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穎 張培茵 魏湘杰 趙洋 申永奇
摘 要:“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甭糜尉包c中優美的自然風光是形,而融入自然風光中的民族民間文化是神,只有形神兼備,才能促進旅游行業的發展。在旅游行業開發中民族民間文化的保護和傳播能為旅游景點增添更多的色彩。以湘西苗族中的鼓舞為例,簡要分析了在旅游行業開發中民族民間文化的應用。
關鍵詞:旅游文化;保護開發;共同開發;民族文化;民間藝術;協調機制
一、構建健康和諧的保護開發關系
保護和開發是一種相互對應的關系,但并不是相互對立的關系。從邏輯理念的層面來說,保護放在第一位,開發則是處于第二位的,因為只要把一種有價值的民族文化完好的保護起來,才有資本對其進行開發和利用。還有就是對民族文化的開發必須有一個度的把握,在開發的時候可以添加一些時尚的元素,這樣的話可以促進傳統文化的發展。所以說,民族文化的保護和開發是一種相互推動的關系。對湘西苗族鼓舞文化來說,保護鼓舞文化是對湘西民族文化的一種實質性保護。湘西苗族鼓舞文化有很多表演類型,我們在尊重鼓舞文化的前提下,結合苗族文化和現代舞蹈進行一定的交流和融合,在社會現代化的發展進程下,達到保護和開發的雙贏。
二、建立鼓舞和旅游共同開發的機制
民族旅游資源是旅游業和民族文化的相互融合的一種新模式,根據國內學者對旅游的定義,認為旅游就是人生的一種經歷,這種經歷具有一定的休閑性、消費性和文化性。從定義來看,旅游本質上就是一種公共的社會行為和經濟消費行為,但是,我們要說的民族旅游已經超脫了自然風光旅游和人文旅游的定義。學者在評價民族旅游的時候說:“民族旅游就是人文旅游的一種變質現象,其旅游群體不再受到國家的限制,因為民族文化的差異性和特殊性被烙上旅游的印記?!彼?,對于民族文化旅游資源來說,是對傳統文化的保護和旅游資源開發的共同目的,主要體現在:第一,民族文化旅游資源可以很好的實現多民族文化之間的交流和相互學習,通過旅游的形式完成交流的過程。第二,民族文化旅游可以為本民族的文化積累一定的經濟支持,有了經濟支持就可以很好地發揚本民族的文化,這一點對于民族文化的宣揚是很有必要的。第三,民族文化旅游資源的開發有利于文化的傳播和宣揚,通過和游客之間的相互交流和溝通,民族文化就可以獲取和得到更多的文化策略保護和支持。
三、建立民族藝術和政府之間的相互協調機制
湘西苗族鼓舞文化的老藝人的年齡已經很高了,但是后輩的藝術造詣還達不到老藝人的高度,還有就是苗族鼓舞藝人的文化程度都很低,沒有很強的保護意識,因此,對鼓舞文化的創新意識并不是很強。結合以上情況,政府有必要在民族文化方面,加大教育的投入力度,使得國家頒布的相關規定可以很好的落實到基層。并且教育方面的強化是很有必要的,因為通過政府的支持,可以鼓勵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參與到學習和保護民族文化當中,這樣民族文化就不會出現瀕臨消失的局面。而且年輕人在自己理解的基礎上對傳統文化進行積極的創新和發展,對文化的繼承和發揚都有一定的影響力。除了繼承和創新,在開發利用的時候還可以借鑒其他形式的藝術,這樣的話對于鼓舞藝人的自身素質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在這個方面,政府更應該強化民族文化的思想
教育。
許多民族民間文化已經被現代文明邊緣化,因此,我們在應用民族民間文化開發旅游資源時,也是對民族民間文化的宣傳和保護,強化人們對民族民間文化的保護意識,這樣不僅能夠促進旅游行業的發展,同時對保護民族民間文化也具有重要的意義和
價值。
參考文獻:
張艷紅.談民俗文化旅游[J].北方文學:中旬刊,2013(7):
42-43.
(作者單位 哈爾濱商業大學 黑龍江醫藥衛生職業學校)
編輯 代敏麗
新課程學習·中2013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