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西乾+寇娟娟+董元元


【摘 要】 近年來全球對環境問題給予高度重視,敦促各主體履行環境保護的義務。企業被認為是造成環境問題的罪魁禍首,必須采取有效措施保護環境,這直接增加了企業環境成本。為有效控制總成本,企業必須加強對環境成本的管理。文章以油田企業為研究對象,分析了油田企業在環境成本管理中面臨的難題,并提出開展環境成本預測、細化環境成本核算、優化環境成本控制、完善環境成本信息披露等具體措施,以完善環境成本管理體系,促進油田企業環境成本管理理論與實務的發展。
【關鍵詞】 油田企業; 環境成本; 成本管理體系
中圖分類號:F275.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5937(2014)08-0036-03
石油行業屬于國民經濟重要支柱產業,油田企業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就要協調好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的關系。油田企業屬于重污染行業,從石油天然氣的勘探開發到油氣資源加工利用及石油產品深加工,整個生產過程都伴隨著污染物的產生與排放,環境治理成本構成復雜。據統計,美國石油公司實際發生的環境成本已經達到了全部成本的20%以上,但作為環境成本納入會計系統的不足10%。因此,加強環境成本核算,完善環境成本管理體系對于油田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
一、油田企業生產與環境成本
油田企業生產業務主要包括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開采、處理加工等主要環節,以及油氣集輸、油氣分離、原油脫水、天然氣凈化、輸油管道檢測、污水處理、輕烴回收、排污綠化等輔助環節。主要生產環節中,油氣勘探與開發需要搭建大型的生產設備如鉆井平臺、油井抽油機等,這些設備的建設極易破壞農田及植被,造成土壤污染和水污染;油氣開采過程中,鉆井及前線操作如處理不當容易造成井噴及其他事故,不僅造成大氣污染及噪聲污染,而且危害人體健康。輔助生產環節中,輸油管道等的泄漏對空氣質量和水、土資源等造成嚴重危害,致使很多生物難以生存,破壞生態平衡;油氣分離、處理站等排放大量有害氣體如烴類氣體以及廢泥漿等。因此,與一般企業相比,油田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產生的環境污染范圍廣,污染物類型復雜如放射性污染、廢水、廢氣、廢渣、固體廢棄物等,控制與防范難度大。在國家環保法規日益嚴格和公眾環保意識不斷提升的背景下,油田企業發生的環境成本日益增加,如青苗補償費、污水治理費、環境監測費、測試檢驗費、綠化排污費、環境認證費、職工環保教育培訓費等。
二、油田企業環境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環境成本管理流程不系統
目前,油田企業環境成本管理尚未形成系統的流程體系,通常是在影響環境的事件發生之后才考慮采取補救措施加以控制和改進,環境成本的發生具有事后性和被動性。油田企業缺乏對環保投資的事前預測和規劃,沒有將環境成本管理作為一個整體看待,環境成本分散,僅僅在發生時作為一項支出處理,這種管理方式從長遠看不利于油田企業的長期可持續發展和競爭力的提升。
(二)環境成本核算方法不科學
首先,目前油田企業對環境成本不進行單獨核算,而是反映在傳統會計體系的費用科目中,難以體現油田企業環境績效水平。其次,油田企業對環境成本的處理方式通常是僅在環境成本實際發生時才將其計入費用,這種方法未考慮生產過程中的潛在環境成本,從而導致核算的企業生產成本小于實際成本,最終虛增利潤,增加稅收負擔。最后,現行的環境成本核算方法模糊了成本發生的動因,產品成本不能充分反映企業對資源的耗用情況,不利于油田企業挖掘潛力,降低環境成本。
(三)環境成本控制方式滯后
近年來,由于環保法律法規日益嚴格及利益相關方的訴求,油田企業在環境保護上投入的資源不斷增加,環境成本明顯提高。多數油田企業環境成本控制的指導思想落后,仍舊采用“先污染后治理”的思路,忽視預防性的環保設備投資,在出現環境問題時才想辦法,這種事后控制方式無法從源頭上減少企業的環境成本,甚至會增加企業的環境成本。此外,現有油田企業環境成本控制主要由工農關系科和環保科負責,但是這兩個部門力量薄弱,難以掌控油田企業眾多涉及環境成本的部門,各部門只對自己的環境成本負責,部門間互相轉嫁環境成本的現象時有發生,油田企業難以從總體上有效控制環境成本。
(四)環境成本信息披露不完善
油田企業環境成本信息披露的載體主要有年度報告、社會責任報告、環境報告與可持續發展報告。一方面,油田企業并未將環境成本作為獨立項目納入會計核算,披露的環境成本信息內容較少,數據較籠統,一些無法用貨幣量化的環境成本難以披露;另一方面,通過社會責任報告及環境報告等方式披露的環境成本信息往往具有“報喜不報憂”的特點。因此,從總體上看,油田企業披露的環境成本信息缺乏真實性與完整性,信息使用者難以從中獲取清晰的有用的信息。
三、完善油田企業環境成本管理體系的對策
(一)開展環境成本預測
油田企業結合內外部影響因素進行環境成本預測時,需要考慮油田企業生產各個階段的特點,如在勘探開發階段的青苗賠償費一般會高些,在生產階段污染治理費用較多,在長期經營活動中輸油管道等設備的維護和治理費用會日益增加。將各個因素考慮在內,制定科學合理的目標,才能給予環境成本管理活動有效指導。環境成本預測可通過定性預測法與定量預測法來進行。定性預測法主要依靠相關人員專業技能、以往工作經驗等來對未來環境成本作出判斷,如專家意見法、德爾菲法,這種預測方法適宜對油田企業面臨的內外部環境進行預測。定量預測法主要依靠分析總結歷史數據及統計資料并運用一定的模型對環境成本進行預測,如因果關系預測模型、時間關系預測模型、結構關系預測模型等,這種預測方法主要用于對量化環境成本的預測。
(二)細化環境成本核算
油田企業環境成本多屬于間接費用,通常計入當期損益。將作業成本法引入環境成本核算,為油田企業提供了較為合理的分配方式。作業成本法下環境成本歸集與分配將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同等對待,拓寬了成本的計算范圍,能夠克服傳統環境成本核算方法提供信息不準確的弱點,使歸集的環境成本更加明細化。運用作業成本法進行環境成本核算具體包含以下步驟:第一,建立油田企業環境成本作業庫;第二,歸集資源費用到相應的作業庫;第三,確定各項作業成本動因;第四,計算油田企業產品分配率,根據各成本作業庫分配率與產品消耗成本動因數量歸集間接費用,再將作業中的成本分配到產品中去,分配的各項作業成本與直接成本之和即為油田產品成本。油田企業環境成本內容及作業動因如表1所示,運用作業成本法核算油田企業環境成本流程如圖1所示。endprint
(三)優化環境成本控制
油田企業生產流程中極易造成景觀破壞、土壤污染等問題,影響農作物生長及人體健康。為從源頭上控制環境成本,油田企業需從設計環節就將環境因素納入考慮范圍,同時測算目標環境成本以判斷環境成本的控制情況。根據油田企業特點主要測算青苗賠償費、污染物處理費、環境監測費、排污費、環境管理人員工資等。青苗賠償費的測算內容主要有老污染費、井站新污染費、管線穿孔污染費和臨時占地污染費;污染處理費測算內容為消耗的電費與藥劑費;環境監測費通過監測作業定額與作業量得出;環境管理人員工資根據單位人員工資與人數來計算。測算目標環境成本為進一步分析環境成本提供相關信息,環境成本分析反映了油田企業環境成本管理的效果。從油田企業環境成本完成情況、環境成本結構、環境成本與其他指標對比三個方面分析,找出計劃與實際差異及產生差異的原因,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環境成本控制需要強有力的組織保障來支持,各級人員都應參與環境成本的管理活動。在現有環保機構的基礎上建立環保責任中心,負責審核本企業的環境保護工作條例和具體要求,明確其他各部門應承擔的環保責任,并進行嚴格考核,避免各部門之間環境成本責任分配轉嫁的問題。通過建立良好的組織結構,由環保責任中心負責,實現環境成本的日常管理,各級環境管理部門建立環境信息回饋制度,基層生產單位定期向環保責任中心匯報清潔生產技術指標達標情況和污染事故及污染治理費用情況。環保責任中心根據各部門匯報的環保情況制定年度計劃、環境成本分析表、環保生產方案等,統一考核,綜合協調,從整體上降低環境成本。
(四)完善環境成本信息披露
油田企業環境成本信息不僅包括量化與非量化的信息,還應提供企業環境成本管理的環境績效信息。量化的環境成本信息如環境資產、環境費用和環境收益、環境負債等內容,非量化的環境信息如環保設備投入、維護和維修,對油田企業員工的環境保護培訓等內容。可通過以下兩種方式進行信息披露:一是將環境成本信息直接合并到原有的財務報表之中,并在財務報表附注或財務狀況說明書中進行詳細說明。二是獨立于傳統會計之外,單獨設置環境財務報表,例如環境資產負債表、環境現金流量表、環境損益表。在目前的社會條件下,油田企業的環境成本信息披露可采用第一種形式。在財務報表中增設環境成本相關科目,如在資產負債表中設置“環境資產”、“環境負債”等科目,在損益表中設置“環境成本”、“環境收益”等,在現金流量表中增加相關項目來列示全部或部分環境支出與收入情況。除財務報表外,還可通過財務狀況說明書及報表附注來披露報表中難以反映的信息,如在資產負債表附注中加入“環境資產”、“環境負債”變動情況等具體、詳細的補充資料。
【參考文獻】
[1] 潘煜雙,邱瑾.企業環境成本控制體系探析——以制造型企業為例[J].會計之友,2009(3).
[2] 彭勝志,王福勝.企業環境成本管理體系完善思考[J].財會通訊,2011(6).
[3] 李進虎.淺議煤炭企業環境成本控制體系的構建[J].中國總會計師,2010(5).
[4] 馮巧根.從KD紙業公司看企業環境成本管理[J].會計研究,2011(10).
[5] 黃曉梅.基于環境質量的企業環境成本管理體系構建探討[J].商業會計,2009(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