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翠花

摘 要:本文針對現階段我國檔案館微博應用過程中存在的實際問題,從六方面探討了如何提升檔案館微博的吸引力:1.提高檔案館微博的信任度;2.確保檔案館微博的天然“用戶粉絲群”;3.挖掘檔案館微博的潛在“用戶粉絲群”;4.以“檔案微博”提高檔案館微博質量;5.加快檔案館微博的更新速度;6.提高檔案館微博的服務質量。
關鍵詞:檔案館微博;吸引力;探討
如今,微博的“力量”,給諸多行業和領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收獲和巨大的影響力,檔案館也抓住了這一“契機”與“能量”,利用微博,開展檔案利用服務工作,以獲取自身的價值與影響力。然而,對我國檔案館應用微博的現狀進行調研后卻發現:檔案館微博的“人氣”并不是檔案人所期待和想象的,因此,想就此實際問題提出一些建議,以期能幫助我國檔案館微博獲取更大的吸引力,同時,也希望檔案館微博能有更好的發展空間。
1 提高檔案館微博的信任度
《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關于加強國家檔案工作的決定》中都指出,檔案工作的最終目的是:“開發利用檔案信息資源,為社會各方面工作提供利用與服務。”可以看出:檔案“被利用”是檔案館最大的魅力所在。2000年和2002年,國家檔案局頒布的《全國檔案事業發展“十五”計劃》、《全國檔案信息化建設實施綱要》都明確指出要把檔案信息化建設作為檔案館根本任務,全面為各項工作提供便利服務。
微博是信息化時代的標志,如今,微博已被推崇為信息時代檔案服務利用的新平臺,是展示檔案館“魅力”的新途徑,并且我國多家檔案館都以不同形式在多家網站上注冊了微博。但就目前應用效果來看,有些不盡如人意。
原因之一是信任度問題。因為,檔案館微博是實體的檔案館在虛擬世界中的體現,因此,用戶對檔案館微博的信任度就成為他們上檔案館微博的第一門檻。
信任即相信和可以托付。信任度即相信和可以托付的程度。在檔案館微博的實際調研中發現,檔案館微博注冊不規范,微博網站中,同樣都是以檔案館的名稱出現,有的是以機構名義通過官方注冊的,有的卻是以個人名義注冊的。其中,個人注冊的檔案館微博,簡介、標簽、個人資料、地址等信息不完整,甚至還存在虛假成分,這些都勢必會影響用戶的信任度。還有,微博內容不規范,信息種類混雜、凌亂,有的甚至會被誤認為是一個聊天平臺。因此,筆者認為,首先,作為微博網站,應規范機構和個人利用微博的名稱,對非經注冊的機構不能以機構的名稱命名,從事檔案工作的個人想以微博的形式給用戶提供方便服務的,應以檔案管理員的身份注冊,并且,微博主頁的“標簽”、“簡介”和“個人資料”填寫清楚,在微博主頁上,還應以適當方式顯示本人的真實身份和工作單位,以消除用戶利用檔案的顧慮,增加用戶的信任度。其次,檔案部門也應建立本單位微博管理機制,設置專門的管理人員,規定相應的管理職責和義務,并以適當形式把內容顯示在微博主頁上,增加用戶對微博的托付感;管理員應按職責要求,確保微博信息真實有效;部門應定期對檔案館微博管理進行檢查,對出現的問題及時予以糾正,涉及用戶的問題,管理員應及時反饋給用戶,讓用戶安心上微博,切實提高檔案館微博的信任度。
2 確保檔案館微博的天然“用戶粉絲群”
我國各家檔案館都擁有浩如煙海的檔案資源,每個檔案館都囊括了人類物質和精神文化的財富,承載著各自豐厚的歷史文化信息,自然擁有和具備了天然“用戶粉絲群”和條件。而在實際調研中發現,檔案館微博自身擁有的天然“用戶粉絲群”數量并不理想,原因是館藏資源的微博信息量較少,這種現象也許與檔案的保密性有關,但保證人們正常利用的開放性館藏資源提及得也很少,以致許多正常用戶不知道檔案館有哪些可利用的檔案。甚至有些用戶急需用的檔案卻不知該到哪里獲取,怎樣獲取,這樣就無意間失去本該擁有的“用戶群”,因此,大力宣傳檔案館館藏資源、工作模式和利用流程是第一要義,極大地發揮微博形式多樣性等優勢。首先,利用圖片宣傳館藏資源、檔案知識,介紹檔案館的性質、基本職能等,增強公民的檔案社會意識;利用直觀和形象的視頻展示和介紹本館的館藏結構、設施、開放檔案的種類、檔案人員的工作狀態、利用檔案的程序等,使用戶猶如身臨其境,充分掌握檔案館的館藏資源,并熟知可以利用哪些資源,該如何辦理等。其次,向公眾推介和公布館藏精品和特色資源:風土人情、當地歷史沿革、特色美景、名人檔案、文物檔案和家譜檔案等;同時建立與用戶溝通的橋梁,增加與用戶之間的親和力,使天然“用戶群”變為檔案館微博的“粉絲群”,確保檔案館微博天然“用戶粉絲群”的牢固。利用微博特有的“私信”與用戶溝通,建立由自身用戶粉絲組成的“私信溝通群”,及時解答和回復提出的疑惑和問題,及時傾聽他們的“心聲”,盡最大努力為他們提供各類所需的檔案服務,增加與用戶的親密感,讓他們擁有進入檔案館微博就如進入家的感覺,讓他們自覺情愿成為檔案館微博的貼心“用戶粉絲群”。[1]
3 挖掘檔案館微博的潛在“用戶粉絲群”
主頁顯示的粉絲數,是公眾(包括單位或個人)關注檔案館微博的數量,即:粉絲數越大其吸引力也就越強。由于檔案館自身性質的原因,一般來講,其粉絲群就是其用戶群,由此,檔案館微博的粉絲數量是十分有限的,要想提高檔案館微博的吸引力,就要把更多的用戶群變為檔案館微博的粉絲群,因此,檔案館應不斷挖掘和開發“新的”檔案資源,滿足日益增長的、變化的、更深層次用戶的用檔要求:在館藏資源的基礎上,編研各類檔案文件、民生檔案資料、目錄、參考資料、地方特色資源等;利用微博的優勢,把檔案與媒體信息相融合,隨時體現檔案對于突發事件的重要性、及時應用性和靈活應用性的特征,如,在“汶川地震”階段,檔案館微博也應站在救災前沿,為國家救災、賑災和檔案的保護獻出一份力量;舉辦各種檔案學研究講座,發布檔案與其他學科聯系的博文,使檔案館微博成為檔案學研究的資料信息提供基地;建立在線服務平臺,滿足在線利用檔案的微博用戶的需求,并以不同的微博方式,圖片、鏈接、視頻等,將信息內容傳遞給用戶;疏通各界用戶對各種檔案需求的途徑,建立各類用檔窗口:各類民生檔案辦理窗口、學生用檔窗口、家譜用檔窗口等,吸引更多的潛在用戶并及時滿足他們的需求;建立檔案機構的微博群,共同營造良好的檔案大環境,共同為用戶提供以人為本、多功能、專業性強、更加有針對性的公共服務,利用“心貼心”的服務,不僅使檔案館微博擁有更多的用戶群,而且獲得足夠的粉絲群。并且讓更多的人走進檔案館微博,讓更多的人對檔案館微博有所用、需要用和方便用,使他們最終成為檔案館微博最鐵桿的黏合人群,達到多方位挖掘檔案館微博的“潛在用戶粉絲群”。[2]
4 以“檔案微博”提高檔案館微博質量
檔案館的魅力來自檔案,同樣,檔案館微博的魅力也來自“檔案微博”。“檔案微博”即:由檔案館直接發布的與檔案館工作、業務等有關的微博。據檔案館微博內容實際調研得知:檔案館微博與相近領域微博的粉絲數相比,[3][4]差距較大,原因是所發布的“檔案微博”較少,很多微博博文內容與檔案無關。有的與檔案館工作有關的,卻像一個流水賬,無任何價值,甚至有的微博沒有一條有關檔案方面的信息,表現給人們的只是一個像QQ一樣的與朋友閑聊的平臺,這樣的結果必定會導致用戶失去登錄興趣。實際調研數據顯示:75家檔案館微博信息總數為:6006條,粉絲總數為:23160個;所發“檔案微博”總數為:2190條,占微博總數的36%;而6家粉絲數上千的檔案館微博,粉絲總數為:15662個,占粉絲總數的67.6%,所發的“檔案微博”數為863,占檔案微博總數的39.4%;可見,檔案館發布的“檔案微博”越多,其粉絲數就越高,其吸引力、影響力就越大,這個結果也充分詮釋了檔案館微博的獨特性質及其魅力所在。
因此,應增加“檔案微博”的數量,真正以“內涵吸引用戶,以所需吸引用戶”,極力體現檔案館微博的“有用性”:及時反饋用戶所問所疑,及時獲取用戶所需,及時滿足用戶所求等,并將檔案辦理程序、所需證件材料、檔案館工作時間、檔案館新的資源信息等及時傳遞給用戶,使每個上檔案館微博的用戶不空手而歸,逐漸使用戶形成“用檔前,上微博”的習慣,讓用戶切身感到上微博是自己用檔前的“必備”和“必需”;加強與同行的聯系,多方位整合其他檔案機構的“檔案微博”資源,以達到資源共享;建立“檔案評論角”,以檔案人的視角參與媒體新聞和事件的評論與轉發,引起更多人的關注,及時聽取用戶的反饋與心聲,以達到多方位提高檔案館微博的質量和吸引力。
5 加快檔案館微博的更新速度
檔案館之所以利用微博,就是借微博獨有的傳播快、覆蓋面廣、互動性強等優勢,改變檔案服務利用的方式、提升檔案服務信息傳播速度,更快捷、更方便為用戶服務,更好地開展各項檔案管理工作,從而提高檔案館的影響力。但實際調研結果發現:很多檔案館微博內容更新速度較慢,內容陳舊、單一,甚至有些檔案館自開通微博后,就再也沒有任何信息,失去了的檔案館應用微博的效力和最初的愿望。因此,應努力提高檔案館微博內容的更新速度,時刻提供各類最新、最及時的服務信息內容;建立各個網站鏈接的端口、手機上網端口、微信群等,如,與“人人網”建立鏈接,極大提高高校檔案館學生檔案的管理與利用。使所有不同層次的用戶,能在第一時間獲得最需要的信息;建立專門微博管理隊伍,加強微博的管理,確保微博內容及時更新、及時維護,時刻做到與用戶和網民的互動,與粉絲群體的聯絡與溝通,及時回復用戶和公眾的需求和留言,有針對性地發布博文,使每位隨時上檔案館微博的人切身感到,上微博有“新感”、有“新用”,并且讓他們感嘆:檔案館微博是他們利用檔案的最佳途徑。
6 提高檔案館微博的服務質量
只有不斷地提高“服務”質量,才能保證檔案館微博的吸引力具有長久的生命活力,因此,應抓住微博的各種優勢,提供檔案館微博的優質服務,使檔案館微博的生命力長久延續,永葆青春。
“反饋”和“投票”是微博特有的應用方式,檔案館微博可以利用這種方式經常傾聽用戶的呼聲,不斷改善和改進檔案館微博的管理模式,提高服務質量。
“私信”是微博給檔案館提供的另一個寬廣的利民服務渠道,可以通過“用戶私信編號”的方法,針對特定個人或群體私信所提供的內容,配送特定的服務,同時,可用“私信”提供的密碼,為用戶實現網上查檔。[5]另外,建立全方位、立體性的網絡溝通平臺,及時發布檔案開放利用新消息,通過移動設備、M軟件和外部API接口等途徑,讓公眾更加便利地獲取信息。
開通微博咨詢、查詢和答疑熱線,讓用戶享受“進行時咨詢”“進行時解答”的“金牌”服務;利用“呼叫和回復”的服務方式,即:微博的信息可以定向推送給特定用戶,收到呼叫的用戶也可以及時作出回復,進行“一對一”、“面對面”的解惑或提問,達到提升用戶用檔服務的層次。
積極推進檔案館微博內容建設,為用戶提供更多豐富實用的信息,滿足用戶多方位、多樣化、多層次的需求。[6]利用多種形式,為檔案專家、檔案科研人員與普通網民就檔案話題隨時在線交流提供空間,逐漸推進“平淡無奇”的檔案館微博走進人們心中,日漸提升檔案館微博的魅力,讓檔案館微博穩步推動檔案工作的健康發展。[7]
總之,要有效地提升檔案館微博的吸引力,就要全面提升檔案館微博的“內涵”和“外延”,即:微博內容的質量、規范的機制與管理,優質的服務和自身的不斷努力。
﹡本文為2013年度河南省檔案局科技項目: 2013-R-23《微博在檔案館中的應用研究》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1]李春秋.微博在檔案開放利用中應用的探討[J].蘭臺世界,2011(9)中旬:55.
[2]松姍.綜合檔案館政務微博現狀分析與建議[J].蘭臺世界,2012(5)中旬:22.
[3]李超.國內圖書館開通微博服務的現狀分析[J].圖書館雜志,2012(2):24~28.
[4]陳琳.國內圖書館微博應用現狀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12(12):30~34.
[5]龐文琪,黃新榮.我國檔案部門微博利用狀況及問題研究[J].陜西檔案,2012(4):39.
[6]張壘.微博:檔案館服務利用的新平臺[J].浙江檔案,2011(11):31.
[7]童霞,鐘國文.談談微博與檔案館的對外宣傳[J].四川檔案,2012(1):42.
(作者單位:河南師范大學檔案館 來稿日期:2013-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