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表示,“紳寶上市標志著北汽已成功實現對歐洲豪華汽車技術的吸收運用,正式開啟中國汽車工業以核心技術引領自主高端化的時代”。
高速蛇形穿梭、嵌入180度轉向、360度原地快速旋轉、兩輪側傾行駛……驚險優雅的陸上飛行表演讓現場觀眾時而屏息凝視,時而激動歡呼……這場由薩博開創、以“未經改裝、原車上陣”著稱的傳奇表演,第一次由中國汽車品牌擔綱。
自今年2月27日在香港首次亮相后,5月11日紳寶上市發布會的表演讓內地觀眾也近距離領略了“貼地飛行”的魅力。6月開始,紳寶陸上飛行秀全國巡演相繼在昆明、青島等地拉開大幕,此后該表演還將與西安、鄭州、成都、南昌、杭州、深圳等城市結緣。
飛行秀旨在詮釋紳寶“為性能執著”的品牌內涵。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表示,“紳寶上市標志著北汽已成功實現對歐洲豪華汽車技術的吸收運用,正式開啟中國汽車工業以核心技術引領自主高端化的時代”。
中國自主品牌汽車市場已迎來“雙3.0時代”,紳寶發起的這場性能戰,是否真的能帶領中國汽車自主品牌走出困擾多年的“低價低性能”怪圈?
自主品牌之困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統計,今年4月份,自主品牌乘用車月度市場份額下降明顯,銷售57.12萬輛,比上月下降17%,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39.6%,比上月下降3.8%。“這說明中國自主汽車品牌的苦日子還沒過去。”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會長董揚認為。
更堪憂的是,雖然銷售的數量不小,但質量并不理想,大部分自主品牌產品都是10萬元以下的車型,整體收入和利潤都較低。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羅磊表示,從目前中國汽車消費結構來看,豪華車與中高級轎車基本由國外品牌所控制,自主品牌由于技術不成熟、品牌影響力不夠等原因,通過簡單模仿,曲線進入市場,依靠低質低價的低端競爭,布局二三線市場,產品附加值很低。
2001年,奇瑞、吉利等傳統自主品牌企業相繼獲得轎車生產資質,中國汽車自主品牌開始在“技術貧血時代”艱難求索。那時中國汽車工業基礎薄弱,技術方面的積累幾乎為零,市場占有率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
此后,“以市場換技術”的戰略方針實施,國際汽車巨頭陸續進入中國市場,自主品牌開始進入了“技術輸血時代”。但由于外資品牌技術封鎖,自主品牌創新能力薄弱,汽車核心技術仍為外國汽車巨頭所掌控。實際上,從“技術貧血”到“技術輸血”,自主品牌雖然獲得了一些技術積累,但仍然處于被動地位,后續研發能力嚴重不足。
2009年12月,北京汽車以2億美元將來自北歐的豪華車品牌薩博核心知識產權收入囊中。這項收購不僅包括三個整車平臺、兩個系列渦輪增壓發動機和兩款變速箱,還有薩博最為重要的知識產權Know-How(技術訣竅)。
2012年4月,北京汽車發布了其中高端轎車平臺“M-trix”,這是其消化吸收薩博的最新成果。據悉,M-trix平臺下將衍生出A級,B級,C級乃至CUV、MPV等眾多車型。至此,中國自主品牌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技術造血”。
回顧自主品牌的發展歷程,不難發現,核心技術掌握方面的缺失,仍然是自主品牌發展的最大阻礙。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無疑是中國汽車產業實現由大到強轉變的關鍵。
紳寶高端突圍
中國自主品牌汽車市場已進入“雙3.0時代”。一方面,自主品牌的造車技術由“技術貧血”到“技術輸血”,現在已經進入“技術造血時代”;另一方面,消費者也從簡單追求“性價比”到“個性化”再到“性能化”的消費趨勢。
追求汽車的高性能,這是每個車企的夢想。這些年,奇瑞、吉利、比亞迪、長安、哈飛等國內車企也都先后實施過品牌高端化戰略,一時間,高端品牌、高端車型讓自主品牌市場應接不暇,但最終成功者寥寥無幾。
此時,紳寶向15萬以上中高端轎車市場發起沖擊,其底氣來自何處?北汽集團常務副總經理韓永貴認為,紳寶不僅完整繼承了薩博“人車合一,貼地飛行”的性能基因,還進一步結合了國際前沿造車趨勢與中國市場的需求,有望真正改變自主品牌多年來靠價格贏市場的被動局面,與成熟的外資及合資品牌產品正面比拼性能。
北京汽車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顧鐳介紹說,紳寶有著薩博的技術基因,薩博在歐美屬于豪華車,動力性、操控性以及安全性等三個方面都有很好的表現:百公里加速最快8.2秒,與寶馬3系、奧迪A4等在同一水平;發動機轉速在1200轉時渦輪即可介入,1900轉時達到峰值扭矩;源自薩博獨有的馴鹿角安全車身、鐘擺式B柱等被動安全技術,讓紳寶成為在C-NCAP預碰撞中全取得高分。此外,經過米拉公司調校的底盤,其穩定性、制動性、穩態轉向性、快速變線性等指標甚至優于薩博。
在滿足市場需求方面,紳寶針對中國消費者需求,在整車舒適性上進行了全面升級——在時速30 公里通過石塊路的實驗中,車內噪音只有71.3分貝,比同級車低3分貝。車身材質和結構方面優化提升,整車扭轉剛度提高了50%,極大避免了車身扭轉變形造成的異響。此外,紳寶還配有國際頂級的BOSE音響系統、可加熱及通風座椅、無鑰匙一鍵啟動、雙區自動空調和后排出風口等豪華配置,充分迎合了當今消費市場發展的潮流。
體系競爭的持久戰
縱觀近些年的中國汽車市場,外資品牌風光無限,除了因為其擁有技術和品牌優勢,其體系優勢更加明顯。從研發、生產、質量控制、供應鏈管理等各個環節,外資或合資品牌都有自己嚴苛的標準,從而保證其具備全產業鏈競爭優勢。
反觀自主品牌,盡管也有些暢銷車型,但因為沒有獨立的體系作支撐,始終無法破除“低價低性能”魔咒。
“其實自主品牌造出一款比肩合資品牌的車型并不難,特別是在零部件采購全球化的今天,難的是如何具備后續車型開發能力。發動機、變速箱等單一技術從來不是救世主,體系競爭力才是自主品牌高端謀局的關鍵。”一位汽車行業資深評論員說。
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表示,“從中高端切入市場,與國外品牌比拼性能。作出這個決策時,北汽就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這也是從收購薩博技術到紳寶上市歷經三年之久的原因。用徐和誼的話說,就是“緊燒火,慢揭鍋”,先做體系,再做產品。
2009年底,北汽集團收購了薩博核心技術資產,獲得了完整的薩博產品與技術開發體系。這讓北汽獲得了國際先進的汽車開發體系,為實現自主創新奠定了基礎,同時也為其自主研發縮短了五年時間,節省研發成本。
基于對薩博技術吸收創新,2012年,北汽發布了完全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汽車平臺——M-trix平臺。
在生產制造方面,“紳寶工廠”總投資超過60億元,其自動化率、工藝精度、質量控制等全面超越薩博位于瑞典特洛拉坦的工廠。
在動力總成方面,北汽通過收購薩博技術自主升級研發的1.8T、2.0T、2.3T發動機已經量產。此外,與美國FEV公司聯合開發的1.5GTDI缸內直噴、渦輪增壓汽油機和與博世聯合開發的CVT也在積極推進。成熟的動力總成配套為紳寶的產品線延伸提供了可能。
在紳寶上市前,北汽在研發、制造領域的前期的體系建設投入已經超過300億。
“自主品牌溢價能力弱,要想擺脫困境,就必須打造品牌,提高溢價能力。”徐和誼說。然而相對于“硬實力對抗”的“性能戰”,品牌的積累更像是一場“曠日持久的積累戰”。
紳寶一開始就定位于國際化中高端品牌,在今年3月初,正式宣布簽約奧斯卡、戛納雙料影帝尼古拉斯·凱奇成為品牌代言人,試圖通過“實力巨星聯袂實力座駕”的組合逐漸產生并積累其品牌力。
曾任北汽股份副總裁、現任北汽國際總裁的董海洋曾寫道:“抗日戰爭中有兩個很重要的方針,一是群眾路線,二是打持久戰。這兩條對于進入自主品牌的壯大很有啟發。”他的這段話不僅代表了北京汽車自主品牌的發展之道,也道出了壯大中國汽車自主品牌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