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 楊曉丹
【摘要】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化,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面臨著很大的挑戰和機遇,如何辦出特色,為社會和企業培養出高素質、高技能的人才已成當務之急。本文通過分析國內外的高等職業教育的現狀,并結合我國的現狀對人才的特色培養模式做出可行性的研究。
【關鍵詞】高等職業教育;特色;培養模式
一、國內外高等職業教育現狀對比分析
日本企業內的教育培訓系統十分發達,幾乎所有的大型企業或行業都有完整的教育培訓體系和制度,以培養本企業或行業所需要的新增勞動力和提高企業或行業職工技術與素質。大企業興辦的“工學院”,既為自己企業培養急需的專門技術人才,也為客戶提供技術培訓。近年來,“工學院”加強培養高級技術人才。并承擔國際學術交流和科研任務。建立起企業和學校間的合作共存關系是職業技術教育發展的一個基本規律,也是高等職業技術教育人才培養的重要模式之一。
目前,從我國各高職院校教學實踐來看,其人才培養模式的弊端具體表現為:
1、專業設置上不適合市場和職業崗位的需求,主要體現在專業設置對市場的反映程度不夠靈敏。2、技能培養實效性差。首先,實訓條件不能滿足辦學需求。其次,實訓教學未能真正落實第三,校外實訓基地與學校聯合得并不緊密。多數專業的學生到實習基地實習時多數從事一般的體力勞動,無法按照教學要求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訓練,學生在操作現場觀摩的多,真刀真槍地干的少。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我國高職人才培養遠遠不適應社會的發展與需求,在培養模式上還存在許多較為嚴重的問題。所以,我國目前的高職人才培養模式要借鑒和學習國外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的成功經驗和模式,實行特色人才的培養模式。
二、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高等學校的教育教學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什么是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包括哪些方面的改革?國家對高等學校進行專業目錄的調整,以及專業培養目標、培養規格的修訂,無疑是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要內容。對于高等學校而言,我們認為,高等學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包括兩個方面。其一是,遵循教育外部關系規律,以社會需要為參照基準,調整學校的專業設置以及專業的培養目標、培養規格,使人才培養更好地適應社會的需要;其二是,遵循教育內部關系規律,以專業的培養目標、培養規格為參照基準,調整專業的培養方案、培養途徑,使人才培養模式中的諸要素更加協調,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與人才培養目標的符合程度。總之,改革,就是變不適應為適應,變不協調為協調。
根據對人才培養模式的3種提法,即廣義的、中義的、狹義的人才培養模式,我們把高等學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分為與之相對應的3個層次。
第一層次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即全校性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第二層次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即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第三層次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主要是專業的培養方案與培養途徑的改革。
三、高等職業院校人才特色化培養模式的意義
人才特色培養模式改革的主要意義有以下5個方面:全校性、全面性、全程性、全局性、全員性。
(1)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全校性
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全校性,是指高等職業學校中的所有專業都必須進行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21世紀,人類進入信息化社會、知識經濟時代,信息化、知識經濟將全面促進科技、文化、經濟、社會的迅速變革與發展,高等學校每一個專業在人才培養方面都毫無例外地面臨著上述兩個方面的挑戰,因此,每一個專業都必須進行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對培養的人才在知識、能力、素質結構提出更高、更全面的要求。這就是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全校性。
(2)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全面性
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全面性,是指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應當在學校專業的設置、專業培養目標的定位、專業培養規格的設計、專業培養方案的制定、專業培養途徑的選擇等方面全面進行,而不是只局限在其中的某一個方面。
江澤民主席指出:“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人才培養目標與培養規格的變革,必然要求重新制定人才培養方案,重新優選人才培養途徑,因而必然要求進行專業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全面改革。特別是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必將促進專業的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的全面改革。因此,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必須在培養目標、培養規格、培養方案、培養途徑等方方面面全面推進,這就是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全面性。
(3)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全程性
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全程性,是指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是貫穿于人才培養全過程的改革,是貫穿于全學程的各個教學環節的改革。
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全程性,一是體現在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二是體現在人才培養途徑的選擇。
(4)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全局性
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全局性,是指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是關系到學校全局,即是關系到學校各個部門的改革,它既與學校的教學部門密切相關,也與學校的管理部門密切相關,更與學校領導層密切相關。
(5)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全員性
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全員性,是指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需要得到學校全體成員的大力支持,需要教師與干部的廣泛參加與積極投入。
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全程性與全局性,決定了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全員性。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全程性,要求所有的教師都必須投入到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中。院系領導要著重研究構建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構建與人才培養模式相適應的課程體系;教研室主任、課程負責人與任課教師則著重研究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的改革。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全局性,要求各個職能部門特別是教學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都必須加入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行列;而學校領導層則必須擔負起組織領導全校各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并促使各部門提供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所需要的辦學條件,比如教學儀器設備、圖書資料以及現代化教育技術設備,等等。
四、結束語
本文論述了現代高職教育人才特色培養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并提出了“訂單式培養”等技能型人才培養模式,以及實現技能型人才的培養的途徑,但本文的許多提法和理論還有待商榷,還有許多不足之處。總之,高職人才特色培養模式的研究與探討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在校企合作上,還需要國家政策的扶持和幫助,更需要尋求更為合理的方式與方法,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我國高職院校的教育目標,為社會培養出更多更好的人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