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宏明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發展,各級各類學校越來越重視學生的素質教育,對于不同年齡段的學生,素質教育的內容和目標是不相同的,不同的課程對學生的教育方式也不盡相同。本文結合自身物理教學實際經驗探討在新的形勢下通過多講多寫多做多看的“四多”教學過程實施對“3+2”制中高職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教育與培養
關鍵詞:物理教學;“ 四多”訓練;教師形象;素質教育
素質教育是指一種以提高教育者諸方面素質為目標的教育模式,它重視人的思想道德素質,能力培養,個性發展,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實施素質教育就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對于不同年齡段的學生,素質教育的內容和目標是不相同的,不同的課程對學生的教育方式也不盡相同。
一個合格的中高職學生具有的素質應該是政治素質高,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具有創新意識,動手能力強,興趣愛好廣泛等等。作為職業院校的物理老師,在上好每節課主要教學內容的同時,要針對目前中高職學生特點更新教學觀念,改變傳統教學模式,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式,進行延伸拓展教育,實現對學生的素質教育培養。筆者就此做過一些嘗試。
1 多講
講,分老師講和學生講
老師講:首先是講課本課程的緒論(這點尤為重要),講本課程的主要內容、知識拓展閱讀材料、附錄、作業,以及學生的行為規范;講科學家的生平事跡,可貴品質,重大發現、研究方法,講物理學史,講我國的最新科研成果、學習物理的方法、生活中的物理知識等。
老師在講的時候,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從本節的內容過渡到將要講的新內容,內容應新鮮、有趣、翔實,通過講的形式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辯證唯物主義的教育。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激發學生學好物理的興趣和信心。
學生講:讓學生復述老師所講的內容,也可以讓成績較好的學生把他做過的某道作業題給全班同學講述,還可以讓學生自由發揮講自己的學習體會。開始時有的學生會緊張不習慣,但老師要加以鼓勵,通過一次次的公開演講,學生不僅能練出較好的普通話,而且也學會如何表達意見,練就了口才。也是將來應聘、以及進行社會交往的能力之一。學生講之前要讓學生提前做好準備,一般時間不宜過長,老師應給予評判和鼓勵。
2 多寫
寫,主要是讓學生記課堂筆記,記該記的重要公式,獨立按時寫作業,要求學生盡量把字寫好,圖畫好,如受力圖,電路圖,以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實習、實訓要求學生及時寫出實習總結。通過這些寫的過程提高學生的寫作、歸納、分析的綜合能力。
3 多做
做,“做”的能力培養是中高職教師教會學生學習的基礎,主要是讓學生利用實習、實訓,加強動手能力的培養,例如:儀器儀表的使用(如萬用表的使用),照明電路的安裝,物理實驗的單獨操作,通過多做多練以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但從目前我院的現狀看,物理實驗設施設備配置不足,有些內容只能在后續的專業課中加強。
4 多看
一是看教材,看教材的主要內容,熟讀熟記相關概念,物理理論性強,概念公式多,敘述冗長,要通過閱讀學會歸納總結。二是閱讀課外書籍,如《趣味物理學》《應用物理學》《生活中的物理學》等通俗的科普讀物。通過多看這些書籍和課外讀物,使學生把書本知識和日常生活緊密的結合在一起,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擴大知識面。三是讓學生多看學校以外的世界,多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如參觀工廠企業,高新科技園,生產流水線。讓學生觀摩企業的生產作業過程,通過這些親身感受,有利于把學生所學的知識和社會聯系在一起。堅定學生的職業定位和對專業的熱愛。
作為一名物理老師,培養提高學生素質的方法措施有多種多樣,我覺得在引導學生做好以上“四多”訓練外,更應該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學生,教育學生。一是注重教師形象,要求教師儀表端莊,語言文明,舉止得體,用語力求文雅幽默,準確易懂,多用褒義詞,慎用貶義詞,常用激勵語,禁用侮辱語。加強與學生的溝通與交流,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長興趣愛好,讓學生通過喜歡你這個人到喜歡你所上的課。二是注重提升教師的自身素質和職業道德修養。教師的專業素質是影響學生學習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作為職業院校的老師必須克服重理論,輕實踐,重講解,輕動手的傳統觀念,不斷加強學習,更新知識結構,以適應新形勢。教師還應該注重提高職業道德修養,熱愛職教事業,熱愛本職工作,有強烈的責任心,教給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幫助他們養成好的學習習慣,提高他們的學習自信心和積極性。
素質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尤其目前情況下的中高職學生,他們大多數是由中職生的單招單考或普通高中或社會青年進入高校的,學生素質水平參差不齊,文化基礎相對薄弱,學習習慣,養成習慣都有很多的缺陷,更需要老師有耐心,不能急于求成,要潛移默化,循序漸進,各種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學方法要交叉使用,不可千篇一律,一層不變,對學生老師如同潤物細無聲,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綜合素質得到提高。使他們成為社會主義建設的有用人才。
參考文獻
[1]閻金鐸著 《中學物理教材教法》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1998.6
[2]賀春霞 周剛 文《新形勢下高職院校學生素質教育之我見》范文先生網 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