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永梅
摘要:作文是學生認知水平和表達能力的綜合體現,是聾校語文教學的難點和重點。從事語文教學已多年,我深感聾校學生寫作難,能夠寫出表達順暢、表意清晰的作文的學生很少。用詞不當、語句不通、章法混亂,似乎成了聾生的寫作“特色”。怎樣才能提高聾生的寫作水平呢?本文從激發興趣、方法指導、師生交流、培養寫作習慣等幾個方面進行闡述,從而提高聾生的寫作能力。
關鍵詞:激發興趣;培養習慣;寫作能力
[中圖分類號]:H05 [文獻標識碼]:A
聾校語文教學的難點是作文教學。因為學生對寫作沒有興趣,教師無可奈何。作文教學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促進學生智力的發展。然而我們現在的作文教學變了色,成了應試的犧牲品,為了應付考試讓學生死記幾篇作文。那么如何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正確指導學生寫好作文呢?
一、激發聾生寫作興趣
讓聾生有寫作興趣,首先要有閱讀興趣。“講解只會使人明白,而朗讀更能使人感悟”。縱觀許多聾校語文教師在課堂中常常是講得多,生怕學生不明白,不理解,而學生朗讀的時間很少。還有不重視聾生的課外閱讀,一些教師常常說:聾生根本讀不懂那些課外書,讀了也白讀。其實并不是聾生讀不懂,而是我們教師是否選擇了適合聾生讀的書,是否進行了合理適當的指導工作。其次,生活中我們都有這樣的體會: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或事物,總是自覺不自覺地注意,并能留下較深的印象,不感興趣的則心不在焉。興趣是一個人做好一件事的關鍵。
作文對于一個耳聾學生來說,是一件枯燥無味的事,為了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可以結合學生的學習生活、情緒、思想、愛好等,尋找一些生動可感的題材,學生感興趣的東西事物,讓他們真實地去感受,積極地思維,強烈地去表達。例如,近幾年來,我校經常開展一些踢毽子、跳繩等體育活動,學生們的興致很高,總是利用課余時間來練習。我抓住這個機會,準備和學生們進行一次跳繩比賽,要求同學們把這次比賽的經過寫下來。這可把我忙壞了,一邊組織比賽一邊解答學生提出的問題。“眼睛緊盯著繩子”,“腳隨著繩子蹦”,“這叫花樣跳繩”……比賽結束了,同學們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比賽的結果對于他們來說,似乎不再重要,而是急著問我:“現在去寫可以嗎?”是什么使他們產生這樣強大的學習動力呢?我想應該是興趣,是興趣讓他們有一種不吐不快的感覺。
二、教給聾生正確的寫作方法
有一則寓言說:“北風和南風比武,看誰能把一個人身上的大衣脫掉。北風首先施展威力,行人為抵御北風的侵襲,把大衣都裹得緊緊的。南風則徐徐吹動,頓時風和日暖,行人覺得身上暖和,開始解開鈕扣,脫掉大衣。”這則寓言說明,要求人家做什么事,光有意愿不行,方法要得當,每次寫作前教師總是一腔熱血,想象著他的學生這個地方會怎么寫那個地方會怎么寫,可一堂課下來卻一塌糊涂。葉圣陶先生曾說:“教是為了不教。”如果教育教學不能做到這一點,那只能是一種失敗的教育。教什么?自然是教方法和規律。如看圖,必須有一定的順序抓住重點觀察:寫人要抓住外貌、語言、神態、動作等方面的特點進行觀察;寫動物要從外形、顏色、味道等方面觀察,并把小動物、玩具花草帶到教室里指導學生去觀察。通過觀察,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觀察能力,還使學生掌握了觀察方法,有了方法就等于一篇文章的初稿已經形成。正確方法的指導,為寫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培養聾生寫作習慣
英國教育家洛克說:“一切的教育都歸結為養成兒童的良好習慣,往往自己的幸福都歸結于自己的習慣。”這一名言啟示我們,要把養成學生的良好習慣,作為教育工作的一項重要職責。
聾啞學生要想寫好作文,養成寫作習慣是非常重要的。為了培養學生的這種習慣,可以要求學生堅持“每天一句”、“每天一記”。“一句”就是每天讓學生看教師演示說寫一句話,“一記”就是堅持每天寫一篇日記。每天一篇日記,每周一篇作文。學校每次舉行的活動,都要寫下來,身邊發生的每一處變化都要記下來。久而久之,學生養成自覺寫作的習慣。只要是今天發生的事,無論是聽到的還是親眼看到的,都要寫下來。不管他們寫得如何,最起碼在他們的頭腦中已經形成了一種定式,成為了一種習慣,就像每天要洗臉、刷牙、吃飯一樣必不可少。習慣一旦養成,那么提高聾生的寫作能力也就成為了一種可能。
四、因材施教,因勢利導
聾生因年齡、智力、聽力等諸多不同,導致他們的寫作水平也有高有低。教師在指導作文時,要用不同方法、因人而異。在作文訓練中,對于作文寫得好的同學,我總是鼓勵他們大膽去想象,按他自己的想法去構思,對于新的思想,文章中出現新的語句或好的詞語,教師都要及時給予表揚,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激發他們的創新能力。對于寫作水平一般的同學,只要要求他們能圍繞一個中心把主要內容寫清楚,把事情寫具體,寫出語句通順連貫的作文即可。對每個同學來說,每一次寫作訓練都是一次字、詞、句的綜合訓練,相對自己都是一次提高。現在,我班學生已從過去的“害怕”作文,到能夠“勇敢”面對作文,大部分同學“喜歡”寫作文,有的同學還能寫出很“優秀”的作文。
五、加強師生交流
聾生與其他孩子們一樣渴望與別人的交流,渴望在交流中獲得知識,了解別人和得到別人的理解。作為聾校教師更應是孩子們的親密朋友。師生交流主要反映在課內與課外兩方面。
課堂是學習寫作的主陣地,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應該充分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多聽聽他們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想寫些什么,想怎樣寫等等。同時也在學生中開展“講評”活動,寫得好,就請他到前面來讀給同學們聽,并讓學生進行討論。在討論時,請學生作筆記等等形式,教師對學生所寫的情況進行及時的批改,指出錯誤所在,及時幫助改正,這樣反復強化,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此外,課外我們應該走進學生中間,在黑板上、紙上,甚至在地上與學生進行交流。
案例一:早晨教師到了教室,在黑板上寫下這樣一句話:“今天是誰值日,該做哪些工作?”學生們主動到黑板上寫下了自己的句子,告訴老師今天是誰值日,該做哪些值日應該做的具體工作。
案例二:學校買來了一盆鐵樹,學生問這是什么植物,教師在地上寫下了“這種植物叫鐵樹”,學生在觀察完鐵樹后不僅學會了“鐵樹”,買來鐵樹的用途,并且寫出了“鐵樹可以用來美化我們的校園”這樣的句子,也為下一步的寫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六、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為聾生創造寫作實踐機會
聾生生活在封閉的校園里,整天面對的是老師、學生、書本,生活單調乏味。所以學校要開展一些活動,豐富他們的生活。在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的同時,要在活動中多給聾生提供口語表達的機會,在口語表達的基礎上,及時進行相應的寫作訓練,利用活動激發聾生的口語表達愿望,讓他們感到有話可說,有話可寫,就容易產生寫作興趣。
在活動中,要提出聾生的觀察任務和要求,讓學生知道觀察的內容是什么,觀察時注意什么,要指導學生按一定的順序進行觀察,使聾生寫出的文章有條理、有內容。所以,要鼓勵學生參加校內各種活動,通過活動使聾生見多識廣,豐富他們的寫作內容。比如有什么事情要通知全體學生,請學生代寫一個通知;某某學生撿到了一件東西,讓他去寫一個招領啟示;某某學生做了一件好事,可以寫一個表揚信,將這個同學怎樣做好事的情況寫清楚,號召全體學生向他學習;可以讓學生練習寫一些應用文;還可以讓學生寫一些留言條、請假條、借條、申請書;平時生活中倡導聾生給父母、老師寫書信等等。在真實的情境中讓學生學習,讓學生寫,使得學生得到更多的表達機會。這樣長期練習,學生的寫作水平還會不提高嗎?
結語:總之,要提高聾生的寫作能力一定要注意培養學生的興趣,運用正確的指導方法,采取各種不同的形式,鼓勵學生多寫多練,循序漸進地進行教學。讓學生體驗到寫作的樂趣,成功的喜悅,這樣聾生的作文水平一定能有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