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德莊
摘 要:生成教學并不是盲目地生成,教師需要對教學過程進行預設,恰當地處理偶發事件,有的放矢,提高效率。
關鍵詞:生成教學;精心預設;提高效率
數學生成性教學是教師在師生互動的過程中,不斷根據學生學習的需要來調整活動的內容,以達到更加有效的學習目的。這個過程是師生共同學習、共同構建對世界、對他人、對自己的態度和認識的動態過程。
在生成性教學中,教師不再是教學過程的主宰者,而是課堂信息的重組者,是教學活動的引導者。由于學生學習空間的變大,思維更加活躍,生成的信息也就更加豐富了,而教師所面對的任務也就更加復雜了。在生成性教學活動中,我們應當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精心預設,胸有成竹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苯處煹念A設是否恰當直接決定著教學的成敗。生成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發生的,這需要教師創設恰當的情境來實施生成教學。對課堂教學過程,教師要做到充分的預設,精心策劃,考慮周全;對教學的結果,教師要明確收到什么樣的效果。俗話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只要下工夫精心策劃,就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順水推舟,應對偶發
生成具有偶發性。在生成教學過程中,面對眾多的生成信息,教學目標、教學過程、教學方法的生成都是動態的,所以即便教師設計的教學方案是經過精心設計的,也難免會出現學生的回答和反應出乎我們的意料,跳出我們預設的框架,給老師突然襲擊。面對這種情況,教師要做到冷靜面對,適時地順水推舟,方能做到水到渠成。
三、有的放矢,提高效率
教師應當在學生自身實際的基礎上,設計適合學生自身情況的情境模式,做到有的放矢,不盲目生成。對于產生的與課堂無關的生成,教師要適時地將其淡化。另外,雖然在生成教學中,教師應該給予學生足夠大的學習空間,促進生成教學效果,但是,這個空間是相對的,教師應通過特定的活動,充分利用彈性預設,來給學生創造空間,不能任其發展。
生成教學是新課程教學的重要特征,也是新課程教學區別于傳統教學的重要方面。然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并不是所有的生成都是精彩、合適的,教師要對每一個生成性教學的細節進行有效調整,讓教學過程變得更加具體、更加豐富、更加充實,讓教學過程充滿變化與靈動,充滿詩意與創造,挖掘教學的深層意蘊,使作為師生共同生命歷程的課堂教學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參考文獻:
呂敏霞.生成性教學探析[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6):114-117.
(作者單位 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仙女鎮磚橋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