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鍔
摘 要:素質教育的推行改變了傳統教育觀念,教育目標由培養知識型人才轉變為培養綜合素質人才,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小學體育是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培養學生熱愛體育運動的重要途徑。因此,要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來激發學生對體育學習的熱情,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到體育教學當中。
關鍵詞:小學體育;花樣跳繩教學;意義
一、小學開展花樣跳繩教學的作用
小學生對事物接受能力較差,而花樣跳繩作為一項簡單的體育活動,很容易被學生接受及掌握。花樣跳繩作為簡便易行的有氧運動,能夠增強學生的協調性,鍛煉學生身體的同時也使學生神經系統得到鍛煉,還可增強心肺功能和上下肢肌肉的力量,促進小學生的身體發育,有效地增強學生的體制。
二、小學開展花樣跳繩教學的內容
花樣跳繩的方法較多,其中包括個人花樣、多人同步花樣、車輪跳花樣、交互繩花樣以及長繩花樣跳等。除此之外,腰繩也是多種多樣的,如,單搖、雙搖、多搖以及繞八字和雙搖編花等。因此,教師應該講清楚動作要領,讓學生統一練習,這樣可以為花樣跳繩創編打基礎。在進行花樣跳繩創編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共同合作,在單人跳、雙人跳、多人跳長繩等基礎方法之上進行自由創編,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興趣,而且還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及協調合作能力。例如,學生將少數民族“竹竿舞”與花樣跳繩結合,創編成“跳繩舞”,就是將繩子拉直代替竹竿,這樣不僅避免了竹竿夾到腳而受傷,而且還能使學生的肢體協調能力得到提升;還有的學生在多人跳繩中加入新的元素,進行跳繩撿東西,由兩名學生搖繩,其他跳繩的學生在跳的過程中要撿起地上的東西,起初搖繩的速度可以略慢這樣有助于學生熟悉,之后可根據學生的情況加快搖繩的速度。花樣跳繩創編較為靈活,形式多樣,這樣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提高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能力。
綜上所述,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開展花樣跳繩教學,對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以及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精神都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廣大教育工作者應該加強花樣跳繩教學的推廣力度,不斷對教學理念和方法進行創新,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來提高學生參與的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進而最大化地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的過程中體會快樂。
參考文獻:
李盼,李勝席.花樣跳繩對青少年身心健康促進的探析[M].青年與社會:下,2013(3):35.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