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芬
(吉林省長春職業技術學院 吉林長春 130033)
高職教育與普通高等教育不同,在學科的專業性方面,它偏重于實踐和應用,提倡以技能培養為主,有較強的職業特點,培養的是技能應用型人才。其體育教育應圍繞職業生涯規劃,體現獨特的職業性特性和強調對學生的職業技能應用能力的培養。由于高職院校培養目標跟普通高校不同,在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形式等方面具有專業性、定向性的特點。如何在職業學院開展高職實用性體育教學,怎樣充分認識職業技術教育與體育教學的相互關系,是當前值得深思和探討的問題。
職業實用性體育教育內容是基于常規體育教學內容,結合專業特點和職業崗位要求,提供特定課程來發展學生面對未來職業工種所需要的身心素質、職業素質和勞動技能的教育。
職業實用性體育教學的目的是通過體育鍛煉,使學生具備良好的一般身體素質、特殊職業身心素質、終身體育鍛煉能力、對未來工作崗位的適應能力及競爭力。
1.3.1 增強體能,預防職業病
現代社會高強度,快節奏的工作使換上職業病的人越來越多。實用體育針對職業勞動身體活動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身體訓練,能有效增強“準職業人”職業體能,預防職業病發生。
1.3.2 “實用性”有利于調動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積極性
當前多數院校的體育教學內容仍以傳統運動項目為主,未考慮到學生未來從事職業所應具備的職業特殊體能、運動技能和心理素質,很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實用性”對面臨沉重就業壓力,謀求自身優勢的學生來說更具吸引力。
1.3.3 提高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
當前用人單位對勞動者的需求除職業技能更一步加強外,對職業體能等身體素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職業實用體育在強化學生專業技能訓練的基礎上,增強了學生的身體素質和競爭力。
1.3.4 促進社會經濟發展
一個社會的經濟發展有賴于勞動者的素質。職業實用性體育教學正是以提高這些“準職業人”的身心素質,滿足社會需要為目標,為社會經濟的發展做出貢獻。
實用性原則是指教學內容根據學生未來職業特點,選擇能提高職業特殊身體素質和勞動技能的內容進行教學。比如:文秘工作對學生的氣質形象要求較高,可設置形體和健美操等體育課程,幫助學生塑造優雅的氣質和體態;建筑專業則側重于學生良好的靈敏性和平衡能力,可設置體操、羽毛球、網球等課程鍛煉學生的上肢力量和身體平衡。
終身性原則是指職業實用性體育教學的內容不但要發展其職業特殊的身體素質,還要讓學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利用所學持續地鍛煉下去,成為終身鍛煉的手段。國家一直致力于樹立全民終身鍛煉意識,強健國民體魄。對于個人而言,獲得終身鍛煉的能力有利于適應現代社會快速的工作生活節奏,提高個人生活水平和質量。但全民終身健身工作始終難以獲得突破,原因在于個人缺乏終身鍛煉意識及相關知識來自主制定鍛煉計劃,缺乏鍛煉技巧和方法。因此,職業實用性體育教育承擔著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和能力的責任,并應以此為原則,構建相關教學內容。
補償性原則是指構建具有預防、保健和矯正職業病功效的體育教學內容。如財經類和計算機信息類專業的學生,由于長時間伏案工作,大腦和眼肌容易疲勞,坐骨神經受壓,下肢易麻木,肩臂負擔較重,腕、指腱鞘勞損,心肺機能減退,易患駝背、脊椎肩部疾病等職業病??稍O置跑步、瑜伽、有氧耐力跑和健美操等課程,增強肌體能力,加強心肺功能,矯正體形。同時需要預防職業病發生,開設并掌握工間操,如眼保健操等。
時代性是指職業實用性體育教學課程的設置要順應時代發展,不斷更新以保持其職業針對性,適應新形勢、新環境下企業對人才的需求的變化。以最快的速度做出反應,才能達到培養出適應社會需求的實用型人才的教育目標,保證教學內容的實用性。學校要保持對各行各業對人才的身體職業素質與能力的特殊需求的靈敏度,根據特殊需求來設置課程,例如航天航海院校的學生,需要強化前庭器官定位練習,設置鐵餅、體操、跳水、游泳和滑冰等強化位覺感受器穩定性和身體協調性的運動項目。
科學性是指分類科學和設計科學??茖W分類建立在對各用人單位的用人需求進行調研的基礎上,確定某行業專業對身體特殊要求的共性,根據共性要求設置相關專業需要的體育課程。設計科學建立在相關體育專業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確定科學的教學運動量和運動方式,而非簡單地設定為對特定勞動動作的模仿,使職業實用性教學內容設計有合理的科學依據。目前很多院校都已意識到開展職業實用性體育的必要性,但只停留在形式上與職業勞動中的運動動作相類似的階段。但許多勞動類型都是細微、局部性的動作,本身不能發展學生的身體機能。
課程設置主體多元化是基于實用性、時代性和科學性原則,提出的實用體育教學內容創新舉措之一。具體實施為學校設置企事業人士組成的專家委員會,參與制定體育教學計劃和課程標準,完成審核、評估工作。由用人單位、職場人士構成的專家組對社會崗位及其變化最了解、敏感,能使學校更快地對社會變化做出反應,保證學生所接受的教育具有實用性,實現產學研結合。
課程設置層次化是對此前簡單粗糙的體育教學的創新優化。具體實施為,根據體育教學階段目標,將體育教學課程分類分層,每一層次設定不同的考核標準,層層推進;根據教學中的師資力量和場地器材等具體情況,進行解構,構成新的子模塊;根據學生的專業需求,未來工作方向的特殊性,提供不同層次類別的課程。例如:從實用體育教學的目標來看,大致可分為一般實用性練習和職業實用性練習兩個層次。一般實用性訓練,幫助學生在職業勞動條件下形成鍛煉技能。職業實用性運動項目,在運動方式、功能及對體能的要求等各方面都符合職業特點。
面對日益嚴格的企業用人要求,實用性體育教學的一個創新方向為通過體育鍛煉,在強化學生體魄的同時,完善人格、培養自信自立、團隊協作等意識。拓展訓練便是體能訓練、心理訓練、人格訓練、生存訓練、管理訓練等一系列身心訓練的有機結合。通過拓展訓練,一方面幫助學生改善自身形象,樹立自信心,克服心理惰性,達到磨練意志,完善人格的目的;另一方面能培養受訓者的團隊精神,增強責任心,助其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具體實施方法多種多樣,例如情景創設,定向越野中,教師讓學生自己設計線路,學生在組隊討論的過程中,可以加深對體育項目的理解,培養團隊協作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或是針對一些工作環境較為惡劣,需要勞動者耐寒耐熱的專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在冬季進行野外長跑、滑雪滑冰訓練,夏季安排戶外活動,進行登山、拉練、自行車項目,增強學生身體對自然環境的適應性以及耐受力,同時也能達到磨練學生意志力的目的。
職業實用性體育教學面向實際、面向市場,幫助學生增強身體素質、職業特殊素質和相關素質,為社會培養實用型人才,具有重要意義。各院校在構建職業實用性體育教學時,應遵循實用性、終身性、補償性、時代性、科學性五大原則,并積極尋求創新,以適應日新月異的現代社會,培養出高素質的實用人才,推動經濟社會發展。
[1]商汝松.高職高專職業實用性體育校本課程內容的選擇與開發[J].教育與職業,2012(24).
[2]李鳳華.高職體育教育中的職業實用性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1(20).
[3]譚麗清.職業實用體育模塊構建原則與特色創新[J].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報,2012(2).
[4]甄玉,楊宣旺.“農類”高職院校職業實用性體育教學內容的構建[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13).
[5]楊廣輝.職業實用性體育——高職院校體育教育發展的方向[J].中國成人教育,2010(5).
[6]霍江華.對高職院校職業實用性體育校本課程開發的理性思考[J].中國成人教育,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