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杰
摘 要:教師要在教學中積極探討教學方法,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點燃學生的思維火花。小學語文是一門基礎學科,它的能力培養是否成功關系著學生的其他能力提高,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努力研究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教育;語文教學;思維能力;培養策略
隨著素質教育的發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成為衡量學生提高能力的重要標準,它更是教學中教師研究探討的首要問題。因此,教師要在教學中積極探討教學方法,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點燃學生的思維火花。小學語文是一門基礎學科,它的能力培養是否成功關系著其他學生的能力提高,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努力去研究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策略。下面結合筆者的教學實踐談談對這一問題的嘗試和見解。
一、激勵標新立異
發展學生的思維就要讓學生大膽地想象和聯想,讓他們放開思維的束縛,盡情地馳騁,學生就會用新的觀點和視野角度去看問題和分析問題,這樣,他們的思維就會出現新的視角,創造出比較高的思維境界。為此,我經常讓學生進行獨立思考,激發他們對所學的知識有自己的獨到見解,允許學生和教師有不同的看法和見解,讓他們去大唱“反調”,學生很快就走上了標新立異的思維道路,發表著他們與陳規不同的觀點,另辟蹊徑,作為教師,我從來不反對學生新的觀點,從不諷刺打擊學生的不同觀點。也就做到了發展學生思維的目的。每個學生都不做人云亦云、隨聲附和的學習者。
二、巧用插圖
新課標下的小學語文課本增加了很多圖文并茂的教學插圖,而利用這些插圖可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發展,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更好地有助于學生理解課文。我在執教《美麗的公雞》一課時,針對課文中的“得意洋洋”詞語,當給學生進行解釋的時候,就讓學生注意觀察課本上的大公雞插圖,讓學生去討論,請大家說說,大公雞都有什么樣的神態。通過討論,學生分別說出:大公雞挺胸抬頭,大張著嘴,瞪圓了雙眼,翹著高高的尾巴。接著我又引導學生想象,大公雞的形象特征能否在你們身上表現出來,很快學生就把大公雞的得意洋洋、驕傲自滿的神態表現和理解出來了。
三、質疑激發
教師在講課中不能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單一地進行講課,要結合新課標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要充分地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學中要不斷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進行各種質疑教學,只有當學生能夠主動地去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最后解決問題的時候,他們的思維能力就得到最大的培養了。所以,教者要對學生的好奇心進行積極引導,認真地去觀察和發問。我在執教《田忌賽馬》時,問什么樣的馬能贏,他們就按照平常的思維回答了“優質馬贏”。當我提出反對的時候,他們非常吃驚,感到好奇,他們于是就發問、質疑……通過這樣的教學引導,就會使學生能夠勤奮思考。
總之,教師在教學中,要提高教學效果,就必須加強學生的思維訓練,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思維訓練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教師要利用各種教學手段和方法進行訓練培養,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充分的發展,從而達到提高學生素質的目的。
參考文獻:
徐培林.小學語文教學創新芻議[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09(06).
(作者單位 吉林省伊通滿族自治縣景臺中心校)
編輯 韓 曉