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麗娟
(黑龍江省大慶市杏南一小)
德育在學校教育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長期以來,由于認識上的偏差以及方式方法的不當,學校的德育工作往往停留在做表面文章,或因循守舊,固步自封,實效不高,因此,提高學校德育工作勢在必行。
德育觀念的改變,應是一種自上而下的統一,從校長到職能部門到每個教師都要有這樣的一種意識。學校不能把德育和智育看成是毫無關聯的兩個教育方向。如果教學質量是一所學校的生命線,那么德育工作的開展就是教學工作的保障和引領。學校應該教授學生知識,但更應該教授他們學習的方法,學習的習慣,做人的道理,這就是小學德育的內涵。所以,學校在每周教職工例會、黨員民主生活會、班主任例會等各種場合,不斷向廣大教職工宣傳德育為先的理念,邀請國內知名學校的領導來校為老師上課,經常組織班主任走出去,體驗兄弟學校的校園文化,從而不斷轉變教師的觀念,使學校形成人人重視德育、人人皆是德育工作者的良好氛圍。
如果僅僅認為德育工作的對象是學生,這是認識上的一個誤區。事實上,德育首先應該著眼于教職工。教師的作用首先表現在他的人格力量方面,然后才是知識、學問,只有他們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質上、學識學風上,全面以身作則,自覺率先垂范,才能真正為人師表,積極發揮師德育典型的榜樣作用,在學校盡快形成自覺學英雄、學模范見形動的風氣。這樣不僅在學生中樹立了良好的口碑,同時也培育了典型,我們不失時機地利用這些師德典型對學生進行了有針對性的教育。
1.提高教師業務水平和管理能力,形成齊抓共管德育氛圍。我們下發并組織教師解讀了新的《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仔細研讀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使我校教師站在德育工作制高點,尋找新形式下德育工作新思路、新辦法,讓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成為現實。
2.通過學生問卷調查,集中意見,制定了“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校內八條規范。即入校從輕聲漫步做起;上課從不隨便說話做起;自習從保持肅靜做起;教室從桌椅備品擺放做起;衛生從不亂扔做起;大課間從隊列做起;同學間發生沖突從說“對不起”做起;校園從不追逐打鬧做起。由于“取材”于學生,再配合政教處嚴格管理、規范訓練、加強值周監督,同時以每周一個側重點一一落實到每一位學生。此項活動已內化成學生自己接受的東西,外化成為學生規范化、標準化的言行。
3.通過每周一升旗儀式講話、主題班隊會、校園廣播、話題討論、文明用語征集、學生自辦手抄報、開展整紀大會和法制報告等活動,落實養成教育要求;以評選文明班級、文明學生為激勵手段,促進學校文明程度不斷提高。
社會教育具有廣泛性、及時性、靈活性、多樣性、復雜性的特點,是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的擴展和延伸,我校十分重視以社會教育為依托,有計劃、有組織、有目的地開展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
1.雷鋒精神代代傳
新時代的雷鋒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體現,雷鋒的人格力量覆蓋了一個時代,雷鋒的奉獻精神陶冶一個時代的心靈。然而,雷鋒同歷史上許多本不該卻不斷被淡忘的名字一樣,僅僅珍藏于塵封的書本上。為了讓“雷鋒精神”活起來,每年三月,我校少先大隊都組織學生前往大慶市采油五廠老年活動中心進行“助老愛老”獻愛心活動。
同學們在輔導員老師的帶領下,進行了轟轟烈烈的大掃除活動。同學們熱火朝天,爭先恐后;有的掃地,有的擦玻璃,有的擦健身器材,還有的拖地,擦走廊樓梯扶手等。在活動中心,健身的老爺爺、老奶奶,看到孩子們個個像只小老虎,都伸出大姆指夸我校的學生講文明、懂禮貌。特別是活動中心的領導,還親自給孩子們倒水喝,他們都是關心下一代協會的負責同志。
勞動結束后,同學們還表演了自編自導的小節目:“雷鋒精神代代傳”,并和活動中心的全體同志共同合唱“學習雷鋒好榜樣”。這歌聲激勵著學生們,這歌聲引導了學生們的人生航程。
2.祭奠英烈銘記歷史
每年清明節期間,我校為弘揚民族精神,緬懷革命先烈,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切實提高思想道德素質,制定了切實可行的活動計劃,根據計劃開展“網上祭奠英烈活動”,號召全校學生通過網絡,進行網上獻花、網上獻歌、網上點燭、網上上香、網上留言、瀏覽革命紀念館和革命人物先進事跡等活動。利用紅領巾廣播站宣傳我尊敬的英雄人物,主要目的為追憶歷史,緬懷先烈,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一個個英雄人物,一樁樁英雄事跡,感動著每一名學生,也培養了學生吃苦耐勞精神,促進學生感悟人生艱辛,珍惜來之不易的生存環境和學習條件,激發了學生愛國、愛家鄉的情感,培養了學生互相協作、關心他人的團隊合作精神和集體榮譽感。
3.誦讀經典傳承文明
中華經典詩文,是我國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中華文化藝術寶庫中的一顆燦爛的明珠。經典古詩文作為民族智慧與民族精神的載體,是人類文明最寶貴的精神財富,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魂與根。優秀經典詩文蘊含的豐富哲理,可以成為少年兒童一生的文化資產?!爸腥A傳統文化伴我行”為我校創建特色學校的主題,為弘揚祖國傳統文化,促進學生對古詩文的學習了解,激發學生對祖國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讓學生達到厚積“經典”的目的,我校分階段性舉行經典誦讀競賽,也是我校讀書系列活動之一,展示了我們中華傳統的古詩文風韻,為學生親近古詩文創造了一個良好的契機,激發了學生愛讀、愛誦的興趣,讓學生感受到前賢智慧和情懷,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園,同時豐富了學生的知識結構,為我校學生的綜合素養奠定了扎實、厚重的功底。
我們深知,只有著眼在學校教育教學整體改革中加強德育,著眼德育研究的過程和成果轉化,才能更加有利于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在新課程不斷推進、深入的形勢下,根據青少年成長的特點,改進教育的方式,才能切實提高德育的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