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
摘 要:英國修辭學家理查茲曾經說過:“我們日常會話中幾乎每三個句子就出現一個隱喻。”(Lakoff &約翰遜,1980:1)該文從不同的角度分析了隱喻翻譯的基本技能,如直譯、意譯法、替代法。
關鍵詞:隱喻定義 特點 翻譯方法
中圖分類號:H0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12(a)-0236-01
英語Metaphor來源于希臘語meapherein一詞,其意為carring from one place to another。它是英語中一種常見的修辭手法,譯為“暗喻”或“隱喻”。這種比喻是含蓄的,不用比喻詞“like,as”等作為倆事物比較的聯系,而把比喻關系暗含在句中,不直接說明兩個事物之間的相同之處。
1 隱喻的定義
Websters New Coolegiate Dictionary 對它下的定義是:Metaphor is a figure of speech in which a word or phrase literally denoting one kind of object or idea is used in place of another to suggest a likeness or analogy between them. 也就是說,隱喻是一種修辭格,一句隨便說一個事物或概念代替了其他事物或概念,它們之間的相同或相似的體現。因此,隱喻是一個詞轉義的使用,是一種微妙的比較。
2 隱喻的特點
2.1 新奇性
新的隱喻是指隱喻有新思路,請看下面的句子。例如:The children being loosed from school rushed about as mad as a March hare.因為隱喻行使時段較長,新奇性漸行漸遠,沒有了當初的意義。
2.2 統一性
把有可比性和邏輯性的本體和喻體的特征加以比較才叫做隱喻。The seeds of rebellion were kindled in secret.這就是一個缺乏統一性的句子。 眾所周知,“seeds”并不能“kindled “,而只有“f lames ”才能“kindled ”。
2.3 不對稱性
隱喻和不建立同一點的兩種概念體系的比較,但隱喻的特征直接應用于本體上。隱喻是不對稱的、單向的。例如:Time is money.我們不能倒過來說:Money is time。因為習慣上,我們不用“金錢”來描述“時間” 。
2.4 抽象性
特定的隱喻通常被抽象本體所描述。The piano is a dance floor for your fingers。這個句子的本體和喻體都是具體的,也可以都是抽象的。
3 英語隱喻漢譯方法
首先,譯者要有豐富的文化背景知識,牢牢把握翻譯的原則和方法,同時根據兩種語言之間的差異在不同的語境和風格下選擇適當的翻譯策略。以下結合紐馬克的觀點對隱喻的翻譯策略展開探討。
3.1 直譯法
我們可以根據人類語言的普遍性和文化能力的相似性發現不同語言中的隱喻。一些原來的含義是明確的,一個完整的句子的句法結構,我們通常采用直譯。例如:She industry, per severance ,and determination ultimately brought her a rich harvest.本句中的喻體 “a rich harvest”,比喻成績卓著,可以翻譯為 “豐碩成果”,采取直譯法翻譯后為:她勤奮堅韌,持之以恒,最終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3.2 替代法
由于漢英民族具文化的不同,有大量不同喻體被相同意思的隱喻所表述,常常會出現一些文化的錯位和空缺。為了解決這些問題,這些既有雙語的(bilingual)又有雙文化的(bicultural)譯者為了使讀者更好地理解源語,在翻譯過程中,把目的語中源語的喻體改為合適的喻體,準確地把原文的精神實質表達出來。相應的喻體轉換減輕了理解本體的困難度,使譯語讀者感到形象易懂,這就是隱喻的目的。例如:birds of a feather (一丘之貉); a rat in the hole (甕中之鱉);a drowned cat (落湯雞)。
3.3 意譯法
“意譯”是相對于“直譯”,是“語內翻譯后摘要”的一種,取原內容而舍其形式。東西方民族由于歷史文化不同、風俗習慣的差異從而造成人們思維方式的異樣。一些因為過度使用已經變得陳腐難以引起讀者想象的隱喻,或者是由于語言和文化的差異找不到目標語對應詞,難以保持原文形式的隱喻,在翻譯時,去掉隱喻、保留喻底。在一般情況下,該方法是決定翻譯,將不可避免地使翻譯在增加或減少的基礎上的原始意義。例如:Love lives in cottages as well as in courts(愛情不分貴賤) 。
4 結語
頻繁使用隱喻,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不管在英漢哪種語言中,隱喻的運用都是極其廣泛的,它是人類隱喻思維方式的外部表現形式,是人類的內部特征。綜上所述,為了進一步認識和了解人類生存的世界和不斷探索新事物,使社會變得更加美好、和諧,我們應該進一步更好地了解隱喻特征及應用。
參考文獻
[1] 許鈞.翻譯概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2.
[2] 李長栓.非文學翻譯理論與實踐[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有限公司,2012.
[3] 史慧,宋冰.隱喻翻譯方法探析[J].青年文學家,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