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青卉
【摘 要】現代企業對員工的職業素質要求越來越高,中職生的職業素質不能跟上時代發展的需求,當務之急是如何培養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本文在調研、整理、概括、借鑒他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找到造成中職生職業素質不高的主要原因,以此為基礎,展開了深入地分析,對如何改變現狀,提高中職生的職業素質提出了相應對策。
【關鍵詞】中職生;職業素質;培養對策
現代企業對員工的職業素質要求越來越高,我們在注重培養學生職業技能的同時,更要強化學生職業素質的培養。
職業素質是勞動者對社會職業了解與適應能力的一種綜合體現,其主要表現在職業興趣、職業能力、職業個性及職業情況等方面。影響和制約職業素質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受教育程度、實踐經驗、社會環境、工作經歷以及自身的一些基本情況(如身體狀況等)。勞動者能否順利就業并取得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本人的職業素質,職業素質越高的人,獲得成功的機會就越多。
一、中職學生職業素質現狀調查與分析
(一)調查背景
每年在對畢業生工作情況回訪中,我們走訪了畢業生工作企業單位,與企業的人力資源部門負責人、技術部門負責人接洽, 90%的企業提到的第一個問題都是中職學生的職業素質。
(二)調查方法
調查問卷、個別訪談
(三)調查對象
大連華錄影音公司、大連愛丁數碼有限公司、羅姆電子大連有限公司、萬寶至馬達大連有限公司、歐姆龍大連有限公司、大連通世泰建材有限公司等大中型企業。
(四)調查數據分析
在整個調研過程中,我們對各企業、公司的行政、管理人員及生產一線的工人做了深入細致的調查,從中獲得了來自不同層次、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大量信息,經過分析整理,做出如下幾方面的歸納:
中職學生的職業現狀是有些學生綜合素質低下,缺乏理想,不努力學習,不守紀律,知識貧乏,動手能力差,缺乏社會責任感和合作意識,以自我為中心,缺少公共道德和職業道德,對社會缺乏認識,無危機感。更有的學生心理不健康,人格扭曲。
企業希望畢業生遵守企業規章制度、工作認真、踏實、能自律、有全局意識、善于團結協作、能與他人友好相處,尊重他人、不回避自己的錯誤、面對挫折不氣餒、誠實守信。企業在選用人時,更注重綜合素質與職業能力,而不是某一單方面的職業技術能力。
在走訪中深入車間,了解學生崗位工作狀況及生產工藝流程。
從與畢業生的交流及問卷反饋信息中,發現80%學生職業素質的自我評價要高于企業對畢業生的評價,說明學生自我評價不準確,就業定位不合理,期望值過高,中職生總體職業素質要低于企業要求。
(五)歸因分析
現代職校學生入校門檻低,有些學生在初中時基礎教育跟不上,養成了一些不良習慣和習氣。而我們現代的職業教育,更關注技能的訓練。
(六)結論
現代職業活動表明,隨著社會分工精細化,機械化程度提高,協作增強,非專業方面的素質和能力更為重要,這充分顯示出人才培養中綜合職業素質的重要性。許多企業反饋的畢業生情況也表明,不受歡迎的大多數學生不是因為技能低下,而是因為不會做人。因此,在教學工作中,不僅要訓練好學生技能,更要加強職業素質教育,使學生在具有參加社會生活和職業生活的知識和能力的基礎上,身心品質得到全面協調發展。
二、職業素質的培養對策
從調查與分析可以看出,中等職業學生的職業素質教育亟待加強。本研究通過學習借鑒一些專家學者的觀點和結合訪談給予的啟示,通過歸因分析與辯證思考,提出針對現階段我國中職生職業素質的的培養對策:
(一)在德育課中的職業素質教育
在心理素質方面,改進德育課,不要單純的說教,而是要用生動的實例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開展好職業道德和職業指導教育,培養學生愛崗敬業精神,樹立正確的勞動就業和生活觀念,讓我們的學生吃的苦,對工作生活有積極樂觀的態度;開展禮儀教育,培養學生尊重他人的意識和習慣,提高社會交往能力。
(二)在課堂教學中的職業素質教育
實施素質教育,就需要教師積極改變教育觀念,努力改進教學方法,不斷提高教學的藝術,真正做到面向全體,做到減輕負擔提高質量。教學過程是將教材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能力的過程,是一個動態的、發展的過程。借助教學手段的多樣化,傳授知識、設置模擬情景、啟發引導,明確做什么,該怎么做,帶有問題學習。提升職業能力訓練,以培養職業專業素質。
(三)在實訓基地中的職業素質教育
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不論從設備、工作崗位、服裝還是環境布置,都最大可能地接近企業生產實際。不但加強了基礎知識和技能訓練,還使學生身臨其境地體驗崗位工作的全過程。
“6S”管理理念的執行,強化了學生的安全意識和規范意識。在生產性實訓中,學生接受了專業實戰考驗,考量的既是職業認知、職業情感、職業意志,同時也是對職業技術、職業應用能力、職業綜合適應能力的檢測。
(四)在訂單班中的職業素質教育
為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校企合作運行機制、拓寬就業渠道,在訂單培養過程中,采用了“師傅帶徒弟”的培訓模式,師傅現場理論培訓和實操指導,學生虛心向師傅學習,在實際工作中積累經驗、增長才干,專業知識和技能有了很大提高。訂單班的培養模式實現了校企文化的零距離接觸,學生身在其中,深入了解企業的經營理念、團隊精神、創業精神,很快地適應了從學生角色向員工角色的轉換,形成了良好的技能水平和職業素質。
(五)在職業技能大賽中的職業素質教育
自2007年以來,全國職業技能大賽已舉辦了六屆,在全國職業院校已形成了良好的風氣。在選手遴選過程中,指導教師采取了由面到點的培訓方式,即由大批量學生培訓到重點學生培訓,從基礎理論、基本元器件、基本電路、基本技能,到專業技能、系統電路、系統功能、職業素質對學生進行全方位培訓,最終遴選出國賽選手。在學生中掀起人人關注大賽,個個勇躍參加大賽的氛圍,從而全面提高了學生的職業素質。
(六)在頂崗實習工作中的素質教育
頂崗實習是校企合作的具體體現,是培養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重要教學環節,是拓寬就業渠道的重要途徑。頂崗實習讓學生提前到崗位上去“真刀真槍”的工作,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職業技能,又培養了學生吃苦耐勞精神和良好的職業素養,全面提高了專業能力和就業競爭力。與此同時,學生在較長的企業生產第一線的實習中,熟悉了企業的管理模式和運行機制,體驗了企業文化和管理理念,熟悉了自己將要從事職業的工作氛圍,縮短了就業磨合期,實現了畢業與就業的過渡,使得就業成功率和鞏固率都得以提高。
三、結束語
本研究在調研、整理、概括、借鑒他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找到造成中職生職業素質不高的主要原因,以此為基礎,展開了深入地分析,對如何改變現狀、提高中職生的職業素質提出了具有建設性的意見。但限于所調研的企業的局限性,所能搜集到的文獻資料和本人的研究水平,本研究對職業素質內涵的理解可能還不夠透徹,對中職生綜合職業素質培養的對策也比較膚淺,有些問題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王世祎.如何培養中職生職業素質.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 2012.08
[2] 藍鋼. 加強中職生職業素質培養 提高就業能力. 《文理導航(中旬)》 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