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書俠
摘 要:基于新辦本科院校雙語教學的學科目標、語言目標和思維目標,根據學校的辦學定位和酒店管理專業的國際化、應用型和涉外性特色,組建了由12門專業主干課構成的專業雙語課程群,并據此構建由公共英語、專業英語、專業雙語、專業實習等課程有機融合、教學方法和考核方法等輔助配合的雙語教學課程體系。
關鍵詞:新辦本科院校; 雙語教學;課程體系;酒店管理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4107(2014)01-0022-03
對于雙語教學課程體系的研究已進入我國雙語教學問題研究的新階段。一部分學者撰寫了構建雙語教學課程體系的文章,個別學者立足某一具體專業探討雙語教學課程體系建設問題。縱觀我國已經取得的有關雙語教學課程體系的研究成果,尚未出現關于酒店管理本科專業的雙語教學課程體系研究,甚至對酒店管理專業雙語教學問題的研究都非常稀少。
學者們從不同角度出發,總結了我國雙語教學師資、學生和管理等方面的突出問題,提出雙語教學的有效模式及雙語教學課程體系構建的意義、原則、思路、措施等。學者們對雙語教學課程體系的研究成果雖已初顯,但大多就事論事,不十分完備,欠缺系統性和全局觀。本文立足酒店管理本科專業,以專業雙語課程群為基礎,構建了由公共英語、專業英語、專業實習與專業雙語(專業主干課程)等課程模塊有機融合的雙語教學課程體系,有明顯的國際化特色,有一定的系統性和科學性。
一、雙語教學課程目標定位
根據教育部2001 年第4 號文件,“雙語教學指用外語講授學科專業知識。學校采用外語(大多是英語)原版教材,全部或部分使用英語進行非語言學科的教學。”近些年,各高校的雙語教學基本進入常態化發展階段,但雙語教學改革和建設仍然面臨著諸多問題,正在攻堅和解決之中,問題的存在并不能阻擋高校雙語教學課程改革的步伐。雙語教學課程群是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酒店管理本科專業正在開發的教學改革重大項目和特色項目。
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酒店管理本科專業致力于培養國際化、應用型、高素質的涉外型酒店管理人才。專業建設發展走國際化道路,辦學與世界接軌,培養全球公民。引進全球公認的非常先進的酒店管理專業課程及配套教材,在一個專業內組建由12門專業主干課程構成的雙語課程群,努力實現專業知識與英語知識的融合、專業能力與語言能力的融合及國內從業素質與國際從業素質的融合,以全力推動國際化、應用型、高素質的涉外型酒店管理人才目標的實現。
二、雙語教學課程體系的基本框架與內容
公共英語、專業英語、專業實習等課程與專業雙語課程群有機融合,教學相長,共同確保專業雙語課程群教學目標和教學效果的實現。
(一)組建專業雙語課程群
組建由12門專業主干課程構成的雙語課程群,12門課程全部是國際上最前沿的課程,引進課程的同時引進國外原版教材,確保課程與國際接軌。專業雙語課程群在實現學科目標、語言目標和思維目標的基礎上,尤為重視學生學科知識及讀、寫、譯專業英語語言能力的培養。這樣安排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在全球酒店有效工作和發展的能力。
國外教材進入中國后可能出現的“水土不服”問題,可通過兩個途徑解決,一是選購與外文原版教材配套的中文翻譯教材,中國人翻譯后做了一些去美國化的處理;二是選派精通中、西方酒店管理的海歸人士擔任授課教師,這些教師能夠將教材內容進行較靈活的融合、比較和本土化處理。
(二)公共英語課程為雙語課程學習的基礎
本科第一年開設2個學期的綜合英語課程,一是為了銜接高中英語學習,助推學生通過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二是為專業雙語課程和專業英語課程的學習打基礎。綜合英語課程目標是全面培養學生英語語言的聽、說、讀、寫、譯等綜合能力,進一步夯實學生的英語語言基礎。
(三)專業實習課程為雙語課程學習的準備
本科第一年開設各類以認知和操作為主的實習課程,讓學生“從實踐中來”。實習課程的開出,一是為了提高學生專業雙語課程的學習效果;二是為后面的管理實習做鋪墊。學生在專業基礎課和12門專業核心課全部學完以后,獲得了系統的專業知識、酒店主要崗位的流程標準和實踐操作能力之后,進入管理崗位的實踐,即管理實習。
課程設置與雙語課程配套,前期或同期開出對應的專業實習課程。學生通過專業實習課程學習,對酒店的基本情況、酒店各崗位的運作流程和標準等有較形象和具體的認識,能為相關雙語課程的學習做好知識和能力的準備。
(四)專業英語課程有助雙語課程能力目標的實現
本科前三年,每學期開出酒店英語課程,共開出6個學期。酒店英語課程的教學內容與專業雙語課程同步。以下是酒店英語課程與專業雙語課程的配套關系圖。
酒店英語課程重點要培養學生英語聽、說語言能力。具體開設目的一是為了培養學生用英語從事酒店服務與管理工作的能力;二是分擔雙語課程語言目標壓力,即專業雙語課程主要承擔讀、寫、譯方面的語言能力目標,酒店英語課程主要承擔聽、說方面的語言能力目標。這樣,專業雙語課程和酒店英語課程相互補充和配合,共同確保雙語課程教學語言目標、學科目標和思維目標的實現。
專業英語課程應采用實訓教學模式,以語言能力培養為基礎,以活動為載體,以真實的或仿真工作環境為平臺,努力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交際能力。
三、雙語教學課程的教學方法與考核方法
(一)雙語教學課程的教學方法
1.注重多種教學問題與手段的綜合運用。雙語課程的教學理論講授采用互動式、啟發式和討論式等教學方法,多媒體、視頻等手段輔助教學,實操、圖片、案例分析和小組作業等形式促進教學。
2.按酒店的組織架構編排教學班的師生關系。將師生之間的教學關系創意為模擬的酒店上下級關系,營造濃厚的職業學習氛圍,并使師生關系更加緊密。師生之間的組織關系和身份根據具體的課程內容靈活編排,如“前廳部的運轉與管理”課程,主講教師A為前廳部經理,輔講教師B為前廳部主管,各小組長為前廳部領班,各小組成員為前廳部員工。或可將各小組身份進一步細分,按照高星級酒店前廳部的組織架構,將各小組命名為前廳部下面的各個部門。按照這種教學理念,將教學班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小組是最基本的教學單位、學習單位和活動單位。
3.課程網絡學習及手機在線學習。借助網絡平臺,將雙語教學課程開通為網絡課程,學生每人一個賬號,登錄后可自主開展網絡學習和復習。借助手機平臺,將雙語教學課程的重要知識點和信息上傳為手機共享資源,學生通過手機隨時查閱課程有關知識點和信息。
4.教學班學生說課競賽活動。在每門課程教學結束前的1—3周,組織學生說課。說課以小組為單位,使用英語語言,采用小組間競賽形式,由主講、輔講教師主策劃,教學管理部門和學生管理部門輔助配合來完成。舉辦說課競賽活動,一是為了檢測學生的課堂學習和自主學習效果,促進學生對所學內容作系統的進一步的梳理;二是為了給學生展示和鍛煉能力的機會,鍛煉其英語表達能力、思維能力、對知識歸納提煉乃至升華的能力;三是為了給學生們提供相互學習、交流和溝通的平臺。
(二)雙語教學課程的考核方法
與國際接軌,變革傳統的課程考核方式,按照“重小考,輕大考;重過程,輕期末”的考試理念和原則,對雙語教學課程進行考核。
1.小學期教學模式。改變高校傳統的以學期或學年為教學周期的模式,本專業雙語教學課程以兩個月為一個周期。小學期教學安排有以下兩個理由:一是方便教師教學和工作安排。短周期授課將更有利于兼職教師的聘請,有利于教師外出進修、訪學、掛職和進行必要的社會服務;二是方便學生參加相關課程的國際認證。每門雙語課程都配套引入國際職業資格認證,小學期教學使學生認證考試的壓力分散,學完一門課就復習一門課認證一門課。
2.以隨堂小測試為主導的課程成績評定。每次課安排上一次課的知識小測試,每次測試時間大約10分鐘,從第2次課開始。小測試成績共占課程總評成績的50%。課程教學結束時,對每次小測試的成績進行數據分析,分析結果作為教師指導學生復習的參考。除了小測試,教師還會安排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完成一個綜合性的項目作業,各小組從搜集資料,到設計方案,最終形成研究報告,綜合性項目作業共占總評成績的10%。期末考試成績只占總評成績的30%。
3.國際化的教學質量評估體系。課程教學結束時,按照國際先進的標準和要求,對教師教學質量進行評估,全體教學班學生均參加對教師教學質量的評估。教學委員會對教學質量評估結果進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后,反饋給授課教師,幫助教師改進教學。
表1 酒店管理本科專業雙語教學課程考核辦法
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是一所新辦的民辦外語類本科高校。酒店管理專業立足學校的辦學優勢和自身的特色定位,提出了國際化、應用型、高素質的涉外型人才培養目標。專業主干課實施雙語教學高起點戰略,組建由12門專業主干課構成的雙語課程群,由此搭建雙語教學課程體系架構。但是,雙語教學課程體系雖已確立,在今后的執行過程中,仍然會遇到師資、學生及管理等方面的問題,還有待進一步論證和研究。
參考文獻:
[1]宋結焱.高校雙語教學的實踐與研究:以經管類課程為
例[J].經濟與社會發展,2008,(7).
[2]寧曉潔,原一川.高校雙語教學課程體系構建探索[J].
曲靖師范學院學報,2011,(5).
[3]唐泳,段洪.西部普通高校經管類專業雙語課程教學體
系構建探討[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1,(2).
[4]陳躍華.高職商務類課程ESA 模式雙語教學課程體系
構建[J].職教通訊,2011,(18).
[5]劉丕慶等.關于建立農學專業雙語教學課程群的思考
[J].高教論壇,2009,(3).
3.課程網絡學習及手機在線學習。借助網絡平臺,將雙語教學課程開通為網絡課程,學生每人一個賬號,登錄后可自主開展網絡學習和復習。借助手機平臺,將雙語教學課程的重要知識點和信息上傳為手機共享資源,學生通過手機隨時查閱課程有關知識點和信息。
4.教學班學生說課競賽活動。在每門課程教學結束前的1—3周,組織學生說課。說課以小組為單位,使用英語語言,采用小組間競賽形式,由主講、輔講教師主策劃,教學管理部門和學生管理部門輔助配合來完成。舉辦說課競賽活動,一是為了檢測學生的課堂學習和自主學習效果,促進學生對所學內容作系統的進一步的梳理;二是為了給學生展示和鍛煉能力的機會,鍛煉其英語表達能力、思維能力、對知識歸納提煉乃至升華的能力;三是為了給學生們提供相互學習、交流和溝通的平臺。
(二)雙語教學課程的考核方法
與國際接軌,變革傳統的課程考核方式,按照“重小考,輕大考;重過程,輕期末”的考試理念和原則,對雙語教學課程進行考核。
1.小學期教學模式。改變高校傳統的以學期或學年為教學周期的模式,本專業雙語教學課程以兩個月為一個周期。小學期教學安排有以下兩個理由:一是方便教師教學和工作安排。短周期授課將更有利于兼職教師的聘請,有利于教師外出進修、訪學、掛職和進行必要的社會服務;二是方便學生參加相關課程的國際認證。每門雙語課程都配套引入國際職業資格認證,小學期教學使學生認證考試的壓力分散,學完一門課就復習一門課認證一門課。
2.以隨堂小測試為主導的課程成績評定。每次課安排上一次課的知識小測試,每次測試時間大約10分鐘,從第2次課開始。小測試成績共占課程總評成績的50%。課程教學結束時,對每次小測試的成績進行數據分析,分析結果作為教師指導學生復習的參考。除了小測試,教師還會安排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完成一個綜合性的項目作業,各小組從搜集資料,到設計方案,最終形成研究報告,綜合性項目作業共占總評成績的10%。期末考試成績只占總評成績的30%。
3.國際化的教學質量評估體系。課程教學結束時,按照國際先進的標準和要求,對教師教學質量進行評估,全體教學班學生均參加對教師教學質量的評估。教學委員會對教學質量評估結果進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后,反饋給授課教師,幫助教師改進教學。
表1 酒店管理本科專業雙語教學課程考核辦法
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是一所新辦的民辦外語類本科高校。酒店管理專業立足學校的辦學優勢和自身的特色定位,提出了國際化、應用型、高素質的涉外型人才培養目標。專業主干課實施雙語教學高起點戰略,組建由12門專業主干課構成的雙語課程群,由此搭建雙語教學課程體系架構。但是,雙語教學課程體系雖已確立,在今后的執行過程中,仍然會遇到師資、學生及管理等方面的問題,還有待進一步論證和研究。
參考文獻:
[1]宋結焱.高校雙語教學的實踐與研究:以經管類課程為
例[J].經濟與社會發展,2008,(7).
[2]寧曉潔,原一川.高校雙語教學課程體系構建探索[J].
曲靖師范學院學報,2011,(5).
[3]唐泳,段洪.西部普通高校經管類專業雙語課程教學體
系構建探討[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1,(2).
[4]陳躍華.高職商務類課程ESA 模式雙語教學課程體系
構建[J].職教通訊,2011,(18).
[5]劉丕慶等.關于建立農學專業雙語教學課程群的思考
[J].高教論壇,2009,(3).
3.課程網絡學習及手機在線學習。借助網絡平臺,將雙語教學課程開通為網絡課程,學生每人一個賬號,登錄后可自主開展網絡學習和復習。借助手機平臺,將雙語教學課程的重要知識點和信息上傳為手機共享資源,學生通過手機隨時查閱課程有關知識點和信息。
4.教學班學生說課競賽活動。在每門課程教學結束前的1—3周,組織學生說課。說課以小組為單位,使用英語語言,采用小組間競賽形式,由主講、輔講教師主策劃,教學管理部門和學生管理部門輔助配合來完成。舉辦說課競賽活動,一是為了檢測學生的課堂學習和自主學習效果,促進學生對所學內容作系統的進一步的梳理;二是為了給學生展示和鍛煉能力的機會,鍛煉其英語表達能力、思維能力、對知識歸納提煉乃至升華的能力;三是為了給學生們提供相互學習、交流和溝通的平臺。
(二)雙語教學課程的考核方法
與國際接軌,變革傳統的課程考核方式,按照“重小考,輕大考;重過程,輕期末”的考試理念和原則,對雙語教學課程進行考核。
1.小學期教學模式。改變高校傳統的以學期或學年為教學周期的模式,本專業雙語教學課程以兩個月為一個周期。小學期教學安排有以下兩個理由:一是方便教師教學和工作安排。短周期授課將更有利于兼職教師的聘請,有利于教師外出進修、訪學、掛職和進行必要的社會服務;二是方便學生參加相關課程的國際認證。每門雙語課程都配套引入國際職業資格認證,小學期教學使學生認證考試的壓力分散,學完一門課就復習一門課認證一門課。
2.以隨堂小測試為主導的課程成績評定。每次課安排上一次課的知識小測試,每次測試時間大約10分鐘,從第2次課開始。小測試成績共占課程總評成績的50%。課程教學結束時,對每次小測試的成績進行數據分析,分析結果作為教師指導學生復習的參考。除了小測試,教師還會安排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完成一個綜合性的項目作業,各小組從搜集資料,到設計方案,最終形成研究報告,綜合性項目作業共占總評成績的10%。期末考試成績只占總評成績的30%。
3.國際化的教學質量評估體系。課程教學結束時,按照國際先進的標準和要求,對教師教學質量進行評估,全體教學班學生均參加對教師教學質量的評估。教學委員會對教學質量評估結果進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后,反饋給授課教師,幫助教師改進教學。
表1 酒店管理本科專業雙語教學課程考核辦法
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是一所新辦的民辦外語類本科高校。酒店管理專業立足學校的辦學優勢和自身的特色定位,提出了國際化、應用型、高素質的涉外型人才培養目標。專業主干課實施雙語教學高起點戰略,組建由12門專業主干課構成的雙語課程群,由此搭建雙語教學課程體系架構。但是,雙語教學課程體系雖已確立,在今后的執行過程中,仍然會遇到師資、學生及管理等方面的問題,還有待進一步論證和研究。
參考文獻:
[1]宋結焱.高校雙語教學的實踐與研究:以經管類課程為
例[J].經濟與社會發展,2008,(7).
[2]寧曉潔,原一川.高校雙語教學課程體系構建探索[J].
曲靖師范學院學報,2011,(5).
[3]唐泳,段洪.西部普通高校經管類專業雙語課程教學體
系構建探討[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1,(2).
[4]陳躍華.高職商務類課程ESA 模式雙語教學課程體系
構建[J].職教通訊,2011,(18).
[5]劉丕慶等.關于建立農學專業雙語教學課程群的思考
[J].高教論壇,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