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重華
【摘 要】中等職業教育是我國教育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的教育類型,它肩負著培養生產、建設和服務第一線的技能型和應用型專門人才,滿足社會需要的重要使命。數學課程作為中職學校最重要的基礎課之一,它的改革與建設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通過對原有中職數學教材的梳理,制定中職數控類、計算機類、財貿類等不同類別的數學課程教學目標,編寫具有數控專業特色的數學系列教材和輔導書,促進數學教學與數控專業有機結合。
【關鍵詞】中職數學;校本教材;實踐研究
中等職業教育在我國經濟建設發展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數學是中職教育課程設置中的一門基礎課程,它的改革與建設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具有非常深遠的意義。在實際的教育教學中,我們要不斷的探索中職數學在教學方法和內容方面的改革,不斷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本文結合學校正在實行的模塊化教學改革,著重論述中職學校中數控專業的數學校本教材的改革。筆者的觀點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展開論述:
一、中職數學校本教材編寫現狀
當前,職業教育的改革不斷深化,在職業教育的改革中,課程改革是教育教學改革的重點和中心任務,各地對職業教育的改革如火如荼。目前,針對中職學校數學校本教材的改革做了許多有效地嘗試。中職數學校本教材的改革,有利于縮短課程目標與中職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差距,但是中職數學校本教材的改革在可選擇性、時間性和整體性等方面仍然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
(一)與初中數學缺少相銜接的內容
隨著普通高中招生數量的不斷擴大,職業學校為了保證生源,招生的門檻越來越低,普通高中的錄取總分一般在500多分,而職業學校錄取的學生分數大部分在300分以下。其中,數學成績在總成績中偏低,中職學生一開始學數學就暴露了數學底子薄、興趣弱等問題,同時,中職數學教材僅靠低難度是解決不了所有問題的。
(二)中職數學所占課時多,教學內容也多
數學是中職教育課程設置中的一門基礎課程,它的改革與建設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具有非常深遠的意義。各個學校通過降低中職數學理論的難度、簡化數學計算公式、增加數學課時比例等方式來彌補中職學生數學基礎差、掌握知識慢等方面的不足。數學課時比例的加大,導致了專業課程比例的減少,違背了中職教育注重專業化教育特點,影響了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掌握。
(三)中職數學的教學內容與專業課對數學的要求存在差距
中等職業學校與職業技術培訓不同,它要求必須開設文化基礎課,數學知識是中職教育知識中統一要求的必修內容,它不分專業,也不分學生基礎的高低。但是,在中職教育中,每個專業對數學的需求不相同,不同專業的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也不一樣,例如讓初中就厭煩數學的藝術專業和烹飪專業的學生再學兩年數學,他們會感到枯燥無味和不可思議,因為這些專業不同于數控專業,它們在實踐中對數學知識的要求非常少,沒有必要把大部分的精力和時間放在數學教學上,耽誤專業技術的學習。
(四)中職數學教材沒有充分照顧到學生的主體性地位
中職學生與普通高中的學生相比,思維缺乏聯想、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能力弱,雖然中職數學在教學要求和內容上做了很多次的改革,但是中職學生文化基礎薄弱,在初中三年都沒有學好的數學,中職階段還要學習兩年,實在是勉為其難。數學知識沒學好,嚴重打擊了學生對其他學科的學習信心,從而導致厭學的情緒。
二、中職數學校本教材編寫內容的調整
(一)調整中職數學的教學理念
科學合理的中職數學教學理念應該是:認真貫徹和執行黨和政府的教育方針和政策,以學生的健康發展為根本,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順利完成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升學、就業的雙重任務。從中職數學的教學理念出發,我們應該立足于信息社會、知識經濟和專業需要的視角,精選學生在專業學習、終身學習等方面所必須具備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對中職數學內容做重新的增刪和整合,為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奠定牢固的基礎。
(二)調整中職數學的教學內容
中職數學的教學應該分為升學模塊、專業模塊、基礎模塊和銜接模塊。升學模塊是在必修模塊和專業模塊的基礎上專為升學學生服務的;專業模塊是一種選修模塊,它是按照專業的不同來選擇不同的知識內容,例如計算機專業選擇進位制及換算、邏輯初步等,機械專業選擇解析幾何和立體幾何等知識內容;基礎模塊是中職所有專業學生必修的內容,是中職學生需要掌握的最基本的數學知識,教學時間放在第一學期,內容包括數列、集合、二次函數等等;銜接模塊既是高中數學的基礎知識,又是初中已經學過的重要知識,這一模塊在中職第一學期開學初學習。
(三)調整中職數學的教學評價體系
調整中職數學的教學評價體系必須打破傳統的僅憑學生學習成績的學業評價模式,這種模式存在著很多的不足,不能很好地反映和體現中職數學的教學目標。與傳統的學生評價模式相比,學分制的學生評價模式是教學評價的最好標準,也有很多優勢。學分制遵循主體性與主導性相結合、激勵性與制約性相結合、全面性與全體性相結合的原則。采用綜合評定成績和多方位考察的方法,把教學和考試結合起來,不僅考查學生平時的學習情況和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和理解程度,還考查了學生數學的應用能力。
三、中職數控專業數學教學改革的探索
(一)結合數控專業的實際和特點,開展數學校本教材的研究
自中職數學教學實行模塊化以來,數控專業的數學教材是在以數控專業為背景的基礎之上來組織的。教師要根據自己的專業優勢,與其他老師合作,通過教材實例,努力促進學生把數學知識應用到數控專業的實際工作中去,促進“工學結合”。此外,老師在教學中,要把生活的實例導入數控專業數學的教學實踐中,突出數學在數控專業應用中的背景和特點。這種方法,有利于貼近中職學生的生活實際,便于學生的理解和掌握;也是放映信息時代數學在數控專業有廣泛的應用前景的一個實際背景。
(二)實現數學內容的模塊化教學
學校要結合數控專業的專業特點,鼓勵老師開展模塊化教學。模塊化教學指的是教師把數控專業知識分成幾大模塊,數學等公共基礎課要針對數控專業的不同模塊來選擇教學的內容,突出數控專業不同模塊的特點,整合出適合本專業學生學習的、有實際應用價值的數學教學內容。同時,教材的編寫人員可以根據數控專業不同的年級以及知識模塊,整理和編制一套適合數控專業學生使用的數學教材。數控專業模塊化的數學教材內容有:計算機基礎模塊、數列模塊、平面幾何模塊、向量與幾何模塊和函數模塊等,并根據數控專業的教學進度來安排相應的數學教學內容。
(三)減輕學生負擔,分層的評價和考核學生
在中職數控專業的數學的教學實踐中,教師要以“用知識”的思想來指導教學,重視基礎、狠抓核心,重新整合教材,淘汰一些過時的、無用的知識,使學生真切的感受到數學的魅力,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激情,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同時,我們在評價和考核學生的學習成績的時候,要注重分層的方法,分層的評價和考核學生可以突出中職教育的特點,使其能夠貼近社會生活實際、貼近專業崗位需要、適應市場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我們的做法是平時的學習表現要占總成績的30%左右,考試成績占總成績的70%左右,考試分為筆試和小組合作實踐,在實踐表現突出的情況下,可以適當的增加實踐成績所占的比重。
結語:
在中職學校,學生的主要職責是學好專業技能,從而更好地服務于社會。數學作為教育學習中的一門必修課和基礎課,肩負著傳授學生解決問題能力、培養學生基本素養的偉大使命,同時也應該體現出為專業服務的作用。在中職數學的教學中,我們希望達到讓每位學生“熱愛數學,會學數學,體會數學價值,自覺用數學知識解決專業問題”的良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壽玲敏.中職數控專業數學教學改革探索[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22)
[2]葉家興,施國亮.中職數學校本教材現狀的分析與思考[J].中等職業教育,2009(45)
(作者單位:福建省永安職業中專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