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炳巖
摘 要:新課程改革給課堂教學注入了新的血液,此時高中數學的教材內容已經發生變化。在這種背景下,教師要對教學理念進行創新,推動高中數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另外,教師還要與學生構建和諧的、民主的師生關系,營造輕松的學習環境。
關鍵詞:新課改理念;高中數學;課堂教學實踐;措施
隨著新課程的不斷改革,有一部分數學教師沒有了解到此次教學改革的意義,因此他們沒有轉變自身的教學方式,仍然按照傳統的教學方式開展教學活動。有一部分教師刪掉了體現數學課程標準基本理念的內容,這就不能有效落實新課程改革,并且也會增加學生的負擔。因此,高中數學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要不斷轉變自身的教學方式,提高整個數學課堂的效率。
一、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
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促使學生的學習效率得以提高。由于每一位學生的接受能力不同,教師應該因材施教,選擇適合不同學生的教學方式。比如,當老師要講解函數概念的時候,教師要采用問答式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踴躍說出自己對函數的理解,然后再將這些答案歸納起來進行講授函數的概念、函數的特點以及函數這一知識的重要性。又如,當老師要講解求函數值域以及定義域這一內容的時候,教師要變化角度,采用不同的方法,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認識以及了解。在選擇教學方式的時候,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把握知識重點,注重啟發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創設合適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挖掘與數學內容相關聯的素材,創設合適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促使學生了解到學習數學這一門學科的方法。隨著新課程的不斷改革,教師要鼓勵學生開展自主探究活動,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自主探究活動中,學生要概括出概念以及結論,全面了解數學理論知識。
三、充分利用題組教學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題組教學法主要是指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從學生的認知規律出發,選擇一組有效的數學問題來開展教學活動。在解決這一組數學問題的時候,要分析他們的相同點以及不同點,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比如,當學生在學習二次函數、二次方程以及二次不等式的時候,教師可以借助這樣的題組:已知二次函數y=x2+2x-3,(1)將該二次函數的圖象畫出來;(2)按照公式求出此函數的頂點坐標以及對稱軸方程;(3)根據圖象求出函數與x軸的兩個交點;(4)根據圖象判斷此二次函數是否有實根;(5)對x2+2x-3進行因式分解;(6)對x2+2x-3>0(或者<0)進行求解。分析此例子的小題我們可以發現:這些小題不僅鞏固了以前所學的二次函數的知識,而且還了解到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此例子涉及豐富的數學知識,學生可以了解知識與知識之間的聯系,便于學生更深刻地記住每一個知識點。
四、把握知識之間的聯系,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隨著新課程的不斷改革,在數學課堂中要更加注重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系,并且將數學的整體性特點凸顯出來。與此同時,學生還要關注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引導學生在現實生活中運用數學知識。所以,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選擇合理的數學題材,讓學生認識到知識與生活的具體聯系,促使學生提高解決實際綜合問題的能力。比如,當老師要講解“排列與組合”這一內容的時候,教師要從實際生活中搜集素材,創設有趣的教學情境,將排列與組合的知識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起來,讓學生更快地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
五、實施開放式教學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開放教育是指要開放數學教學內容、開放學生數學活動、開放學生與教學內容之間的相互作用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參與到整個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以及創造能力。通過實施開放式教學,不僅能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還可以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要鼓勵每一位學生開動大腦,解決自己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促使自身的數學能力得以提高。
總而言之,新課程標準之下的課堂教學模式,就是讓學生在數學課堂上有新的認識,不斷發展自我。在高中數學課堂上要將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出來,教師就要不斷豐富自身的專業知識、更新教學方式以及教學理念,引導學生學習相關的數學理論知識。
參考文獻:
[1]李寶賢.新課改理念下高中數學課堂教學實踐與思考[J].新課程學習:下,2013(09).
[2]周紅霞.淺談新課程理念下高中數學課堂教學[J].語數外學習:數學教育,2013(08).
?誗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