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誼
摘 要:消除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兩極分化現象的最佳解決途徑,概括起來說,只是“分層教學”幾個字而已。下面對分層教學的理論實踐提出了一些意見,希望可以對消除兩極分化起到一定作用。
關鍵詞:高中教學;信息技術;兩極分化
我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經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可以稱之為分層教學的濫觴?,F代美國教育家布拉穆在其著名的掌握學習理念中,把集體教學、小組教學、個體輔助、個體自學幾種教學形式形成統一的整體,是分層教學現代意義的開始,這為學習者兩極分化問題的解決提供了極大幫助。
一、去除兩極分化首先要在調查摸底的基礎上進行動態分層
事先對于高中生應用信息技術能力進行理論實踐測試,仔細對測試結果進行分析研究,明確學生在操作過程中容易出現哪些問題。教學工作人員也可以采用調查表、調查問卷的形式,甚至是集體討論或者個別談話的形式,更深一層了解學生對于該課程的態度、具體的學習方法、真實的應用水平,這會給分層教學提供強有力的參考。要注意分層教學的合理性,分層時應當照顧到學生的知識水平、智力水平、態度情感等多方面的因素。最常見的做法是用動態的觀點,將學生劃分成三個層次:A層,信息技術知識豐富、自學水平高、學習興趣濃,可以實現超前學習;B層,信息技術基礎知識達標、課程要求基本完成;C層,信息技術基礎知識薄弱、接觸計算機的機會很少。要按照這種分層辦法,把學生安排到合適的位置,以使之互相協作、互相幫助。
二、去除兩極分化應當實現教學目標的分層教學
要根據學生所處的不同知識層次,再結合每次課不同的教學內容,使學生合理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應當使每一層級的學生都能達到大綱要求,使每一名學生都既“吃得飽又吃得好”。對于A層學生來說,普通的教學任務可能顯得過于輕松,應當根據他們的實際情況,給他們更多發揮特長的機會;對于B層學生來說,應當讓其牢固掌握基礎知識,用適當的作業與習題練習來縮小同A層學生的差距;對于C層學生來說,最需要做的則是打好基礎。比如,當講解到報刊式文本信息如何加工及表達時,就可以把教學目標劃分為三個等級。C層學生:給出素材、給出主題,讓學生應用word文檔做出2~4頁報刊;B層學生:自己設計主題、自己尋找素材,用word文檔做出7~9頁報刊;A層學生,報刊設計頁數不限,但是應當要求其更加具備專業化水平。用這三個層次教學目標的落實,鍛煉了不同學生的分層實踐能力,對其創造力的培養也有幫助,教學效果非常明顯。
三、去除兩極分化應當實現教學內容和方法的分層教學
高中信息技術教材較為注重自主性發展,但是難度一般,對于B層學生較為合適,對于A層學生來說,內容則太過淺顯,難以發掘出學習者的學習潛能,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時加以適當補充,比如可以根據學生需要添加一些算法設計、C語言、動畫制作等教學內容。教材對于C層學生來說,又存在很大跳躍性,不能開展正常的教學工作,此時則需要教師添加一些過渡性內容,借以彌補教材的不足。這種適當彌補的辦法,可以讓所有學生在課堂上都能正常地掌握到新授知識。另一方面,要根據學生的層次區別與個性差異,應有不同的教學方法,對A層要大膽放開,重點讓其在指導下完成自主性學習,達到主動思考與主動分析的效果,比如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加入信息技術奧賽內容,鼓勵互相探討與競爭;對B層學生則要以適度的演示與講解為主,按照大綱要求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教學;對于C層學生則要以個性化輔導為主,使之掌握常規的知識、方法、學習技巧。對于每一層學生的學習都要予以肯定,培養他們的信心和熱情,這對于后續學習兩極分化的消弭是有好處的。
四、去除兩極分化應當實現教學練習和學習評價的分層教學
通常每節課都有課堂練習的內容,有些學生可以獨立完成,有些則需要教師加以輔導。在練習的過程中應當充分參考學生不同的知識能力水平因素,練習題可以劃分成基礎題、適度變化題、綜合應用題等幾類,盡可能讓所有學生都能感覺到習題的難度,又可以在一定時間的思考后得到答案。
要對學生日常的理論學習與實踐操作進行記錄并予以評價,然后把過程評價、總結評價以及動態評價結合到一起,讓學生的信息技術學習活動可以始終置于評價考核體系之中,這樣的評價會更真實客觀,對于學生的真實學習水平可以完整體現出來。評價還應當考慮到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通過對作業的分析內容,給學生進行差異性評價。評價之后的一項重要工作是對未能完成基本教學目標的同學給以重點輔導,幫助其減少學習上的困惑與障礙。
無數的教學實踐足以證明,若想使高中生信息教育課程學習的兩極分化問題得以改觀,就一定要首先做到對學生的充分了解,在了解的前提下,提出合適的辦法。分層教學是目前來講行之有效的一個解決途徑,它的基本理念同信息技術教學的主要特征是相符的。而對分層教學的研究,現在還處于發展階段,有關的探討,仍將持續下去。
參考文獻:
[1]華定軍.對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幾個問題的冷思考[J].學問:現代教學研究,2011(12).
[2]馮國勤.高中信息技術單項選擇題的設計研究[J].科技資訊,2010(36).
(作者單位 貴州省荔波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