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龍
摘 要:創新是一個民族發展的靈魂,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的培養是素質教育的核心內容。小學階段是學生發展的啟蒙階段,小學教育不僅為學生未來的學習打下基礎,也開發了學生的思維,小學數學在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
關鍵詞:教學;創新意識;培養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也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基礎。如果學生對數學學習沒有興趣,連基本的學習任務都完成不了,更別談創新意識了。教師首先應該重視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與激發,小學數學在難度上還不算太大,教師可以利用小學生愛玩的天性,把教學內容滲透在游戲之中,采用游戲教學的方式,寓教于樂,這樣不但能夠完成教學任務,還能夠使學生培養對數學的興趣,為創新意識的培養打下基礎。
二、創造寬松的課堂氣氛
創新思維的培養離不開環境因素,只有讓學生的思維進入知識再現的狀態,才能引導學生通過展開獨立的、充分的思維來獲得知識。相對寬松的課堂環境有利于學生向教師暴露出思維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有利于教師幫助學生解決困難。因此,數學教師應該創造相對寬松的課堂環境,轉變教學觀念,與學生建立和諧、平等的關系,良好的師生關系也能夠有效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
三、采用分層教學方法
新課程標準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性,雖然小學數學是學生學習數學的啟蒙階段,但是受到家庭環境、認知水平的影響,特別是現在輔導班的盛行,使得學生在進入小學之后存在一定的個體差異,不僅包括智力上的差異,也包括思想上的,教師應該不放棄每一個學生,按照學生的特點,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
四、鼓勵學生多動手
由于小學生的年齡小,受到思維發展的制約,學生一般以形象思維為主,抽象思維發展還很不成熟,需要在感性的教材的支持下才可以進行。數學和語文、英語等學科不同,要求學生在動手的前提下才能夠解決問題,看是看不出答案的,學生需要動手去計算,才能夠得出答案。教師在教學中要十分重視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讓他們動手、動腦、動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集中上課的注意力,還能使學生在探索的過程中自主地發揮智慧和潛能,促進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應該遵循激趣、質疑、多思、動手的原則,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思維發展空間,在提高學生數學能力的基礎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程根夫.淺析小學數學教學中創新思想的融入[J].新課程學習:上,2011(2).
(作者單位 青海省祁連縣第二完全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