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小星
摘 要:在高中數學課堂中應用“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不僅可以營造出良好的教學氛圍,而且還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高中生合作互助的精神。因此,這種教學模式是符合新課改的教學策略的。結合教學經驗,探究在高中數學課堂中開展“合作學習”的教學意義及有效實施策略。
關鍵詞:高中數學;合作學習;意義;策略
一、何謂“合作學習”
所謂“合作學習”指的是在課堂上學生為了可以出色地完成教師布置的同一個任務,分工明確、責任分明地進行相互幫助的學習性活動。這種教學模式曾被人們稱作是一種教學模式方面的成功變革。它不同于傳統的教學模式,它具有以下四個方面的特征:(1)學生需要勇于承擔起自身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所具有的責
任;(2)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相互配合,相互幫助,尤其是學生之間的積極性的互動;(3)在合作學習的教學中整個學習集體
都可以進行無礙的溝通,構建并且主動維護學習集體之間的信
任,集體之間的小沖突、小摩擦都可以進行有效地處理;(4)教師對學習集體的學習成果進行判斷,幫助學生找到提高學習效果的有效策略。
二、“合作學習”的意義
1.“合作學習”這種教學模式可以把學生與學生之間個體的競爭改變為學習小組之間的競爭,有利于培養高中生合作、競爭、互助的精神。
2.有利于提升教師的教學效果,可以幫助教師解決教學活動難以面向每個個性化的學生的問題,從而可以真真正正地實現因材施教。
3.在進行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中,因為學生可以參與到教師的教學活動中,并進行高頻率的互助與積極的自我表述,這就讓教學活動從一個簡單的認知活動轉變成一個學生相互交往和審美的活動過程。
三、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的有效策略
1.正確選擇適合進行“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內容。我們都知道并不是所有的教學內容都適合“合作學習”這種教學模式。在進行這種教學模式之前需要教師正確選擇教學內容,往往是那些具有一定難度的,有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挑起他們的認知沖突,又或者是那些具有不同處理方法的,適應多種操作手法的教學內塔,可以讓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發展,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具體來說適合使用“合作學習”這種教學模式的內容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征:(1)具有較大范圍應用,具有較強規律,可以向多方面遷移的內容;(2)可以使用多樣方法,從多個切入點去解決的內容;(3)較易于分解成幾個小任務,可以讓學生相互幫助解決的內容,同時具有較多可以利用的課程資源,便于學生從不同的方向介入,最后構成一個整體結果的內容。
例如,在進行“函數圖象的平移”的教學設計時,教師可設計一組思考題:
(1)函數y=2x+2,y=2x-2的圖象與函數y=2x的圖象有何關系?
(2)函數y=2x+1,y=2x-1的圖象與函數y=2x的圖象有何關系?
(3)函數y=3·2x,y=■·2x的圖象與函數y=2x的圖象有何關系?
(4)函數y=23x,y=2■的圖象與函數y=2x的圖象有何關系?
(5)函數y=2■,y=2■的圖象與函數y=2■的圖象有何關系?
(6)若將函數y=2x變成函數y=ax,請模仿上述問題提問,并求解。
以上這個教學案例中教師選擇的教學內容可以分成環環相扣的小任務,不僅可以留出足夠的空間讓學生進行探究,可突出教學的重難點,從而保證了教學效果。
2.構建“合作學習”的情境。情境的構建是進行“合作學習”教學的基礎。這里我們說的“構建情境”指的是教師采取有效的策略構建激發學生學習、探究的欲望的問題情境,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學生探索新知構建起一個思維的空間,也為“合作學習”成功開展營造氛圍。如選擇符合學生生活實際、具有開放性的問題情境“10萬元2年期投資理財規劃”為問題情境,誘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激發學生進行多維度的思考,為開展“合作學習”模式提供了前提。
3.刺激小組之間的競爭。正所謂是有了競爭才會有提高,高中學生大多具有好勝的心理特點,在進行“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過程中要適當地引入競爭的機制,這樣可以深化合作學習的效果,讓這種教學模式更具實效性。例如在各個學習小組合作基礎上,組織“擂臺式”匯報,根據教師事先的摸底,先行安排一個有一定實力的小組當“擂主”,亮出他們的結果,其他各組“攻擂”,專挑他們的毛病,“擂主”則應堅決“守擂”,解釋或反駁各種詰難。教師既可參與攻方,也可幫助守方,從正面或者側面引導爭論地深入進行。如果“擂主”,理屈詞窮,則由最佳“攻擂手”上臺擔當新的“擂主”,繼續進行下去。
4.及時正確的評價。對小組合作學習的評價要體現學習過程評價與學習結果評價相結合,側重于對過程的評價;對合作小組集體的評價與對小組成員個人的評價相結合,側重于對小組集體的評價。無論是過程評價還是結果評價,也無論是對小組集體評價還是對個人評價,都必須把“小組合作表現”列為評價的主要指標之一。如:小組成員的差異性,小組分工的合理性,小組成員的合作方式,集體研究活動的形式、內容、效果,小組成員的參與度,達成小組研究結果的方式等,都應當成為對集體的過程評價的重要觀察視角;個人對分擔任務的態度,執行及完成情況,在小組集體活動中的表現,如何與同伴互助合作,個人對問題研究的貢獻,個人達成研究結果的方式以及對集體研究結果的作用等,則應當成為對小組成員個人評價的觀察視角。
“合作學習”這種教學模式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新型的教學模式,同時它也是“授之以漁”,讓學生學會怎樣才能進行有效學習的重要教學模式,需要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努力探索,讓這種教學模式不斷注入新的活力。
參考文獻:
[1]梁立貴.初中數學合作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數學與管理,2011(18).
[2]蔡親鵬,陳建花.數學教育學[M].杭州:浙江入學出版社,2008-10.
(作者單位 廣西壯族自治區來賓市武宣縣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