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忠
摘 要: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實施,傳統的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已經逐漸被淘汰,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受到重視。興趣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內在動力,也是激發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直接原因,激發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適應小學數學教學的發展。
關鍵字:激發;小學數學;興趣
一、利用多變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興趣
受到傳統應試教學的影響,學生數學水平的提高往往都是在題海戰術中鍛煉出來的,上課教師滿堂灌,下課學生題海鍛煉,學生對這種數學學習方法感到很疲憊,何談興趣可言。實際上,小學數學也是一門趣味性比較強的學科,教師應該在教學中突出數學的趣味性,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小學生天性活潑好動,教師可以采用游戲教學的方法,寓教于樂,激發學生的興趣,也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豐富學生的感官感受,在增進學生與教師感情的基礎上提高學習效率,讓學生在學習新知識的同時復習舊知識,在復習舊知識的基礎上發現新問題,顯著提高教學效果。
二、在實踐活動中激發學生的興趣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應該從根本出發,通過學生自己的行動發現學習數學的樂趣,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學校可以為學生設立各種課外活動小組,讓他們通過動手和動腦建立自信,培養數學興趣。數學這門學科如果在一開始沒有學好,對未來數學的學習有很大的影響,教師應該對成績不好的學生多進行鼓勵和引導,幫助學生改掉懶惰的習慣,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提高對自我的認識,增強學習的信心,幫助他們找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三、利用良好的師生關系激發學生的興趣
良好的師生關系對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有很好的誘導作用,在傳統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對教師存在一種畏懼心理,在課堂中只能聽教師的話,對教師講授的問題不敢有異議,怕受到教師的批評。新課程標準針對這一現象提出了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的理念,希望通過師生關系的改善,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師應該轉變傳統觀念,和學生建立平等的關系,多進行溝通和交流,在這種近距離的溝通中,教師放下高高在上的地位,與學生平等談話,營造融洽的教學氣氛。
數學學科對學生的思維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很多小學生存在懶惰心理,不愿意動腦筋,因此不愛學習數學。實際上,小學數學也有一定的趣味性,教師應該引領學生尋找那些趣味,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水平。
參考文獻:
劉動芹.如何在小學語文閱讀中培養語感[J].教育前沿:理論版,2007(04).
(作者單位 青海省祁連縣第二完全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