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維
摘 要:提問是課堂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有效的提問教師能夠更好地把握教學節奏,啟發學生的思維,進而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對小學語文提問藝術進行探討,旨在促進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升。
關鍵詞:小學語文;提問藝術;時間;深度;廣度
課堂提問是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教師經常使用的教學技巧。有效的課堂提問不但能夠讓教師更好地掌握課堂教學節奏,還能夠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啟發,進而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但隨著現代教育的不斷發展,小學語文提問也向著藝術性的方向發展,對教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但大部分教師并沒有意識到這點,導致課堂提問的有效性不斷降低,這也成為眾多教師不得不關注的問題。
基于此,本文在此對小學語文提問藝術進行探討,以期能夠促進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進一步發展與建設。
一、小學語文提問必須抓住合適的時間
課堂提問的目的主要有兩個,首先是對學生的思維進行有效啟發,引導學生朝著正確的方向思考,進而保證學習效率。其次是對教學節奏的調節,教師通過有效的提問來把握課堂教學節奏,保證教學計劃能夠順利開展。
因此,小學語文的提問藝術首先體現在時間方面,教師必須抓住合適的時間進行提問。一方面,當學生面對較難問題在思考時陷入困境時,教師應該利用提問來啟發學生思維,讓學生能夠快速得到答案,進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另一方面,當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場面趨于失控時,教師可以利用提問來掌握教學節奏,保證后續的教學計劃能夠順利開展。
例如,在教學《三顧茅廬》這一課時,教師為了營造輕松的教學氛圍,給學生講述三顧茅廬前后的故事。但因為故事情節太具吸引力的原因,學生的注意力放在了課堂教學之外。此時,教師可以提問:“同學們,既然劉備作為蜀軍的統帥,為何還要一次又一次地拜訪諸葛亮而產生三顧茅廬的故事呢?”
通過這個提問,教師就將學生的注意力重新拉回到課堂教學中,讓學生關注到課文并引導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思考。同時,學生在思考這個問題時可能感到困擾,這與學生的經歷和知識面直接掛鉤。
此時,教師可以在學生思考無果的時候進一步提問:“諸葛亮是一個怎么樣的人,他對蜀國的貢獻如何,這與劉備三次屈身拜訪他的原因有沒有關系?”通過適時的提問,教師就將學生的思維引向了正確的方向,進而幫助學生解決了問題,保證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二、小學語文課堂提問必須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
另一方面,小學語文課堂提問必須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不能僅僅停留在表面。這種簡單的提問只是一個形式,并不能發揮出課堂提問的效力,無法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起到促進作用。
因此,教師所提的問題應該能夠引發學生的深度思考,讓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發動思維、開動腦筋,在完成基礎教學任務的同時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探索能力等多方面的綜合能力。
例如,在學習《諾貝爾》這一課文時,教師所提的問題不能是“請問諾貝爾是什么人”這樣簡單的問題,學生只要對課文進行閱讀就能夠得到答案,無法起到提問的效力。
因此,教師的提問可以變為:“同學們,諾貝爾作為優秀的科學家,他的貢獻不僅僅在于他的發明,還在于什么?”這個問題顯然更具有深度和廣度,需要學生對諾貝爾的貢獻有更深層次的認識和了解,才能夠讓學生領悟到諾貝爾對科學無私的貢獻。
通過教師的提問,學生就能夠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進而引導學生對諾貝爾有更深的了解,幫助學生對奉獻精神有充分的領悟。
總的來說,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小學語文課堂提問朝著藝術性的方向發展,它不但是完成基礎教學內容的工具,更應該是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教學質量的助推器。因此,教師需要在問題設計時注重問題的深度和廣度,并且要在合適的時間進行提問,才能夠進一步發揮提問的效用,促進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徐政群.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提問藝術[J].語文天地,2014(21).
[2]葛美紅.巧抓要點妙設問 啟發思維促發展:淺談小學語文提問技巧[J].語文通訊教學,2013(08).
編輯 董慧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