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雙喜
摘 要:教師是教學活動的領導者,課堂教學的設計者,教學過程的組織者,還是教學效果的檢測者。“項目教學法”是通過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而進行的教學活動,其目的是在課堂教學中把理論與實踐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充分發掘學生的創造潛能,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文章就此結合相關教學情況來進行探討。
關鍵詞:機械CAD;學習興趣;項目教學法
CAD即計算機輔助設計,是Autodesk公司開發的一種微機輔助設計和繪圖軟件包,是當前最流行的計算機輔助設計軟件之一,以計算機圖形學為基礎,主要研究的是如何利用各種指令繪制各種圖樣,涉及工程分析、數據管理與數據交換、文檔處理以及軟件設計等方面的綜合性新技術,成為人們對產品或工程設計進行顯示、修改、輸出的一種新的設計方法。
傳統的CAD實習的模式也讓學生感覺到枯燥乏味。單調的機械訓練、缺乏新意的課題,內容枯燥,使學生在基本技能的練習中極易疲勞,處于被動的接受狀態,沒有主動獲取知識的積極性。因此在CAD教學中,我們必須轉變觀念,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將AutoCAD 融入課堂教學,激發學習機械CAD的興趣,提高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從而掌握扎實的制圖理論和熟練的計算機繪圖技巧。
我們將Auto CAD可以看作是一種繪圖工具:顯示器可以看作是圖板和圖紙;鼠標和鍵盤可看作是鉛筆,直尺和圓規。CAD里的工具還要比手工工具豐富的多,它極大地提高了繪圖效率和繪圖質量,是手工繪圖效率的10-20倍,是機械設計及制圖的一場革命。在教授機械CAD課程教學過程中,應注重把握好以下方面:
1 喚起學生興趣,是提高課堂效率的前提
喚起興趣是課堂效率的優化提升的前提。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學習獲取成功的源泉,是提高課堂實效的重要保證。CAD實訓課要上得扎實、上得活,讓學生參與學習的全過程,關鍵是要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CAD的興趣,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使以CAD課堂成為自主學習、積極探究和愉快合作的舞臺。計算機清晰的繪圖界面,輕松的輸入、輸出方法,迅捷的繪圖速度,很多同學瞪大了好奇的眼睛感到十分地不可思議。兩張圖紙一比較就有了明顯的差異,CAD出的圖紙標題欄、字體、線寬、線型、標注等規范統一,紙面干凈,整體給人感覺很舒服。這樣一來大大激發了同學們的學習興趣,求知的渴望帶領學生進入了鉆研CAD的殿堂,學習態度也由以往的被動變為主動。
2 采用分層項目教學法,激發學習興趣
分層項目教學法由根據學生實際劃分層次,提出不同層度的要求,教學上以教師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由以課本為中心轉變為以“項目”為中心,由以課堂為中心轉變為以實際經驗為中心,學生是認知的主體,是知識的主動建構者,老師是教學的引導者、服務者。
2.1 分層次
職業院校的學生來源于初、高中、中職及社會青年中,他們的知識層次參差不齊,對學生進行動態分層。對不同認知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層度的要求,設計出與其相適應的教學目標,使認知水平較差的學生也能取得一定的成功,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能力與水平也逐步提高。
在CAD教學教程中,分層次尤為重要,以中等生為基準,兼優等生和差生,采用設計具有梯度的問題讓學生解答的質疑法。既安排統一授課的內容,又安排不同層次的作業訓練,這是關鍵,學生共同練習,教師個別輔導,從而在多樣化的、開放性的作業訓練中培養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培養想象力,發展創新能力。
2.2 項目設計
一般的教學流程都是從基礎的命令講解到實例的應用,而學生在學習基礎操作之后,面對多而龐雜的實例卻不知道如何下手。按照傳統的教學方式,一堂課下來學生只會做老師演示的命令,不會舉一反三,不知道在面對具體工程圖紙時應采用什么方式來繪制。根據《AutoCAD》課程的特點和教學實踐,我們可以將課程設計為很多個項目階段,每個零件都是一個項目,實訓內容以多套產品的結構設計過程和加工過程為導向。各個項目之間在難度方面逐漸增加,從而可以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逐步掌握零件的設計與加工技術,有利于教學效果的提高。
2.3 教學實施
項目式教學法的特點是“以做促學”。教師在布置項目任務時,通過相應的講解及演示,以激發學生的探索求知欲望。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學生有明確的任務目標,教師擔當項目實施中的引導者和教學服務者的角色,一切學習探索過程圍繞項目的實施進行,學生完成了項目制作,也基本達到了教學和訓練的目標。教師在每次上課過程中通過對作業的點評,把相關的知識點進行一些梳理,同時指出學生項目作業完成的不足之處,這樣的學習既學到技能又掌握了知識。
2.4 成果激勵
成果激勵是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重要手段,加強實訓教學的考核對增強學生實訓的自覺性,提高學生操作技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在實訓中,每天規定學生完成一定的工作,然后根據完成的結果進行考核評分并進行評比展示,形成了同學們為了做出成果而努力形成學習風氣。
2.5 教學效果
我們通過旨在把學生融入有意義的任務完成過程中,讓學生培養了學習興趣,積極自主地學習,進行知識的構建,拓展了思維,掌握了學習其他技能軟件的自學方法,更重要的是能把教材上的知識跟實際應用聯系起來,綜合就業能力得到提高。以提高學生技能和素質為中心的項目教學法實施CAD類課程項目教學,每個項目由由若干個明確的任務組成,每個任務又有“跟我一起學(知識點)”、“跟我一起做”和“你來做一做”等教學內容和師生互動、學生實踐等環節,由淺入深、層層相關遞進。這樣,將知識點穿插于各實踐活動項目中,學生能夠學有所用,達到立即消化知識的效果。
通過教學實踐證明,在《AutoCAD》課程中利用項目式教學法,學生的學習目的性更加明確,學習的積極性得到了很大提高,從而提高了學習效率。但與此同時,利用項目式教學方法對教師的要求也更高了,它要求教師有良好的專業設計和操作經驗,良好的教學組織能力,善于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地位。
3 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
努力在課堂中營造教師愉快地教和學生愉快地學的良好氛圍,使學生變“厭學”為“好學”,把愉快性原則貫穿到整個教學的全過程,真正使課堂教學在愉快中完成,達到預期的教學成果。比如,故意“犯錯誤”讓學生吸取教訓。在104601班點評學生修剪命令時,我故意把圖紙顯示縮小以后做快速修剪,做完以后把圖紙放大,很多沒有剪干凈的“小尾巴“露了出來,有的同學在偷笑。我相信這樣一次“犯錯”會讓很多學生對修剪命令的理解更深刻的。而在給學生講解如何在圖紙中輸寫文字和標注尺寸時,故意不設文字樣式,導致輸寫的文字變成了“?”,直徑標注Φ也變成了“?”。這是很多初學CAD的學生經常碰到的問題,我就故意先把這個“錯誤”犯一遍,然后告訴他們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問題。這樣學生對這部分內容掌握的更扎實了。實踐證明,把層次目標教學法、項目教學法引入到CAD課程教學,教學效果比以往提高了很多。總之,學生參與是動力,分層教學是關鍵,項目實施是過程,師生協作是保障。只有教師會導,學生會學,CAD制圖的教學質量才會得以切實提高。教學要從實際出發,以學生為本,選擇、設計、組織各個教學項目,這樣既能體現教學規律,又符合學生的認知心理和學習特征,同時達到教學目的的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顧元國.關于提高制圖課教學實效性的探討[D].職教論文.
[2]丁小紅.在數控車床實習教學中激發學習的興趣[D].職教論文.
[3]田光輝.談職業院校課堂教學效果的提高與措施[D].職教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