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亮亮
摘 要:歷史課程是初中教學的必修科目,如何能有效的激發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興趣,發揮歷史教學的德育功能,本人針對這一問題進行小議。
關鍵詞:激發興趣;情緒;德育功能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1-054-01
歷史是研究人類自身活動的科學,它除了給人以知識和能力外,還具有思想教育、鑒往知來、陶冶情操、道德感染、加深涵養等功能。新的《歷史課程標準》在闡述課程目標時,將這些功能歸納為“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即我們通常所講的歷史教學的德育功能。傳統的歷史教學往往比較注重知識和能力的傳授與培養,而忽視了對學生進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教育,或者是雖有注意到這一點,但在教學中卻生搬硬套,對學生進行空洞的說教,以致使歷史教學的德育功能得不到實現。
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呢?前蘇聯教育家贊科夫曾經說過:“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便能發揮其高度有效的作用?!币肭袑嵉貙崿F歷史教學的德育功能,培養學生正確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就必須想辦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影視、小品、故事等多種學生喜愛的形式,創設歷史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寓教于樂,我覺得不失為一個好方法。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當代中學生過著衣食無憂的優裕生活,他們已很難理解父母那一代的苦難,對距他們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中國歷史,更是有一種遙不可及的平淡的意念和抽象。這時如果脫離學生生活實際,對他們進行空洞的說教,是收不到效果的。只有采用多種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從不同側面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如細雨一樣潤物無聲,才能水到渠成,達到預期的教育效果。
那么如何在歷史教學中創設歷史情境呢?根據新的課程標準和教材特點,經過教學實踐的驗證表明,行之有效的創設情境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影視情境法
所謂影視情境法,就是利用電影、電視等教學手段直觀、形象地再現客觀事件與事物,把枯燥、干癟、抽象的知識變成一幅幅真實的、有血有肉的歷史畫卷活靈活現地展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在直觀的歷史事實中受到教育,增強識別美、丑的能力,培養愛國主義的真摯感情,激勵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樹立為真理而獻身的精神。初中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不夠強,在學習中常需要依靠直觀想象的輔助,所以他們喜歡在直觀的影像中認識歷史,學習歷史。影視片斷的生動性、趣味性的特點正迎合了學生的這種需求,它以其多樣化的信息作用于學生的多種感官,有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使本來抽象的材料學起來形象生動有趣味,歷史教學的德育功能也在學生“耳濡目染”的過程中得以實現。
例如在學習《紅軍不怕遠征難》這節課時,我利用多媒體平臺播放視頻資料《飛奪瀘定橋》,并讓學生邊看邊思考:“影片反映了紅軍什么樣的精神?”學生通過看影片,非常直觀地感受到紅軍奪取瀘定橋的艱難,深深地為紅軍前仆后繼、勇往直前的行為所感動??赐暧捌髮W生紛紛發表各自的看法,并在教師引導下很自然地得出結論:“從影片中可看出紅軍要奪取瀘定橋非常困難,但面對困難紅軍表現出了一種大無畏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所謂“大無畏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其實是一個很抽象的概念,對于初中生的思維水平來講較難理解,然而通過影片直觀形象的展現,一切變得不言而喻。學完這部分內容,學生大都能認識到:“在生活中要無畏地面對困難”。
二、故事情境法
故事情境法指的是通過講故事的形式在課堂上營造出過去的歷史情境,使學生從故事當中得到啟示,樹立正確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聽故事是學生比較喜歡的一種形式,小故事中往往蘊含著大道理。通過講故事的人聲情并茂的講述,在場的人眼前仿佛出現一幅清晰的、真實的歷史畫面,學生的注意力被緊緊吸引住,隨著故事的進展或悲傷落淚,或喜上眉梢,或憤怒不已,或樂不可支。聽完故事后,教師再適時地結合故事對學生進行教育,歷史教學德育功能便水到渠成地得以實現。
三、模擬角色情境法
模擬角色情境法是指在課堂教學中模擬表演相關的歷史片斷,創設歷史情境,使學生在特定情境作用下受到一次道德的洗禮。在模擬角色情境法中,通過角色模擬,生動地再現出一幕幕歷史場景,不僅是角色扮演者,全體學生都在特定情境作用下不知不覺地進入角色,最深切、最生動地經歷了角色的心理活動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的心靈受到了震撼,情感得到了陶冶,這時教師再適當地進行點撥,歷史教學的德育功能便能輕而易舉地得以實現。
實踐證明,在課堂教學中創設歷史情境,激發學生興趣,對于實現歷史教學的德育功能是十分有效的。教師借助影視片斷、人物肖像、歌曲、歷史故事、警世名言等材料創設種種歷史情境,使學生在身臨其境的情況下去體味、去思索,教師再從旁進行適當的點撥,學生便很容易接受教師所講的觀點,從而受到教育,樹立起正確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最終實現歷史教學的德育功能。創設歷史情境的方法多種多樣,上面我所舉的方法只是冰山一角,教師在教學中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綜合運用多種方法來達到滲透德育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李吉林.從情境教學到情境教育的探索與思考.(上、下).教育研究.1997.3.4.
[2] 高 文.情境學習與情境認知.教育發展研究.2001.8.
[3] 王文靜.情境認知與學習理論研究述評.教育技術通訊.2002.
[4] 劉曉平.試論中學歷史教學中的情感教育.歷史教學研究通訊.1998.12.
[5] 潘 菽.教育心理學.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