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羽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對身體健康越來越重視,尤其是青少年的健康狀況的關注顯著增加。從國家制定的各項鍛煉政策到各省市的要求,都對中小學生的鍛煉制訂了明確的目標和方向,但是在基層的學校實施的力度不盡如人意,很多學校都是一味地在滿足要求的時間,并沒有注重在這段時間內的質量。從全國的體質測定數據可以看出,現在的學生體質在日趨下滑,這是值得我們大家深思、總結的問題。
關鍵詞: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新課程標準
每天一小時體育鍛煉活動提出的時間其實已經有段歷史了,并不是為了解決當今學生體質問題才出現的新理念。這可以追溯到1979年由四部委統一下達的“關于貫徹全國學校體育衛生工作經驗交流會議紀要精神的通知”,其中就已經提出了“抓好每天一小時鍛煉”的要求;再隨著后來的“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輩子”的健身口號越來越深入人心,2007年5月的“中央7號文件”中的陽光體育將體育鍛煉的“每天一小時”推向高潮。可想而知,每天一小時體育鍛煉活動是當今增強學生體質的重要手段。
為了嚴格執行《關于切實保證中小學生每天一小時體育活動的規定》的各項要求,保證學生的體質能穩步提高,下面我以江蘇省泰興中學的“每天鍛煉一小時”作為例子簡單談談個人體會。我們學校的鍛煉時間分為眼保健操、大課間、體育課、下午的活動課以及校運會等常規活動。
一、眼保健操、大課間活動
其實眼保健操、大課間的活動時間是很充裕,眼保健操有5分鐘、大課間有35分鐘,但是以我的了解得之,其實這些寶貴的時間并沒有能充分利用起來。在當前的高考體制模式下,應試教育是當前最大的障礙,從校長到班主任再到任課教師,都把升學率作為第一任務,他們狠狠地把學生的體質、健康放到了一邊。班主任為了布置點任務,任課教師為了多講一道題,可以無謂地犧牲眼保健操、大課間的幾分鐘時間,當然這肯定是在領導的默許下慢慢養成的,問題是領導該以何種姿態落實好該項任務呢?其實,在2011年12月在泉州舉行的“中小學生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的研討會上就有很多校長紛紛表示:校長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只有校長重視了,學校才會有生機蓬勃的局面,體育應該實實在在地成為孩子們增強體質的強有力手段,建立陽光體育活動的長效機制要有政策的支持和制度的保證。所以全體教師和校長都要積極參與到其中,校長的帶頭參與能增強集體的凝聚力,全民參與有助于營造正面的行為。
二、體育課
體育課可以說主要有兩方面責任,一是:體育教師以及體育教研組如何提高課堂效率,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進而為奠定終生體育基礎。這就需要加強教研組的建設和教師的自身的發展,制定體育教研組活動計劃、工作制度、分析學生體質健康狀況,明確體育教師的工作職責,加強集體備課和相互聽課的制度。我們學校每周二的晚上都有教研活動,主要深入學習領會“課程標準”的教育教學理論,研究如何將“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融入每一節課中。二是學校對體育設施的支持力度。學校每學期都要購置本學期需要的體育設施、器材,并按省要求配備齊全。這點我們學校基本達到標準,并且有專人對體育器材進行管理;學校每年都為體育教師配備服裝,以上兩方面我們學校落實得都比較好,希望各學校都能落實到位,增強教學效果。
三、活動課以及校運會等常規活動
下午的活動課其實也是鍛煉的黃金時段,雖不是最佳鍛煉時間,卻是對學生一天學習的放松起著至關重要作用的時段。我們學校雖說按學生的愛好自由活動,各項目分派教師進行指導。想法其實是很好的,但是實行起來難度較大,我們學校56個班,像籃球這個項目上,雖有兩位教師指導,但是鍛煉人數基本是過百,指導難度較大。所以我認為,活動課不能僅以體育教師輔導,這時校長、班主任以及任課教師都應當走上操場,和學生們一起動起來,這樣既減輕了體育教師的工作難度,又使校長、班主任、任課教師和孩子們的關系融洽,使得普通學科的教學能達到更好的效果。校運會其實和活動課基本類似,班主任和任課教師都要積極地組織本班學生訓練、比賽。這其間也就在慢慢積累感情,讓學生們能和教師真正成為“良師益友”。
以上所述并不能代表各學校的情況,但是我認為不管何種形式的運動都是健康生活、學習的前提,讓我們這些教育工作者一起努力吧,努力為孩子們締造一個健康、美好的幸福人生。
(作者單位 江蘇省泰興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