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正江
【摘 要】伴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增長,對于企業來講,文化與知識產權成為了其十分關鍵的財富。隨著知識產權全球化的逐步推進,我國的企業已漸漸同世界相接軌,創建與完善企業的文化及知識產權,讓知識產權變成企業在市場激烈競爭中的強有力的武器。以下簡要論述了當前企業知識產權的發展情況、對企業文化及知識產權進行保護的重要性及措施,供相關人士參考。
【關鍵詞】企業文化;知識產權;保護;重要性
伴隨著我國社會體制改革的逐漸深入,為企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同時,對企業的創新能力也提出了新的標準,這對于企業來講,既是機遇,又是挑戰。企業知識產權與企業自身發展之間有著密切的關聯,相關人員應就其問題深入進行研究。以下簡要論述了當前我國知識產權的發展情況,相關重要性及方法,目的在于進一步促進企業發展,提高企業市場競爭能力。
一、當前我國知識產權發展的情況
知識產權,原意為知識所有權,或者也稱為智慧所有權,指的是人們對本身智力勞動成果依照法律應該擁有的特定的權利,一般是國家賦予創造者對智力成果在一段時間中占有獨享權。與一些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建設知識產權制度的時間較晚。在1980年,《刑法》中才對商標的專用權進行保護,《企業法》中對中外合資的知識產權進行承認,之后公布了一系列的法規、條例。我國在不斷的創建法律條例,修改相關規定,特別是自從加入世界世貿組織以后,進行了較大的修改。我國關于知識產權的相關保護在20年中完成了國外上百年的歷程。當前,我國已經具有較為完善的系統及知識產權法標準。
現今,全世界知識產權飛速發展,我國作為WTO的成員國家,經過自身不斷的努力,已經成長為一個知識產權的大國。依據2012年世界知識產權報告中顯示,2010年,我國申請的專利項目已經位列世界的第三名,僅次于美國及韓國。
伴隨著日本、美國、歐洲等經濟發達低于和新加坡、韓國等發展中國家都創建了自身的知識產權方針,我國也把創建知識產權的內容提上了會議日程。幾年之前,我黨在第十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中就已經提出對知識產權保護相關規定進行完善的內容?。2012年,在十八大的報告中第一次提出了開展知識產權保護的戰略。其明確了保護知識產權的內容、方向及成果。我國的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已經逐漸受到人們的重視。
二、企業進行文化及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要性
(一)企業進行文化及知識產權保護是法律提出的基本需求
無論什么企業,經營時都應嚴格依照法律劃分的范圍進行活動。在保護文化及知識產權方面,我國頒布了一系列法規標準,所有企業都應以此作為從事保護文化及知識產權的指導。另外,自我國加入世貿組織之后,同貿易相關的保護文化及知識產權的規定就變成了各個成員國家應當嚴格遵守的行為標準。
(二)企業進行文化及知識產權保護是發展的基礎
新的發明、新的工藝是企業存在與發展的基礎。如果沒有新的發明、新的工藝,企業也會失去存在的可能。進行文化及知識產權的保護與創新是企業最穩定、安全的保證。所以,企業應高度關注新工藝、新產品的研發及生產工作,并且以此作為提升自身市場競爭能力的保證,核心為對文化及知識產權的競爭。抓住良機的開展文化及知識產權的保護工作,才可以促進企業更好的發展,為企業將來的競爭奠定扎實基礎。
(三)企業進行文化及知識產權保護是促進企業創新的需求
在創新技術過程中,每個環節都應該開展文化及知識產權的保護工作,唯有如此,才能夠高效促進企業的創新能力,同時基于保護文化及知識產權的層面上,實現企業創新成果產業化,獲取豐富的資金收益。在新技術的研究環節,主要是對研究人員的義務及權利進行明確,劃分風險責任,實施保護;在新技術的應用環節,對技術的實施許可、轉讓等進行文化及知識產權的保護,預防出現風險;在推向市場環節,全面應用商標法、專利法、著作法等相關標準,嚴厲禁止市場的假冒、偽劣、仿制、抄襲等行為,真正確保企業的合法權益不受到侵害。唯有使企業的經濟效益得以全面保證,企業在保護文化及知識產權的行為中切實獲取資金收益,才會更加關注保護文化及知識產權,高效促進企業創新技術的研發工作。
(四)企業進行文化及知識產權保護是增強國際溝通的需求
自從改革開放以后,尤其是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后,國際交流逐漸頻繁,企業的發展同國際溝通之間存在密切的關聯。在國際溝通及合作時,排出包含技術可行性方面的內容外,還應充分、細致的考量其他各項因素,例如:專利的申請權、歸屬權、使用權、分享權、保密權等。利用保護文化及知識產權的方法,不僅可以確保企業高效吸引中外投資人員,應用外國的科學技術,推動國際交流順利進行;同時,還能夠確保企業在國際溝通及合作活動中的合法利益,引導企業高效應用文化及知識產權作為武器,在參與市場競爭中,同時獲取優勢、發揮優勢。
三、企業開展文化及知識產權保護的方法
為了促進企業文化與知識產權更好地得到保護,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內容入手。
(一)創建完善的文化及知識產權保護制度
創建完善的文化及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增大保護文化及知識產權的力度是世界上常用的方法。自改革開放至今,我國共公布、應用了商標法、專利法、著作法等多項法規標準,大體上創建了與世界文化及知識產權保護相符合的法律系統,為增強保護文化及知識產權奠定扎實基礎,然而,我們還應看到,當前應用的制度與企業的迅猛發展相比,仍存在一定的落后性,相關人員應進一步對其進行改進與完善。
(二)增強宣傳力度,樹立保護文化及知識產權的觀念
我國利用創建法規標準等方法為企業創建了良好的保護文化及知識產權的氛圍,目的在于增強企業在國內及世界市場方面的競爭能力。但是,想要使保護文化及知識產權的觀念深入人心,還應增強宣傳的力度,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其一,大力宣傳當前保護文化及知識產權的情況,激發企業的危機感及使命感;其二,大力宣傳保護知識產權的意義,增強企業責任人及員工的產權保護觀念;其三,樹立所有員工產權保護的意識,使員工都可以自主進行文化及知識產權的保護工作。
(三)創建高素養的管理團隊
企業進行文化及知識產權的保護工作,最終還是要落實到員工身上。那么,怎樣創建一支高素養的管理團隊對于企業來講就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可以以各大高校為培養人才的搖籃,引進科技人才,為其提供良好的工作氛圍及晉升空間,讓員工全心全意的參與到保護企業文化及知識產權的工作中。
總結:
總而言之,文化及知識產權的保護工作對于企業來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相關人員應轉變自身觀念,樹立保護文化及知識產權的意識,從而推動企業進一步發展,提高企業市場競爭能力。因此,對企業文化與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要性進行分析是值得相關工作人員深入思考的事情。
參考文獻:
[1]古緒鵬.強化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的思考[J].安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1).
[2]薛漢軍.建立有效的知識產權保護機制為陜西開放開發提供持續的知識和智力資源支持[J].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報,2010(24).
[3]管煜武.制約產學研究作的技術轉移與知識產權問題[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