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敏
摘 要: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造能力,必須讓學生自主學習,積極主動地在課文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通過體驗作者從生活到思維,到語言表達的認識歷程和語言實踐,提高理解和運用語言的能力。
關鍵詞:語文教學;自主學習;學習主體;素質教育
未來社會發展的核心是人的發展,提高人的素質已成為關注的熱點。作為基礎教育中的學科——小學語文,理應為全面提高人的素質服務。素質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創新既是使民族和社會富有生機與活力的條件,也是提高民族和社會文明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更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象征之一。語文教學應注重培養創新意識、創新思維習慣和創造能力,一方面要重視培養獨立思考能力,這是提出問題和分析問題的基礎和前提;另一方面要重視喚起學生的情感活動,這樣才能有個性,閃現出創造性思維和創新能力的火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對語言文字運用的體會、分段、歸納段意,只要合情合理,都應當肯定并加以鼓勵;因為在教師的鼓勵聲中,很可能產生創造型人才。
教學實踐證明,在教學過程中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把蘊藏在學生身上的巨大潛力挖掘出來,是不斷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要培養學生的創新學習能力,首先要把課堂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教師只作必要的啟發、適時的點撥。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主控者,要善于創造一種氛圍,讓學生始終處于一種情緒狀態中,對所學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并積極主動地投入進去,動腦思考、動口表達。教師要充分聽取學生的意見,也可以不求統一,學生根據各自的發展水平“各取所需”。在學習形式上應以個體學習為主,強調獨立思考,充分給予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
選擇是對事物主次、輕重的區別能力,也是一種價值判斷能力,是學習自主性的重要特征。教育工作者要以學生為主體,把獲取知識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學生可根據自己的知識水平和興趣愛好,選擇喜歡的那部分內容進行重點閱讀。學生總是興致勃勃,說得頭頭是道,閱讀讓學生選擇,練習也讓學生自選。如:在平時教完新課后,往往要布置抄寫字、詞的作業,教師不可搞“一刀切”,可選擇比較靈活的方法,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自己認為比較難寫或易出錯的字詞,有針對性地用心去抄、去記。還有的課文比較優美,適于積累詞句,教師可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把自己喜歡的一些妙語佳句摘抄下來,熟讀成誦。
鼓勵學生質疑問難,是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一個重要舉措。展開想象、發散思維,根據某些言盡意未盡的課文,引導學生展開想象,續寫故事的多種結局,借以培養學生發散思維的能力。教《狐貍和烏鴉》一課時,讓學生口頭續編故事,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故事結局:有的說狐貍改邪歸正,憑自己的勤勞過上了好日子;有的說狐貍又一次來騙烏鴉,烏鴉給它吃了一塊有毒藥的肉,狡猾的狐貍當場死去;還有的說烏鴉吃一塹長一智,再也不上當了……21世紀呼喚創新人才,祖國建設需要創新人才,唯有創新,才能趕超世界先進科學技術水平,我國才能屹立于世界強國之林!
(作者單位 內蒙古自治區烏海市海南區第一完全小學)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