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海
【摘 要】在初中課堂上,思想品德教學模式還沒有改革,教學方式還比較落后,這樣極大的阻礙了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發展。所以,初中思想品德教學急需改革,改善初中教學中的弊端,建立完善的思想品德學科的教學方法,把思想品德教育的教學質量提高上去,達到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
【關鍵詞】高校課堂;學習方法;教學模式;引導
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老師要改革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們的學習熱情,激發學生們的潛力,培養學生們勤觀察、愛思考的好習慣,讓學生們得到全面進步。
一、轉變為應試而教學的思想觀念
多年來,我國的教學理念存在偏差,應試教育思想影響著教育的發展。學生和家長只重視分數,老師只重視成績,這種只拿分數作標準的思想讓教學方式改革越走越遠,也讓教師產生了灌輸知識的思想,以提高考試成績作為教學目的。學生們為了考取高分而學習,學習方法就是死記硬背,上課時間多記筆記,課后時間多背筆記,這嚴重影響了學生們獨立思考能力的發展,也影響了學生們良好品德的培養。所以,轉變應試教育思想觀念非常重要,教育模式急需改革,高效課堂就是改革發展的方向,它可以培養學生們高尚的道德情操,促進學生們能力的全面發展和進步,提高了教學的質量和效率。教學過程中要發揮學生們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們自主學習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對教學質量要做出科學的評價:①要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評價。這就是說評價中要抓住每一個環節,對所有問題和事件進行評論;②要以培養學習興趣為重點。這就是說要采用一些方法激勵學生們,讓他們轉變學習態度,從而養成好的學習習慣;③及時評價完成任務情況。這就是說當學生們完成交代的任務時,教師要及時的給予評價,給學生們樹立信心,讓學生們體驗到快樂從而更愛表現。
二、對教學方式進行改革
傳統教學一直采用“老師講,同學聽”的教學方式,這樣傳授知識的方法是以教師為主,學生們只是被動的接收知識,不利于學生們愛提問、愛思考等習慣的培養,讓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越來越少,甚至消失。所以,教學方式一定要進行改革,教師要轉變角色,轉移位置,發揮學生們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們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們養成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們積極主動地自主學習。
教師在對學生們進行指導過程中,要采用合適的辦法進行引導,幫助學生們糾正錯誤的同時,又培養了學生們愛思考的好習慣。這種恰到好處的引導方法需要老師進行摸索,需要長時間的總結經驗才能掌握,其具體做法如下:第一,教師要分析好教學內容,分清學生們可以自己掌握和不能掌握的知識,從而在教學過程中做到有所準備,對不易掌握的知識如何合理引導進行備課;第二,教師要掌握引導方法,要設定案例由淺入深的引發學生們進行思考,從而在解決問題中找到快樂。以上就是教學方式改革的方向,教師一定要認清責任,積極研究和總結實踐經驗,找到好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們產生學習興趣,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例如筆者在講到“審美”一節時,我就提高問:“同學們都有喜歡表現自我的一面,學校規定學生到校要穿校服,這樣做是否有礙于個性的發展呢?”學生都很踴躍地回答,有的說“著裝是個性的表現,豐富多彩的著裝會給學校帶來一道亮麗的風景。”有的說‘統一著裝有一種整齊的美。“有的反駁說”單調乏味,沒有一點情趣。“某個角度講,他們的看法都無可厚非,于是我就從軍隊、警察、醫院等部門要求統一著裝的目的,讓他們明白統一著裝體現了一種整體精神面貌的美,它代表一個集體的形象,使學生在興趣中學到了知識。
三、改善學生們的學習方法
要想實現高效課堂,改善學生們的學習方法也很重要。好的學習方法可以讓學生們進行自主學習,培養合作意識,探究符合自身條件的學習方法。如何讓學生們掌握符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是老師需要解決的問題,經過多年研究和探討,其具體做法如下:
1.做好準備,想好教學策略
改善學生們的學習方法,要做好備課準備,想好策略來進行合理引導,必要時要創造條件來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們真正的愛上學習,養成符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從而提高學習效率。為了讓自主學習達到滿意的效果,教師一定要做到:
(1)做好指導工作。授課老師要指導學生們認識到自學內容,自學方法和自學要求。
(2)了解自學中的問題。教師要時刻檢查學生們的自學情況,檢查并了解到學生們自學中所遇到的問題。
(3)幫助學生們解決問題。教師要做好引導工作,讓學生們先自行改正錯誤或者解決問題,對于必須做出講解的問題也要多問少講,以問問題的方法指導學生們一步步分析并解決問題,這樣可以培養學生們的邏輯思維能力。
2.培養學生們合作學習的習慣
教師先是對學生們進行合理分組,一般8人一組比較合適,保證每組實力差不多,這樣保證了學生們可以互相幫助;然后是讓各組選出組長,組長人選應該是愛表現,能力強者;最后是教師參與活動中,保證合作學習活動正常進行。
在實際練習中,要注意以下方面:第一,選擇合作案例要合理,選擇合作的時機安排要恰當;第二,認識到合作學習的目的,保證達到教學效果;第三,培養學生們的合作意識,提高學生們的互助熱情。
3.提高學生們探究知識的熱情
作為探討學的倡導者——薩其曼曾說過:“探究是人類最基本的學習方法。” 可見,探討知識的重要性,它可以讓學生們更容易掌握所學知識,提高學習質量。但是,探究學在開展中要做到以下要求:
(1)做好引導工作,讓學生們自主進行研究和探討。探究學習要做好引導工作,開展一些符合學生們探究需要和滿足興趣的學習活動。例如:“學生早戀引發的問題”、“社會風氣問題”等,讓學生們分組探討,并總結問題所在。這些題目可以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保證了學生們有極大的學習熱情,也讓學生們認識到了自身的使命和責任。
(2)探討題目最好是社會熱點問題。社會熱點問題是日常生活中爭論的焦點,學生們受到社會上流言蜚語的誤導往往做出錯誤的判斷。多探究這樣的問題可以滿足學生們的求知欲,讓學生們認識到問題的正確解釋,這也解決了學生們心中的疑惑。例如:在學習“依法行使政治權利”時,筆者引用了“郭美美事件(炫耀財富的照片)”來說明我國公民的民主、政治意識不斷提高,通過網絡等傳媒來行使監督、檢舉等政治權利。有學生卻站起來說:“郭美美,真太美;人人愛,太倒霉”課堂上開始有點“亂”。筆者隨機應變,馬上指出幾點:郭美美的虛榮心太強了,炫耀他人送給的財富,在微博里認證她是中國紅十字會商業總經理(假的),真是不知天高地厚,沒有一點禮義廉恥。筆者又結合心理品質、道德、終身學習、合理的消費觀等方面對此事進行評析,起到了“一石多鳥”的效果。因此,聯系生活實際,要堅持前瞻性(拓展知識,更新觀念)、目的性(教學目標需要)、實效性(符合學習內容)、實踐性(有利于探究學習和實踐),堅持正確導向,批判錯誤的教學原則。
四、結語
高效課堂是符合教學要求和教學目的教學模式,我們一定要加以完善,保證思想品德教學達到教學效果,讓學生們都具備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民族責任!
參考文獻:
[1]朱富剛.初中思想品德有效性教學的實施[J].考試周刊,2010年46期
[2]孫全軍. 初中思想品德課有效教學初探[J].教學月刊(中學版) ,2007年07期
[3]許進本.教學案在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中的應用[J].中小學電教(下半月) ,2009年11期
都市家教·上半月2014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