,測試結束后,與同年級平行班教師就命題的范圍、信度、效度等方面展開了思考和分析。同時對測試卷上每道大題的命題意圖,至少都會考慮三點:命題者為什么要出這道題?是從什么角度出的?還可以從哪些角度出?
統觀測試內容,本次命題的原則、試題特點遵循課標精神、學段目標的要求,將本冊數學單元知識(大數的認識、角的度量、三位數乘兩位數、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等)都進行了檢測。試題形式也有所變化,創設了輕松的應試氛圍,倡導了輕松、細心、認真、謹慎、仔細的數學應用心理,顯得親切感十足;在題型上考慮了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規律;整張測試效果基本達到了檢測本年級學生數學知識和能力的要求,反映普遍良好。
命題缺陷:由于難度較低,區分度不夠。
2.數據統計及答題情況分析
學校要求教師做好數學測試效果分析報告,涵蓋了對成績情況的統計與描述、對卷面情況的客觀分析、對命題的評價等多方面內容,一目了然。以下是四年級(3)班第一學期期中考試測試效果分析表。(節選:數據統計與失分原因分析)
(1)數據統計
白水洋小學四(3)班期中考試分數統計表
①全班基本統計表
■
②全班分段統計表
■
(2)失分原因分析
①概念不明,規律性問題掌握不靈活。概念類失分約達11%,規律性失分約達18%。
②答題速度慢,不會合理安排答題時間。一些學生在某道題上花費過多時間,影響了最終的考試結果等。
3.實施課堂講評——互動交流,講究效率
實施數學測試效果分析的課堂講評環節中,應突出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性,講評應及時進行,激勵為主,批評為輔,內容針對性強,扎實有效。
測試效果分析的講評一定要及時,一般以三天內為宜。要尊重學生和教師的遺忘規律,抓住學生急于要知道結果這一心理特征,及時分析。
在測試效果分析講評時,不可忽視各類學生的心理狀態,要用好激勵手段。對各種優點的表揚要因人而異,讓受表揚者既有動力又有壓力,在對存在的問題提出善意批評的同時,應包含殷切的期望,使學生都能面對現實,找到自己努力的目標,振作精神,積極地對待以后的學習。
第二層面:學生——引導學生自主分析,合作分析
為了發揮學生自主性,針對具體錯誤對癥下藥,充分暴露學生的思維過程,我們先讓學生自己進行數學測試效果分析,教師引導學生從知識和能力兩方面反思自己解題過程中的得失,通過分析給予自己確切的評價,揚長避短,樹立正確的得失觀。如,以下是我班一位學生的測試效果分析內容:
胡潔(化名)同學在測試效果分析中這樣寫:我覺得這些測試題目不難,只是靈活了些,我掉到陷阱里了(比如把“除”看作“除以”),以后要認真審題,不能馬虎。
4.跟進改進舉措——跟進輔導,促進發展
講評課后必須根據講評課反饋的情況進行矯正補償,這是講評課的延伸,也是保證講評課教學效果的必要環節。教師應要求學生將答錯的題全部用紅筆訂正在試卷上,并把自己在考試中出現的典型錯誤的試題收集在“錯題集”中,作好答錯原因的分析說明,給出相應的正確解答。訂正后的試卷不能一扔了之,也不能由學生保管,教師應把訂正后的試卷收齊,仔細檢查,并妥善保管。
實施小學數學測試效果分析規范后,教師進行的數學測試效果分析比以前有效,教師在數學測試分析中也能多角度地思考問題,學生對待每次的測試結果也由被動轉為主動,能夠反思自己的優劣,對數學學習更有興趣。
但是,如何準確評價教師的數學測試效果分析工作仍是目前我們正在努力思考的問題。
(講評關注后30%的學生沒有寫進去)
參考文獻:
[1]白曉明,陳國明,葉成華等.考試命題與試卷分析[M].寧波:寧波出版社,2003(08):115.
[2]張瓊.試卷質量的分析[J].高教論壇,2004(04):65-67.
[3]朱永香,肖贊英.試卷分析指標的選擇及其應用.教學評估,2008(07).
[4]李偉.一種實用于教師自評的試卷分析格式設計.南京曉莊學院院報,2006(01).
(作者單位 浙江省臨海市白水洋鎮志山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