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曉卓+陳延
摘 要:將崗位勝任力融入家政服務專業課程體系,有利于推進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要求和家政服務行業崗位能力的有效對接,解決家政服務專業人才的可持續發展問題。因此,必須在分析家政服務行業崗位勝任力的基礎上明確人才培養目標,以模塊式劃分家政服務專業課程,校企共建家政服務專業課程體系,以提升家政服務專業人才的素質,促進行業的快速發展。
關鍵詞:崗位勝任力;家政服務;課程體系;高職院校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4107(2014)01-0014-02
隨著社會行業的崗位變化發展,高職教育對所培養學生今后從事某崗位需要具備什么能力和素質才能良好地完成該職位職責的要求應具體指明,但這僅僅是學生能夠從事該崗位工作的基本要求,而學生的培養還需要關注其在該崗位上可持續發展能力,這就需要高職院校在專業建設時注重學生崗位勝任力的培養。課程設置是專業建設的核心,也是人才培養的依托,對于家政服務專業人才培養而言,這就要求在課程體系的構建過程中要高度關注學生崗位勝任力的培養。
一、崗位勝任力的內涵分析
崗位勝任力是指在一個特定的組織中,促使員工能夠勝任本崗位工作,并且在該崗位上產生優秀工作績效的知識、技術、能力和偏好基本要素。這種勝任特征是指能將某一工作或崗位中表現卓越者與表現平平者區分開來的個人潛在的深層次特征,包含動機、特質、自我形象、態度或價值觀、也包括某領域的知識、認知或行為技能,任何可以被可靠測量或計數的且能顯著區分績效優異與績效一般的個體特征的綜合表現[1]。由此可知,崗位勝任力應具備以下特征:(1)崗位勝任力是基于基本崗位能力之上的優質能力,這種優質能力能幫助員工獲得更為出色的工作業績;(2) 崗位勝任力是一種綜合能力,不僅包括了技術能力,也包括了素質能力及職業發展能力;(3)崗位勝任力可以幫助員工在這個崗位上進行可持續的職業發展,能幫助專業人才在該行業工作中獲得更好的發展空間。
二、崗位勝任力融入高職家政服務專業課程的現實價值
(一)有利于推進家政服務行業的快速發展
隨著人們物質生活及精神生活水平的日趨提高,家政服務的概念已從過去簡單的體力勞動發展到料理家務、接待客人、熟悉營養和護理知識等高級服務上來,有專業技術并能熟練操作各類家用電器的高級家政服務人員將成為職場新寵。家政行業崗位的能力要求也出現了變化,從業者的高學歷、高素質、高技能是行業人才隊伍發展的必然趨勢。將崗位勝任力融入高職家政服務專業課程,將課程設置與崗位勝任力進行動態對接,可以更好地實現企業與高職院校的協作,促進了行業的發展,保證了企業崗位的績效最優化,符合家政服務行業的發展趨勢。
(二)有利于家政服務專業人才的可持續發展
行業發展的核心要素是人才,目前家政服務行業仍處于比較低端的發展階段,盡管家政服務的需求日益增加,但是整個行業仍顯“小、散、弱”,組織化、專業化程度不高,從業人員學歷較低,年齡偏大,接受專業培訓少,尤其是家庭服務企業中普遍存在招人難、留住人更難的狀況,這已成為阻礙該行業發展的最大阻力。究其根源,基于傳統社會的觀點,以保姆、月嫂、養老護理為主的家庭服務崗位社會認可度低,職業榮譽感不高,行業缺乏職業吸引力,高學歷、高技能的人員不愿意從事家庭服務行業,這對于家庭服務行業發展會產生直接的制約作用。將崗位勝任力融入高職家政服務專業課程,有助于學生對家政服務崗位有正確的認識,從中看到行業的發展趨勢和自身職業發展的良好前景,以此逐漸獲得對該行業的職業認同感,解決家政服務專業人才的可持續發展問題。
(三)有利于推進高職專業人才培養與家政服務行業的互動發展
高職教育與區域經濟發展之間具有很強的聯動性。高職教育的發展狀況對區域經濟產生著巨大影響,同時,高職教育的發展又受到區域發展的制約。將崗位勝任力融入高職家政服務專業課程,可以推進區域經濟與高職教育實現良好聯動。以崗位勝任力為紐帶,高職院校培養的家政服務人才更能符合行業的發展需求,有助于為行業提供高學歷、高素質、高技能的專業人才,對于提高家政服務行業整體水平有著重要意義,而家政服務行業在基于發展的基礎上會增加社會就業機會,對于擴大高職院校的生源也有著明顯的促進作用。
三、基于崗位勝任力的高職家政服務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思路與做法
高職家政服務專業課程體系的設計,要以企業的實際崗位為基礎。因此,家政服務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就是要實現職位任職資格、規范與學生專業素質對接,明確人才培養能力定位,確定學生專業素質構成,將職位任職條件轉化為教學內容和技能訓練科目落實到學生的日常教育和培養中。盡管在同一行業,但是不同企業的相同職位,甚至相同企業相同職務的不同職位,其勝任力的要求都可能是完全不同的,而高職教育不可能為每一個不同企業的各個具體職位全部量身定做相應的課程,因而在家政服務專業課程設計的過程中,確定課程對應的典型企業及其典型崗位是非常重要的。這就要求高職院校和在區域社會中有較好發展前景并具有行業代表性的家政服務企業合作,走校企合作、產學研相結合的道路,將典型企業、典型崗位所需的知識、技能、能力、素質進行分析、提煉、歸納、總結, 有針對性地對課程進行增刪、調整,分解為典型任務落實到教學中。具體而言,就是要科學合理設置“必須夠用”的家政服務專業基礎知識部分,因為學生在職業生涯中固然會有再培訓,但必須是建立在具有一定理論知識和接受再教育、再培訓能力基礎之上。同時,在構建課程體系過程中,應研究能保證學生未來可持續發展的課程,合理地設計和構建既能滿足當前就業又能滿足可持續發展的知識和技能結構,為學生在今后職業崗位中可持續發展建立平臺[2]。
(一)明確家政服務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中的崗位勝任力
將崗位勝任力融入家政服務專業課程體系,就要求在建立專業課程體系時能明確勝任家政服務崗位所需要的技能、職業素養和職業發展能力。根據對行業崗位能力的調研,高職層次培養的家政服務專業人才應具有良好的人文精神和職業素養,具有較強的人際溝通和社會工作能力,熟悉家政服務的法律法規,具備基本家政服務和管理技能,能根據服務人群的不同健康需求,掌握預防保健、護理康復、膳食營養、心理咨詢、家庭教育等相關基本知識和技能,以及相關家政企業運營管理的能力,能勝任家政服務并能從事家政企業管理等工作。基于這樣的培養目標下,課程建設將人才的能力培養分成專業技能、職業素養和職業發展能力三部分。對于專業技能方面的崗位勝任力應該以行業的資格證書獲得要求作為基礎,職業素養的崗位勝任力是開展專業服務的保障,職業素養方面的崗位勝任力應該是在該行業可以獲得可持續發展的潛在能力。
(二)根據崗位勝任力能力要求模塊式分類家政服務專業課程
作為家政服務行業,管理能力應該是專業技術能力的進一步提升,專業技術能力應是管理能力的基礎。因此,根據家政服務崗位、家政服務職業資格證書以及行業崗位職業發展等方面需要,可以將家政服務專業課程分為三大類四個模塊。三大類分別為專業技能、職業素養和職業發展能力,四個模塊分別為家庭日常生活服務技術、家庭特殊人群服務技術、家政服務企業管理技術和家政服務職業綜合素質提升(具體見下表)。模塊一和模塊二為專業技能培養,模塊三是職業發展能力培養,模塊四是職業素養培養。
家政服務專業課程模塊
(三)校企共建家政服務專業課程體系
崗位勝任力是一個動態指標,它會隨著行業的發展、崗位的變化而有不同要求。家政行業目前在我國仍屬于比較低級的發展階段,這就決定該行業崗位勝任力將可能隨著崗位的開展而有所變化。因此,在家政服務專業課程體系建設過程中,高職院校應依托校企合作平臺,和行業、企業深入合作,以崗位勝任力為目標,及時了解行業崗位要求,由行業(企業)和教師共同對工作任務進行分析,制定崗位能力標準,并進行細化,由專業教師和行業專業進行課程內容分析,制定課程體系,以確保最符合行業需要的崗位勝任力能真正融入課程體系,使家政服務專業課程體系找到正確的發展方向。
參考文獻:
[1]劉莉.對接崗位勝任力的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構建
[J].當代教育論壇,2010,(9).
[2]劉心美,趙桂茹.基于崗位勝任力模型的高職課程體系
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0,(8).
摘 要:將崗位勝任力融入家政服務專業課程體系,有利于推進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要求和家政服務行業崗位能力的有效對接,解決家政服務專業人才的可持續發展問題。因此,必須在分析家政服務行業崗位勝任力的基礎上明確人才培養目標,以模塊式劃分家政服務專業課程,校企共建家政服務專業課程體系,以提升家政服務專業人才的素質,促進行業的快速發展。
關鍵詞:崗位勝任力;家政服務;課程體系;高職院校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4107(2014)01-0014-02
隨著社會行業的崗位變化發展,高職教育對所培養學生今后從事某崗位需要具備什么能力和素質才能良好地完成該職位職責的要求應具體指明,但這僅僅是學生能夠從事該崗位工作的基本要求,而學生的培養還需要關注其在該崗位上可持續發展能力,這就需要高職院校在專業建設時注重學生崗位勝任力的培養。課程設置是專業建設的核心,也是人才培養的依托,對于家政服務專業人才培養而言,這就要求在課程體系的構建過程中要高度關注學生崗位勝任力的培養。
一、崗位勝任力的內涵分析
崗位勝任力是指在一個特定的組織中,促使員工能夠勝任本崗位工作,并且在該崗位上產生優秀工作績效的知識、技術、能力和偏好基本要素。這種勝任特征是指能將某一工作或崗位中表現卓越者與表現平平者區分開來的個人潛在的深層次特征,包含動機、特質、自我形象、態度或價值觀、也包括某領域的知識、認知或行為技能,任何可以被可靠測量或計數的且能顯著區分績效優異與績效一般的個體特征的綜合表現[1]。由此可知,崗位勝任力應具備以下特征:(1)崗位勝任力是基于基本崗位能力之上的優質能力,這種優質能力能幫助員工獲得更為出色的工作業績;(2) 崗位勝任力是一種綜合能力,不僅包括了技術能力,也包括了素質能力及職業發展能力;(3)崗位勝任力可以幫助員工在這個崗位上進行可持續的職業發展,能幫助專業人才在該行業工作中獲得更好的發展空間。
二、崗位勝任力融入高職家政服務專業課程的現實價值
(一)有利于推進家政服務行業的快速發展
隨著人們物質生活及精神生活水平的日趨提高,家政服務的概念已從過去簡單的體力勞動發展到料理家務、接待客人、熟悉營養和護理知識等高級服務上來,有專業技術并能熟練操作各類家用電器的高級家政服務人員將成為職場新寵。家政行業崗位的能力要求也出現了變化,從業者的高學歷、高素質、高技能是行業人才隊伍發展的必然趨勢。將崗位勝任力融入高職家政服務專業課程,將課程設置與崗位勝任力進行動態對接,可以更好地實現企業與高職院校的協作,促進了行業的發展,保證了企業崗位的績效最優化,符合家政服務行業的發展趨勢。
(二)有利于家政服務專業人才的可持續發展
行業發展的核心要素是人才,目前家政服務行業仍處于比較低端的發展階段,盡管家政服務的需求日益增加,但是整個行業仍顯“小、散、弱”,組織化、專業化程度不高,從業人員學歷較低,年齡偏大,接受專業培訓少,尤其是家庭服務企業中普遍存在招人難、留住人更難的狀況,這已成為阻礙該行業發展的最大阻力。究其根源,基于傳統社會的觀點,以保姆、月嫂、養老護理為主的家庭服務崗位社會認可度低,職業榮譽感不高,行業缺乏職業吸引力,高學歷、高技能的人員不愿意從事家庭服務行業,這對于家庭服務行業發展會產生直接的制約作用。將崗位勝任力融入高職家政服務專業課程,有助于學生對家政服務崗位有正確的認識,從中看到行業的發展趨勢和自身職業發展的良好前景,以此逐漸獲得對該行業的職業認同感,解決家政服務專業人才的可持續發展問題。
(三)有利于推進高職專業人才培養與家政服務行業的互動發展
高職教育與區域經濟發展之間具有很強的聯動性。高職教育的發展狀況對區域經濟產生著巨大影響,同時,高職教育的發展又受到區域發展的制約。將崗位勝任力融入高職家政服務專業課程,可以推進區域經濟與高職教育實現良好聯動。以崗位勝任力為紐帶,高職院校培養的家政服務人才更能符合行業的發展需求,有助于為行業提供高學歷、高素質、高技能的專業人才,對于提高家政服務行業整體水平有著重要意義,而家政服務行業在基于發展的基礎上會增加社會就業機會,對于擴大高職院校的生源也有著明顯的促進作用。
三、基于崗位勝任力的高職家政服務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思路與做法
高職家政服務專業課程體系的設計,要以企業的實際崗位為基礎。因此,家政服務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就是要實現職位任職資格、規范與學生專業素質對接,明確人才培養能力定位,確定學生專業素質構成,將職位任職條件轉化為教學內容和技能訓練科目落實到學生的日常教育和培養中。盡管在同一行業,但是不同企業的相同職位,甚至相同企業相同職務的不同職位,其勝任力的要求都可能是完全不同的,而高職教育不可能為每一個不同企業的各個具體職位全部量身定做相應的課程,因而在家政服務專業課程設計的過程中,確定課程對應的典型企業及其典型崗位是非常重要的。這就要求高職院校和在區域社會中有較好發展前景并具有行業代表性的家政服務企業合作,走校企合作、產學研相結合的道路,將典型企業、典型崗位所需的知識、技能、能力、素質進行分析、提煉、歸納、總結, 有針對性地對課程進行增刪、調整,分解為典型任務落實到教學中。具體而言,就是要科學合理設置“必須夠用”的家政服務專業基礎知識部分,因為學生在職業生涯中固然會有再培訓,但必須是建立在具有一定理論知識和接受再教育、再培訓能力基礎之上。同時,在構建課程體系過程中,應研究能保證學生未來可持續發展的課程,合理地設計和構建既能滿足當前就業又能滿足可持續發展的知識和技能結構,為學生在今后職業崗位中可持續發展建立平臺[2]。
(一)明確家政服務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中的崗位勝任力
將崗位勝任力融入家政服務專業課程體系,就要求在建立專業課程體系時能明確勝任家政服務崗位所需要的技能、職業素養和職業發展能力。根據對行業崗位能力的調研,高職層次培養的家政服務專業人才應具有良好的人文精神和職業素養,具有較強的人際溝通和社會工作能力,熟悉家政服務的法律法規,具備基本家政服務和管理技能,能根據服務人群的不同健康需求,掌握預防保健、護理康復、膳食營養、心理咨詢、家庭教育等相關基本知識和技能,以及相關家政企業運營管理的能力,能勝任家政服務并能從事家政企業管理等工作。基于這樣的培養目標下,課程建設將人才的能力培養分成專業技能、職業素養和職業發展能力三部分。對于專業技能方面的崗位勝任力應該以行業的資格證書獲得要求作為基礎,職業素養的崗位勝任力是開展專業服務的保障,職業素養方面的崗位勝任力應該是在該行業可以獲得可持續發展的潛在能力。
(二)根據崗位勝任力能力要求模塊式分類家政服務專業課程
作為家政服務行業,管理能力應該是專業技術能力的進一步提升,專業技術能力應是管理能力的基礎。因此,根據家政服務崗位、家政服務職業資格證書以及行業崗位職業發展等方面需要,可以將家政服務專業課程分為三大類四個模塊。三大類分別為專業技能、職業素養和職業發展能力,四個模塊分別為家庭日常生活服務技術、家庭特殊人群服務技術、家政服務企業管理技術和家政服務職業綜合素質提升(具體見下表)。模塊一和模塊二為專業技能培養,模塊三是職業發展能力培養,模塊四是職業素養培養。
家政服務專業課程模塊
(三)校企共建家政服務專業課程體系
崗位勝任力是一個動態指標,它會隨著行業的發展、崗位的變化而有不同要求。家政行業目前在我國仍屬于比較低級的發展階段,這就決定該行業崗位勝任力將可能隨著崗位的開展而有所變化。因此,在家政服務專業課程體系建設過程中,高職院校應依托校企合作平臺,和行業、企業深入合作,以崗位勝任力為目標,及時了解行業崗位要求,由行業(企業)和教師共同對工作任務進行分析,制定崗位能力標準,并進行細化,由專業教師和行業專業進行課程內容分析,制定課程體系,以確保最符合行業需要的崗位勝任力能真正融入課程體系,使家政服務專業課程體系找到正確的發展方向。
參考文獻:
[1]劉莉.對接崗位勝任力的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構建
[J].當代教育論壇,2010,(9).
[2]劉心美,趙桂茹.基于崗位勝任力模型的高職課程體系
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0,(8).
摘 要:將崗位勝任力融入家政服務專業課程體系,有利于推進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要求和家政服務行業崗位能力的有效對接,解決家政服務專業人才的可持續發展問題。因此,必須在分析家政服務行業崗位勝任力的基礎上明確人才培養目標,以模塊式劃分家政服務專業課程,校企共建家政服務專業課程體系,以提升家政服務專業人才的素質,促進行業的快速發展。
關鍵詞:崗位勝任力;家政服務;課程體系;高職院校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4107(2014)01-0014-02
隨著社會行業的崗位變化發展,高職教育對所培養學生今后從事某崗位需要具備什么能力和素質才能良好地完成該職位職責的要求應具體指明,但這僅僅是學生能夠從事該崗位工作的基本要求,而學生的培養還需要關注其在該崗位上可持續發展能力,這就需要高職院校在專業建設時注重學生崗位勝任力的培養。課程設置是專業建設的核心,也是人才培養的依托,對于家政服務專業人才培養而言,這就要求在課程體系的構建過程中要高度關注學生崗位勝任力的培養。
一、崗位勝任力的內涵分析
崗位勝任力是指在一個特定的組織中,促使員工能夠勝任本崗位工作,并且在該崗位上產生優秀工作績效的知識、技術、能力和偏好基本要素。這種勝任特征是指能將某一工作或崗位中表現卓越者與表現平平者區分開來的個人潛在的深層次特征,包含動機、特質、自我形象、態度或價值觀、也包括某領域的知識、認知或行為技能,任何可以被可靠測量或計數的且能顯著區分績效優異與績效一般的個體特征的綜合表現[1]。由此可知,崗位勝任力應具備以下特征:(1)崗位勝任力是基于基本崗位能力之上的優質能力,這種優質能力能幫助員工獲得更為出色的工作業績;(2) 崗位勝任力是一種綜合能力,不僅包括了技術能力,也包括了素質能力及職業發展能力;(3)崗位勝任力可以幫助員工在這個崗位上進行可持續的職業發展,能幫助專業人才在該行業工作中獲得更好的發展空間。
二、崗位勝任力融入高職家政服務專業課程的現實價值
(一)有利于推進家政服務行業的快速發展
隨著人們物質生活及精神生活水平的日趨提高,家政服務的概念已從過去簡單的體力勞動發展到料理家務、接待客人、熟悉營養和護理知識等高級服務上來,有專業技術并能熟練操作各類家用電器的高級家政服務人員將成為職場新寵。家政行業崗位的能力要求也出現了變化,從業者的高學歷、高素質、高技能是行業人才隊伍發展的必然趨勢。將崗位勝任力融入高職家政服務專業課程,將課程設置與崗位勝任力進行動態對接,可以更好地實現企業與高職院校的協作,促進了行業的發展,保證了企業崗位的績效最優化,符合家政服務行業的發展趨勢。
(二)有利于家政服務專業人才的可持續發展
行業發展的核心要素是人才,目前家政服務行業仍處于比較低端的發展階段,盡管家政服務的需求日益增加,但是整個行業仍顯“小、散、弱”,組織化、專業化程度不高,從業人員學歷較低,年齡偏大,接受專業培訓少,尤其是家庭服務企業中普遍存在招人難、留住人更難的狀況,這已成為阻礙該行業發展的最大阻力。究其根源,基于傳統社會的觀點,以保姆、月嫂、養老護理為主的家庭服務崗位社會認可度低,職業榮譽感不高,行業缺乏職業吸引力,高學歷、高技能的人員不愿意從事家庭服務行業,這對于家庭服務行業發展會產生直接的制約作用。將崗位勝任力融入高職家政服務專業課程,有助于學生對家政服務崗位有正確的認識,從中看到行業的發展趨勢和自身職業發展的良好前景,以此逐漸獲得對該行業的職業認同感,解決家政服務專業人才的可持續發展問題。
(三)有利于推進高職專業人才培養與家政服務行業的互動發展
高職教育與區域經濟發展之間具有很強的聯動性。高職教育的發展狀況對區域經濟產生著巨大影響,同時,高職教育的發展又受到區域發展的制約。將崗位勝任力融入高職家政服務專業課程,可以推進區域經濟與高職教育實現良好聯動。以崗位勝任力為紐帶,高職院校培養的家政服務人才更能符合行業的發展需求,有助于為行業提供高學歷、高素質、高技能的專業人才,對于提高家政服務行業整體水平有著重要意義,而家政服務行業在基于發展的基礎上會增加社會就業機會,對于擴大高職院校的生源也有著明顯的促進作用。
三、基于崗位勝任力的高職家政服務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思路與做法
高職家政服務專業課程體系的設計,要以企業的實際崗位為基礎。因此,家政服務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就是要實現職位任職資格、規范與學生專業素質對接,明確人才培養能力定位,確定學生專業素質構成,將職位任職條件轉化為教學內容和技能訓練科目落實到學生的日常教育和培養中。盡管在同一行業,但是不同企業的相同職位,甚至相同企業相同職務的不同職位,其勝任力的要求都可能是完全不同的,而高職教育不可能為每一個不同企業的各個具體職位全部量身定做相應的課程,因而在家政服務專業課程設計的過程中,確定課程對應的典型企業及其典型崗位是非常重要的。這就要求高職院校和在區域社會中有較好發展前景并具有行業代表性的家政服務企業合作,走校企合作、產學研相結合的道路,將典型企業、典型崗位所需的知識、技能、能力、素質進行分析、提煉、歸納、總結, 有針對性地對課程進行增刪、調整,分解為典型任務落實到教學中。具體而言,就是要科學合理設置“必須夠用”的家政服務專業基礎知識部分,因為學生在職業生涯中固然會有再培訓,但必須是建立在具有一定理論知識和接受再教育、再培訓能力基礎之上。同時,在構建課程體系過程中,應研究能保證學生未來可持續發展的課程,合理地設計和構建既能滿足當前就業又能滿足可持續發展的知識和技能結構,為學生在今后職業崗位中可持續發展建立平臺[2]。
(一)明確家政服務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中的崗位勝任力
將崗位勝任力融入家政服務專業課程體系,就要求在建立專業課程體系時能明確勝任家政服務崗位所需要的技能、職業素養和職業發展能力。根據對行業崗位能力的調研,高職層次培養的家政服務專業人才應具有良好的人文精神和職業素養,具有較強的人際溝通和社會工作能力,熟悉家政服務的法律法規,具備基本家政服務和管理技能,能根據服務人群的不同健康需求,掌握預防保健、護理康復、膳食營養、心理咨詢、家庭教育等相關基本知識和技能,以及相關家政企業運營管理的能力,能勝任家政服務并能從事家政企業管理等工作。基于這樣的培養目標下,課程建設將人才的能力培養分成專業技能、職業素養和職業發展能力三部分。對于專業技能方面的崗位勝任力應該以行業的資格證書獲得要求作為基礎,職業素養的崗位勝任力是開展專業服務的保障,職業素養方面的崗位勝任力應該是在該行業可以獲得可持續發展的潛在能力。
(二)根據崗位勝任力能力要求模塊式分類家政服務專業課程
作為家政服務行業,管理能力應該是專業技術能力的進一步提升,專業技術能力應是管理能力的基礎。因此,根據家政服務崗位、家政服務職業資格證書以及行業崗位職業發展等方面需要,可以將家政服務專業課程分為三大類四個模塊。三大類分別為專業技能、職業素養和職業發展能力,四個模塊分別為家庭日常生活服務技術、家庭特殊人群服務技術、家政服務企業管理技術和家政服務職業綜合素質提升(具體見下表)。模塊一和模塊二為專業技能培養,模塊三是職業發展能力培養,模塊四是職業素養培養。
家政服務專業課程模塊
(三)校企共建家政服務專業課程體系
崗位勝任力是一個動態指標,它會隨著行業的發展、崗位的變化而有不同要求。家政行業目前在我國仍屬于比較低級的發展階段,這就決定該行業崗位勝任力將可能隨著崗位的開展而有所變化。因此,在家政服務專業課程體系建設過程中,高職院校應依托校企合作平臺,和行業、企業深入合作,以崗位勝任力為目標,及時了解行業崗位要求,由行業(企業)和教師共同對工作任務進行分析,制定崗位能力標準,并進行細化,由專業教師和行業專業進行課程內容分析,制定課程體系,以確保最符合行業需要的崗位勝任力能真正融入課程體系,使家政服務專業課程體系找到正確的發展方向。
參考文獻:
[1]劉莉.對接崗位勝任力的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構建
[J].當代教育論壇,2010,(9).
[2]劉心美,趙桂茹.基于崗位勝任力模型的高職課程體系
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