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州
摘 要:在我國,初中物理教師經常通過課堂實驗演示的方式使知識點講解形象生動,而且,大多數學校也安排有物理實驗課。這是實驗教學法融入初中物理的表現,是對實驗教學法的肯定。主要談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現狀及具體應用這兩方面內容。
關鍵詞:初中物理教學;實驗教學法;現狀;應用
實驗教學作為教學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初中物理教學中不可或缺的方法,被廣大的一線物理教師們所青睞。在進行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時,為了充分發揮實驗教學的功能和意義,初中物理教師應該合理結合課內與課外的實驗,實施科學的物理實驗教學法。除此之外,教師還要在完成驗證性實驗的基礎上,增加綜合性和設計性實驗。這樣,不僅使教學大綱基本教學的要求得以完成,還促進了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一、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現狀
物理實驗教學,具體來說,是學生在使用儀器設備的基礎上,通過條件的控制和操作,對所研究事物的現象及過程進行觀察的教學方法。這種學生親自動手實驗,是學生的主體地位與教師的主導作用的體現,它把實驗感知與思維活動緊密結合,使學習者親自經歷認知的全過程,不僅直觀、真實,而且饒有趣味。但是,在實際的初中物理教學中,實驗教學法依然存在許多問題。
1.物理課堂中理論與實驗沒有充分結合
目前,在初中物理課堂中,大多數的理論課與實驗課都是分離的,在這種缺乏互動的狀態下,教學效果往往不夠理想。即使物理教師有意地把實驗搬進理論課堂,也只是一些便于操作的實
驗,以老師做實驗、學生看實驗的形式來展示。這樣,坐在前排的學生就可以較仔細地觀察實驗過程,而后排的學生則顯得比較困難,容易分神,產生不佳的課堂效果。
2.初中物理實驗課大多以驗證性實驗為主,實驗往往是已定的結果
于是,在實驗操作過程中,學生為了達到預期的實驗結果,會嘗試對實驗步驟進行簡化,而這種投機的行為,導致學生的實踐能力大大弱化,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和研究。而且,許多物理教師怕麻煩,就連一些簡單的實驗也采取演示的方式,使得學生體會不深刻。比如,在講述分子運動這一知識點時,大部分教師只用一份實驗來演示,其實,教師應該讓每個學生課前準備兩個杯子,上課時把熱水和冷水倒入學生的杯中,讓學生自己在杯中滴入墨水,
慢慢觀察在溫度不同的水中墨水擴散的速度,再得出結論。
二、關于實驗教學法的具體應用
1.結合教學具體內容,分別選擇具體的實驗方法
物理教學中的實驗教學方法比較多,不同的教學內容要根據具體情況來確定。在實際初中物理教學中,若教師能靈活運用不同的實驗導入法,就能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對于教學內容單一或者新單元的學習,故事法和演示法就比較適合;在教學內容與前面所學內容的聯系較緊密時可以用復習導入法;在適用性較強的課程中可以使用聯系實際的導入方法等。
2.做好實驗教學的課程安排與規劃
首先,做好課堂指導是基礎。教師課堂上要注重學生思維的點撥,把因材施教的理念融入課堂,并通過問題情境的創設對學生的研究進行指導。
其次,做好實驗前的充分準備是前提。學生只有對實驗原理充分領會并且對實驗儀器的原理和使用規則熟悉的前提下才能正式進行實驗。
最后,做好反饋補救工作是保證。教學方法雖有不同,但每種方法都有自己的優點和局限,而且同一種教學方法在不同教學內容中的使用方式也存在著差異。總的來說,教師只有從教學方法本身的特點和教學對象的實際情況來考慮,從實際出發,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才能達到好的教學效果。
3.以學生的認知特點為依據,采用科學的實驗導入法
首先是創設實驗情境。變化多樣的教學實驗的選用,結合生動的課堂講解,可以使學生對教學內容的興趣被激發出來。創設好的實驗情境有兩方面內容應該注意:一是運用語言的藝術巧妙設計實驗教學程序,二是對與時俱進的新奇實驗加以選擇。
其次是激發認知沖突。精心地組織并把握好課堂氣氛是教師引導學生思維的重要步驟,當意料之外的新奇現象引起學生興趣時,教師需要及時引導學生的思考方向,在激起學生的認知沖突時完成預計的學習目標。
4.實踐與創新充分結合
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不一定要照搬照抄物理實驗教材上的方法和步驟,教師也可以適當地進行合理創新或引導,特別是把實驗引入學生的生活中,讓學生感受到物理的實用性。例如,對物體質量的測量,物理實驗室中一般是用彈簧秤來測量,但對于筆和書這種學生常見的東西,使用彈簧秤測量卻不恰當,于是,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聯系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測量工具進行測量,如:天平、電子秤等。這樣,學生便可以在家操作簡單的物理實
驗了。
總之,初中物理實驗教學通過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可以幫助學生提高綜合素質。如果初中物理實驗能將自身的優勢發揮出來,在實踐與創新相結合的基礎上,鼓勵學生進行創造性實驗,便可以在使學生自信心增強的同時,提高初中物理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王裕清.實驗教學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運用[J].新課程:上,2011(10).
(作者單位 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清華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