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娟峽
【摘 要】靖州作為邊遠山區農業縣,搶抓機遇,積極扶持引導烤煙種植這一特色農業經濟的發展,幾年間以點帶片形成了較大的產業規模,使縣鄉兩級財政和廣大農民雙雙獲益,這一實例給了正在尋找發展路子的邊遠山區縣市良好的啟示。
【關鍵詞】特色經濟;烤煙產業;靖州縣;思考
文章編號:ISSN1006—656X(2013)09 -0001-01
靖州地處湘、黔、桂三省交接地帶,是一個以農業生產為主的少數民族邊遠山區縣,近年來,靖州縣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農業產業結構,促進農民增收和縣鄉財政增長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和有益探索,特別是在激勵農民充分利用本地優越的自然條件,搶抓機遇,積極順應上級政策,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經濟---烤煙種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靖州縣烤煙產業發展前景
(一)自然條件得天獨厚
靖州縣地處雪峰山南面,同時倚靠云貴高原東部斜坡,氣候溫和,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山間盆地廣闊,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田間旱地溫度適宜,而其中土壤以紅、黃及紫色土為主,PH值在5.0左右,省、市煙草部門的專家多次考察發現此地自然條件、溫潤氣候及土壤酸堿度正好適宜煙草種植,經過試點,專家們還發現,在靖州縣種植的烤煙品質與貴州、云南等地接近,甚至有超過湖南省其他烤煙生產基地的潛能,這些都說明靖州縣的烤煙種植產業大有前途。
(二)良好的市場與政策機遇
市場方面:國際市場供小于求。據有關資料表明,盡管目前世界烤煙需求總量為647.3萬噸,每年需求量以1.8%的速度在增長,但實際上的生產量才占總需求量的87.9%,每年的產量卻下降4%左右;國內市場隨著近幾年來煙草企業的整合提升,需求量每年以120萬擔的速度在遞增,而實際生產總量卻供不應求。因此,從國內外市場來看,烤煙種植產業明顯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政策方面:盡管國家一方面出臺政策藍天碧水工程,勸誡廣大市民不吸煙,在公共場合禁煙,但實際上國家煙草局仍然計劃在近幾年內拿出200億資金扶持烤煙基礎設施建設,同時將烤煙種植基地擴大到江南地帶,其中就包括了湖南省大部分地區,烤煙種植成為湖南省農業五大優勢產業之一。同時湖南各級政府也相當重視烤煙產業的發展,在政策方面大力扶持烤煙生產基礎設施建設,在收購價格、烤房補貼、生產補貼等方面也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措施,從而使得烤煙產業獲得了良好的發展機遇。
(三)以點帶片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近幾年來,靖州縣烤煙生產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以點帶片,經過幾年的摸索和推廣,目前已經形成了一定的產業規模,烤煙生產基地由甘棠、藕團、太陽坪等鄉鎮逐漸擴展到平茶、新廠、鋪口、橫江橋、寨牙、坳上、大堡子等鄉鎮。一些返鄉創業的農民工看到烤煙種植收入在其他經濟收入之上,也在成熟的烤煙生產技術和有力的烤煙支持政策的推動下,成為了生產示范戶,獲得了成功,這讓廣大群眾普遍認識到了烤煙種植是周期短、見效快的致富門路,從而煥發了大面積承包田地發展烤煙生產的熱情。目前,全縣種植烤煙的鄉鎮及煙農不斷增加,烤煙種植面積由2005年示范生產的500畝擴展到2012年的1.725萬畝,種植面積擴大了34.5倍,僅2012年生產原煙4.25萬擔。同時,各鄉鎮還出現了一批以村組干部帶頭的烤煙種植大戶,這些大戶年平均生產面積在600畝以上。
(四)實惠是烤煙種植的直接動力
近年來,靖州縣隨著烤煙種植技術的提高,烤煙產業由零星種植到規模生產,最直接的原因還是來自于烤煙的經濟收入,給農民和縣鄉財政帶來了很大的實惠。
一方面隨著烤煙生產的發展壯大,烤煙稅收逐漸成為了靖州縣財政最有潛力的項目收入,僅2006實現純稅收(不含返鄉財政和補貼煙農收入)13.66萬元、2007年26.46萬元、2011年300多萬元,這無異于引進一個生產效益好、產能潛力巨大的龍頭企業。
另一方面為了鼓勵各個鄉鎮發展烤煙產業,靖州縣委、縣政府出臺了烤煙特產稅第一年全返,以后絕大部分返還給種煙鄉鎮的優惠政策,有效增加了鄉鎮財政收入,緩解了鄉鎮財政困難。
第三個方面是通過近幾年的實踐證明,烤煙生產直接為廣大煙農帶來好的收益。僅僅2012年一年時間,靖州縣的煙葉生產總值就為煙農增收4600萬元,平均每戶煙農年純收入4萬元以上。
二、靖州縣烤煙產業成功發展的思考
目前,靖州縣烤煙生產已經在全市獨具規模,曾一度被評為懷化市特色經濟---烤煙生產最適宜縣,特別是近幾年來,隨著種植技術的大力提高,出現了100多戶年種植600畝以上的承包大戶,實現了稅收的大幅上漲,農民年4萬元以上的純收入,卓有成效,這些成效和當地搶抓機遇,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經濟,及時理順烤煙產業生產關系的做法是分不開的。為了實現進一步規模化和加快農民增收的步伐,靖州縣委、縣政府著力做到了以下幾點:
(一)加強領導,加大宣傳力度
一是形成強大生產合力。該縣根據形勢變化,及時調整充實縣、鄉兩級煙葉生產領導小組,明確專門領導和干部主抓煙葉生產,同時增加煙辦力量,在烤煙基礎設施工程建設和生產規劃布局以及生產技術等方面進行全面指導。
二是大力宣傳。近幾年來,縣鄉兩級政府專門組織宣傳小組下鄉進村宣傳、發動,通過算經濟帳、對比帳,使群眾充分認識種煙的實惠,同時抓好示范點和示范片的生產管理,以點帶面,引導發展。
三是及時兌現優惠補貼。有關上級關于扶持烤煙種植的生產補貼不折不扣地及時兌現到位,讓直接從事烤煙種植的煙農得到更多實惠,充分調動了廣大煙農的積極性。
(二)不斷改善烤煙種植基礎設施,提高生產質量
近幾年來,靖州縣大力改善煙水工程、煙房、煙機、煙站為主的煙葉基礎設施,遵循科學規劃、統籌協調、適用高效的原則,全面協調好烤煙種植與生產面積、生產需要的關系。
一是突出重點、統籌安排好烤煙生產基礎設施與新農村
以及地區產業開發的建設工作,以其產生最大的綜合效益。
二是與相關部門協調解決好工程建設過程中的用地、用材、用電、用料以及煙水工程項目與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整理、水利建設等項目整合等一系列的問題,從而實現了烤煙特色經濟產業與其他產業的密切聯合。
三是嚴格按照相關施工標準和要求,落實工程質量監管制度,嚴把工程質量關,確保煙基工程適用高效。
(三)加強科技服務,創新生產方式
隨著烤煙種植面積的迅速擴大,靖州縣對技術服務水平和生產組織方式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為提高煙葉質量,打造特色農業經濟品牌,當地縣鄉兩級政府積極做到以下幾點:
一是進一步加大培訓力度和密度,有計劃、分層次、多形式地開展培訓工作,培育一支高素質、懂經營、會管理的煙農隊伍。據統計,僅2012年在該縣各鄉鎮舉辦的煙葉種植技術培訓班就有20期,培訓煙農500余人次。
二是加強技術人員管理,按照待遇從優、嚴格考核的辦法建立起一支強有力的技術服務隊伍。嚴格督促落實技術人員按照技術要求指導煙農搞好煙葉生產的各個環節,提高科技服務到戶率。
三是規范土地資源配置,搞好土地流轉,促進煙田連片集中、煙葉種植向優勢產區集中,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提高煙草農業集約化生產水平。同時積極引導成立煙農協會,發揮好協會在組織生產、勞力調配、防病防蟲等方面的互助作用,提高煙葉種植水平和煙葉質量。
四是組建播種育苗、起壟整地、采摘烘烤等專業服務組織,實行有償服務,促進生產要素的優化組合,發揮最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