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懷國
摘要:本文從分析高中英語教學設計的重要性入手,基于目前課堂教學設計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從綜合、多維度去開展教學設計的思路。
關鍵詞:教學設計;問題;途徑
教師作為新課改的實施者,同時也是整個課堂教學的主導者,承擔著如何能沿著新課程所標明的方向來引領英語教與學,最終實現所設定的目標。高中英語教與學的大部分活動都有著課時的限制和課堂教學環境的限制。就像一次攻堅戰斗,需要有精確的時間要求,有周密的計劃和“戰斗”方案,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因此,教師要帶領學生有效地實現新課程目標要求,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完成教學的內容并實現已確定教學的目標,也需要周密的規劃,即教學設計。它是英語教師的教育思想、思維模式和教學藝術的體現。
一、教學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1.設計意識欠缺,教學“照本宣科”。有的教師寫教案時只關心所教教材中有哪些詞匯、短語和語法,哪些句子結構學生沒有學過。于是就形成了自己的實施計劃或設計,就是解決這些詞匯短語和知識點的教學。備課就是備重點、難點和考點,教與學的內容和活動也就都只是圍繞這“三點”進行,與新課改的精神背道而馳。
2.延續傳統的教學方法。傳統的英語教學是一種應試性的教學,它偏離了語言教學的正確方向,使學生單純地記憶知識。學生學習英語只是應試,并不能達到交流的目的。同時,許多教師過分拘泥于統一標準,用統一的標準和答案固定了學生的思維方式。沒能及時跟進教材的更新和不關注英語教學發展趨勢,沿用自己多年形成的固有教學模式,忽視或不理睬教材的變化對教師教學行為的新要求。
3.輕視教學設計,甚至不編寫教案。一些教師認為,教師上好一堂課最重要的條件是教師自身的業務水平高、專業素質強,教學設計并不重要,編寫教案更是形式。這類教師備課隨意性特別大,“腳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例如,某教師一節課前面的“熱身”活動搞了15分鐘,而到課文理解卻一晃而過,就是理解幾個True/False句子,錄音只放一遍,課文就這樣學完了。接著開始做練習,教學本末倒置,降低了效率。
4.活動指令混雜不清。如一位教師讓學生Skim the text. Read it as fast as possible.但讓學生讀的時候教師卻放錄音,要學生跟著錄音讀課文,在此過程中還要求學生Louder,please.到底這個活動達到什么教學目標不得而知。學生連課文都沒有理解,跟著錄音讀有啥意義?
二、解決思路
根據多年教學實踐,我認為設計高效的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應當從以下幾個途徑入手。
1.以課標為核心的途徑。《英語課程標準》主導著教師對教與學的理解。教師的教學觀點影響著教學的安排、教師教學的行為;學生對英語學習認知過程及學習心理的看法;對課堂教學氛圍的營造和教學內容的把握等取決于教師的教學觀點。不同的理解能產生不同的設計和實施,有時甚至會完全對立。
2.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課堂教學中師生雙方的認知活動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教學雙方都為對方提供信息,教學就是為了促進交流。這就是為什么新課改提倡體驗式和探究式的學習,關注學生學習策略和方法的培養;強調學生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根本原因。
3.以教師為引領的思路。雖然教學要始終以學生為中心,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但這絕不意味著淡化或忽視教師的地位。教學活動設計和實施完全要靠教師來完成。教師應該以“學法定教法,以教法促學法”。幫助學生掌握自主學習法、反思學習法等。學生的學習態度、習慣和方法的形成,知識和技能的提高都取決于教師“推銷”的藝術和熱情、策略和方法。學生學習進程都完全取決于教師對教育教學的深刻理解與和諧把控。
4.發揮課堂主陣地的作用。課堂是實施教學理念的主要陣地,課堂教學實際就是教學目標的具體執行過程。束定芳、莊智象認為:英語課堂教學的基本目標在于培養和保持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和動機;創作和提供學習和交流資源;幫助學生獲得學習策略;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中的困難;提供學習經驗,提高學生學習效能為目標。
5.充分利用資源優勢。教學資源是一切有助于教與學的信息材料(包括教材、電視、報紙、雜志、網絡信息等),包括環境、社會、文化等在內有助于英語學習和解決英語學習中的情感、文化、策略等方面的事物,具有創造性的人力資源等的集合。利用多渠道技術優勢拓展資源庫和利用空間,實現現代化信息技術與新課程教學的緊密結合,在可能與可行條件下利用優化視覺聽覺的設備和音像資源豐富內容,發揮自身的個性特長,實現教學資源優勢擴大化。
6.拓展教材的功能。現代英語教學的特點就是能讓學生通過各種不同的載體去接觸英語,培養他們用英語獲取信息和處理信息,用英語進行思維和表達的能力。英語教材是實施英語教學的核心資源,教師必須領會教材的編寫思路和結構設計,才能科學有效地駕馭教材,并在此基礎上大膽拓展教材的使用功能。以往,教師把教材當做唯一的教學資源,“吃透教材、教好教材”曾是對老師的最高要求。其結果是教師的自主精神和創新能力被扼殺,教學不能從實際出發,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要逐步提高自己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和開發教材的能力和課程管理的能力,適時、適度增加富有時代感、跨文化交際和現代科技信息。
三、結束語
沒有思維,教學就會事倍功半。經縝密思考、精心設計的課題教學才能在有限的時空里最大限度地利用教育資源,獲得學習經驗,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因而,教學設計是提高和優化教學效果的關鍵。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劉兆義,《英語綠色教與學》[M].西安:未來出版社2009
3.魯子問、王篤勤,《新編英語教學論》.[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4.郭躍進,《高中英語新課程高效創新教學法》[M].武漢大學出版社,2008,
5.束定芳、莊智象,《現代外語教學—理論、實踐與方法》(修訂版)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8,
6.黃顯華、朱嘉穎,《課程領導與校本課程發展》,教育科學出版社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